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收录北京林业(包括园林及果树)常见昆虫629种,包含北京新记录61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其中7种中国新记录及1个新异名。这些昆虫多数是林业上常见的植食性昆虫,一部分为天敌昆虫,另有个别为在林地内常见但与树木关系不大的种类。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园林绿化昆虫的最佳工具书。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是全球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美国昆虫学家罗伯特 埃文斯 斯诺德格拉斯为读者提供了一顿了解昆虫生存之道的大餐,特别注重高营养和食物均衡。为了美味起见,尽可能地删掉了讨厌的技术术语,以利读者的理解和吸收。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蚱蜢、蟑螂、白蚁、蚜虫、蝉、毛虫及蛾、蚊子与蝇虻的生活状态、生存手段及变形过程。共有185幅插图,大部分插图由美国昆虫局提供,有的是首次面世。全书语言通俗诙谐、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本书为《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修订版。全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采用了世界 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在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物种的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作为参考用书。
《神农本草经讲义》以清代顾观光编辑的收载药物齐全的《神农本草经》为蓝本,用相对浅显易懂的文字编辑而成。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以便让读者得窥《神农本草经》的全貌。大部分药分列药名、《神农本草经》原文、形态、性味、归经、经义、现代功效、临床应用、用量用法、禁忌、参考等十一项内容,药名保持《神农本草经》的原名,与现代称谓有差异的在参考项中补充;形态项主要是对药物形状的描述;经义项沿用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加以阐释说明;现代功效、临床应用、用量用法、禁忌等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
本书简要总结了重庆市的自然地理现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物种多样性及其特点、价值和变化趋势;分析了重庆市昆虫的各类群数量和比例、在重庆市各区县的分布、与其他省份昆虫的共同种类、在中国和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归属和比重;讨论了重庆特有、珍稀、药用、观赏、天敌、食用、丁业原料、传粉和环保昆虫的种类及其科学和经济意义;重点是在系统野外调查和分类鉴定,并全面研究1864~2009年出版的所有《动物学记录》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次系统报道了重庆市昆虫4715种,分属于26目、319科、2566属,包括农、林、果、蔬、药、牧、卫生、仓储、植检及天敌资源昆虫,各目下以科为单位,科下各种按昆虫拉丁学名顺序排列,每种昆虫含拉丁学名、中文名、国内外分布;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便于进一步查阅相关种类的研究概况。通过本书,读者可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部)及家属园面积300余亩,是作者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园。作者对其内昆虫进行拍摄、调查和鉴定,共记录昆虫700种(隶属于16个目194科,37种只能鉴定到属),包括92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10个为中国新记录种)。每物种提供生态照片、形态特征、国内外分布及园内发生情况及食性等资料。另外,还记录了蜘蛛等其他虫虫22种。本书在为北京昆虫多样性积累资料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认识家中及庭园虫虫提供参考。
本书以彩图和精练的文字介绍了当前我国城乡重要白蚁种类的外部形态、危害识别特征与检查步骤、主要防治药物与实用性控制技术,读者利用本书提供的信息,即可开展城乡房屋建筑、园林树木、绿地和土质堤坝白蚁危害的防治工作。 本书可供农林技术研究与推广人员、房屋建筑、农业、林业、园林、古建筑和水利等部门管理人员、苗木花卉生产者、白蚁防治单位和城乡害虫防治公司从业人员、高尔在球场管理人员、白蚁分布区城乡居民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植保、森保、水利工程、文物保护、生物、园林与园艺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教学用书。
作者经过3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界定了昆虫资源与资源昆虫的区别,建立了昆虫学新的分支学科——昆虫资源学,并完善了昆虫资源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支学科体系。本书以家蝇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家蝇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人工大量饲养技术、产品研发及其综合利用,对昆虫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山昆虫与蛛形动物》是依据2012-2013年山西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与蛛形动物调查所采集标本的鉴定结果撰写而成,共记录昆虫与蛛形动物206科904属1521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属3属,中国新记录种36种,山西省新记录种421种,并描述7个新种。 《历山昆虫与蛛形动物》此次持续两年对山西历山保护区昆虫与蛛形动物的调查,邀请了国内许多昆虫学家和蛛形动物学家参与,是山西省历史上一次规模较大、涉及类群较多的无脊椎动物考察。此次考察发现新种25种,其中16种已经发表。调查成果对摸清山西省昆虫与蛛形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山昆虫与蛛形动物》可供植物保护和森林保护专业工作者、从事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中的中国东南部地区包括以下诸省市: 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东和海南。目前该地区蜚蠊的已知种类172种,它们分别隶属于3总科4科8亚科50属,其中包括了1新属和28个新种,11个新同物异名,12个新组合,3个恢复的种名和3个新身份。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时间巨轮已经转入21世纪,而未来将是日新月异且变动剧烈的时代——科学与技术突飞猛进、地球村成形、资讯社会来临、环保意识抬头……人类已然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而“知识”必然是开启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在这样的时刻,编辑一套有时代精神与意义的少儿知识百科,我们订出了较高的标准:要具备完整而严谨的知识框架:要掌握“从感知、理解到运用”的教育原理;要做好版面设计;要印刷精美而价格低廉;更要能符合中国孩子的需要。可以想见,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套《新知识图书馆》是以“自然与环境”、“人类与社会”、“科学与技术”、“文化与艺术”四个知识面向,一共118个选题展开的。如今它已陆续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而我们的理念是否落实,只能留给读者来评论了。 这套书能以这样的面貌出版,要感谢海峡两岸的学
《不可思议的毛毛虫》一本关于毛毛虫的科普书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毛毛虫的世界。在《不可思议的毛毛虫》中,作者列举了100 多种毛毛虫,抛弃了说明性的生硬叙述方式,像讲故事一样将它们的外观形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娓娓道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在作者的笔下,毛毛虫不再是可怕的、恶心的,而是可爱且充满妙趣和魅力的。不仅如此,对它们的研究于科学、于人类也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不可思议的毛毛虫》是面向成年人的简易科普书籍,但也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同时,由于《不可思议的毛毛虫》介绍了关于毛毛虫饲养的相关内容,有这类兴趣的读者也不妨捧起来读一读。
本书在简明扼要地介绍昆虫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现代昆虫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展望了未来昆虫生态学发展的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多样性、昆虫的环境、昆虫分子适应、昆虫生理生态、昆虫行为、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等基本理论,涉及昆虫生态调查、昆虫数据分析、昆虫分子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种群空间生态学、天敌作用的评价、行为生态学、群落结构、作物一害虫一天敌食物链分析和昆虫大尺度监测与预警等方法,探讨了昆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外来昆虫入侵的原理与方法、稳定性同位素和3S技术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等。 本书可供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及植物保护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师和科研人员使用。
昆虫虫体本身及其产物或行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除绪论外共分十二章,系统简述了我国资源昆虫及其利用史,较全面总结了资源昆虫的利用类型,如绢丝昆虫、工业原料昆虫、授粉昆虫、药用昆虫、营养源昆虫、文化娱乐昆虫、天敌昆虫、仿生昆虫、昆虫生物反应器、遗传学研究上的模式昆虫、环境指示昆虫和法医昆虫等,介绍了它们中的重要种类及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饲养繁殖、利用方式和原理、产品的加工利用和研究进展等。本书从当前我国资源昆虫及其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出发,力求在内容上能更好地洞悉该领域的*成果,附有的91幅彩色图片可进一步增强读者的兴趣和探究力。本书供作农林大专院校植保专业、昆虫专业或与昆虫相关的生物学等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与资源昆虫研究相关的科技和管理人员
陈禄仕主编的《中国尸食性蝇类(精)》全书共4 篇15章及附录,图文并茂,有黑白形态图180幅,彩 色图59幅,表格65个。篇记述蝇类在双翅目昆虫 中的分类地位,蝇类体位及名称,蝇类成虫基本特征 ,蝇类三龄幼虫基本特征,蝇类生活史及习性,蝇类 与法医学的关系等;编制有尸食性蝇类成虫分科检索 表,尸食性蝇类三龄幼虫分科检索表,蝇蛹分科、分 种检索表等。第二篇记述目前我国与尸体有关的尸食 性蝇类9科17亚科49属105种成虫和部分蝇卵、幼虫和 蛹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分布和生态学特征及其相应 的属、种检索表。第三篇记述尸食性蝇类在犯罪调查 中的作用,如推测死亡时间、推测死亡原因、推测尸 源区域、推测尸体现场及致伤部位等;记述尸食性蝇 类研究的内容及方法;记述尸食性蝇类在现场信息的 提取等。第四篇附有部分彩图、尸食性蝇类索引
《中国球角(虫兆)科系统分类及山西省弹尾纲多样性研究》中污染物对跳虫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跳虫对土壤质量和土壤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筛选各种类型的指示种,确定相应的生物指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体系。
本书的作者为:任炳忠(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皙玮(黑龙江大学讲师,在读博士)、王贵强(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明(信阳师范学院讲师,博士)、鲁莹(沈阳农业大学讲师,博士)。章由任炳忠、王皙玮执笔,第二章由王贵强、王利明、鲁莹执笔,第三章由任炳忠、王贵强、鲁莹、王皙玮执笔。书中,黑白线条图由王利明绘制;彩色图片中的生活史及生态学图片由任炳忠拍摄,其他由王利明、陈霖峰拍摄。 本书的编写汇集了作者多年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400、31172133)、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21)及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农业重点项目(20110212)的资助。我们对多年来给予我们指导与关怀的各位领导、同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