1918年8月,为采集亚洲哺乳动物样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亚洲探险队成员罗伊 查普曼 安德鲁斯与妻子率领考察团深入亚洲,开启华北及蒙古地区的博物考察之旅。 接下来的两年内,作者一行往返于北京与蒙古戈壁,在草原上追逐羚羊,在山谷间追踪斑羚羊、狍子等,并制作动物标本。本书含40幅珍贵照片(为作者妻子伊薇特 博勒普 安德鲁斯拍摄),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中国北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貌。作者避开乏味的科学术语,以探险家视角记录此次考察,其鲜活与传奇不亚于一部冒险小说,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动物学、人类学的文字与影像资料。
保罗 劳伦斯 法伯著的《发现鸟类--鸟类学的诞生(1760-1850)(精)/博物学文化》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史教授法伯的博物学史经典著作。通过分析18 世纪末和19世纪初鸟类学这一科学学科的诞生过程,作者阐述了博物学如何在那段时期分裂为多个独立的、专业的分支学科。相较于其他鸟类学史著作,本书跨越了科学内史和外史的鸿沟,揭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历史细节。 相关推荐 博物学文化丛书(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主编) 纳博科夫的蝴蝶:文学天才的博物之旅(纳博科夫,一位倍受争议的小说家,从默默无闻到享誉世界;一位蝴蝶分类学家,坚守古典博物学的底色,沉寂科学界达半个多世纪,如今终获高度评价。)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花在自然万物中似乎独特,它不像五谷般满足人们的生存,又不像树木一样可作为木材那样实用
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蓝色命脉,海洋是气候调节的天然中枢, 是孕育生命奇迹的摇篮。本书通过跨学科的系统性梳理和翔实的信息,构建起一部全景式的海洋科学图鉴。在极地海域与热带珊瑚礁的生物循环中,在红树林与深海热液喷口的能量流动里,读者将明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精妙平衡,并搭建起理解海洋生物学的认知框架。 如今地球已然进入人类世,海水酸化、过度捕捞、沿海开发等危机相互叠加, 改变了海洋版图。本书为决策者标注了生态红线的警示坐标,也为每个个体守护蔚蓝星球提供了行动指南,从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这个海洋命运与人类命运深度交织的时代,认识海洋、敬畏海洋、修复海洋,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使命。
黑白分明的标志性颜色,憨态可掬的可爱形象,“活化石”般的珍贵罕有,这就是大熊猫。大熊猫是深受海内外各界关注、为不同肤色、不同国别的民众所喜爱的中国国宝级珍稀动物之一。 《守护大熊猫》这部图册,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持策划。书中史诗般地展现了大熊猫的演化和发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大熊猫今日生活的家园,外献身大熊猫保护事业的专家学者的故事,熊猫明星的“幕后戏”披露等生动内容。书中不但内容精彩纷呈,大量图片亦均是发布,具有赏鉴和珍藏价值。 在中国政府、外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当前野生大熊猫已增加到1590余只,有关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拯救、保护大熊猫的理念深入人心。愿这部精美的图册在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为守护大熊猫的事业出一份力。
本教材共分5篇20章,主要包括动物生物化学概论(绪论、动物有机体的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 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动物有机体的代谢与调节(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与氨基酸代 谢、核酸的分解与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生物合成、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调节)、动物器官与 组织的生物化学(水、无机盐代谢与酸碱平衡,血液的生物化学,一些器官和组织的生物化学,乳和蛋的生物化学)。 本书适用于高等农林院校、师范院校相关生物科学、动物生产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的本科生教材。
本套丛书以城市中常见的鸟类(鸽子、麻雀、乌鸦等)为观察对象,通过提出一些常见却不见得有答案的有趣问题,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再由专业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比如本书就提问:鸟类之于电线杆十分常见,但它们在那里做什么呢?乌鸦是“边缘居民”吗?它们为什么不会触电?电力公司和鸟类之间无休止的斗智斗勇。一位 专家描述了鸟类、电线杆和人类之间的微小联系,这些联系在您的城市中一定可以找到。
北京大学校址所在,有着悠久的渊源和复杂的变迁。 从明朝米万钟营造勺园开始,四百多年来,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王公宅邸相沿续继,兴废替立。 几百年的雕梁画栋基本荡然,但草木花卉却不惧人事更迭、沧海桑田,顽强地生长繁滋。 昔人对草木趣灵的赞叹已经杳然,而今人与草木的故事还在继续。多少学子在心中梦里涵咏过桃李桑槐,多少学者俊才在文中笔底追摹过兰蕙蒹蒲。 因有草木,燕园的历史才有活色,因有花卉,燕园的记忆才有芳香。
本套丛书以城市中常见的鸟类(鸽子、麻雀、乌鸦等)为观察对象,通过提出一些常见却不见得有答案的有趣问题,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再由专业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比如本书就提问:鸟类之于电线杆十分常见,但它们在那里做什么呢?乌鸦是“边缘居民”吗?它们为什么不会触电?电力公司和鸟类之间无休止的斗智斗勇。一位 专家描述了鸟类、电线杆和人类之间的微小联系,这些联系在您的城市中一定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