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介绍云南大山包 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专著。全书共收录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16目43科117种。书中配以多幅鸟类精美彩色图片,全面介绍了鸟类识别要点、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种群现状、居留状况及保护等级等详细内容。 本书可为观鸟、鸟类监测研究、资源保护、自然科普教育等领域的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科普读物使用,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云南大山包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资源、景观、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的 书籍。
内容提要
这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物种;这是一种美丽与速度共存的精灵:这是一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动物,它就是——蜻蜓。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它们就飞翔于天际。它的飞行能力在昆虫界无以匹敌。它生活的环境多样,遍及大地。在海南岛的无数大川小溪、湖沼湿地中,多元化的淡水生境孕育了165种蜻蜓,其中有22种属于海南岛独有。《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图鉴》展现了海南岛常见蜻蜓的形态、习性和特色。
本书以蝶类为主,兼顾其他昆虫种类,共选择了6目19科172种,包括我国分布的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昆虫种类)、《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蝶类及一些贸易常见种。内容有物种名称(中文、英文、拉丁文)、形态特征、生物习性、地理分布、分类地位、保护级别等。每一物种均配有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彩色图片,全书共配有图片315幅,便于直观鉴别。 这本工具书内容简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便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以及公、检、法、海关、工商、贸易监管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同时也可用于科研、教学、科普宣传等领域。
本图鉴重点讲述了中华虎凤蝶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蜜源植物种类和繁殖,不同类型的野生种群栖息地,主要濒危原因和保育方法,同步调查案例等内容,并配有作者1983年至2019年间多次对长江中下游和秦岭由脉中华虎凤蝶栖息地考察拍摄的全虫态影像和图片。作者想通过本图鉴,对今后探究中华虎凤蝶濒危的分子机制提供生物性状等方面的原始记录,为农林、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受胁状况,从而研究针对中华虎凤蝶保护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通过 外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让 多的人关爱中华虎凤蝶、增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