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林业昆虫522种,其中43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包括了北京新记录216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包含36个中国新记录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属,3个新异名(其中1个为属的异名);包含的范围从原始的弹尾目到全变态的脉翅类(蜻蜓目、半翅目粉虱科、蚜总科及蚧总科的种类未列入本书)。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87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本书收录北京林业(包括园林及果树)常见昆虫629种,包含北京新记录61种(书内用“北京*”表示),其中7种中国新记录及1个新异名。这些昆虫多数是林业上常见的植食性昆虫,一部分为天敌昆虫,另有个别为在林地内常见但与树木关系不大的种类。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园林绿化昆虫的最佳工具书。
《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是全球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美国昆虫学家罗伯特 埃文斯 斯诺德格拉斯为读者提供了一顿了解昆虫生存之道的大餐,特别注重高营养和食物均衡。为了美味起见,尽可能地删掉了讨厌的技术术语,以利读者的理解和吸收。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蚱蜢、蟑螂、白蚁、蚜虫、蝉、毛虫及蛾、蚊子与蝇虻的生活状态、生存手段及变形过程。共有185幅插图,大部分插图由美国昆虫局提供,有的是首次面世。全书语言通俗诙谐、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顺义区杨镇,总面积1900公顷,是北京市平原地区**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本书由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普查项目成果汇总而成,全部物种图片均于2016年在汉石桥湿地拍摄。书中共收录了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共计14日116科328种,其中318种鉴定至种,10种鉴定至属,全部物种均提供了简要的形态描述及活体图片。本书为北京昆虫多样性基础素材,可为北京甚至华北地区,尤其是平原湿地生境中的昆虫物种的野外鉴定提供参考。
李有志、曾粮斌、文礼章主编的《华中昆虫研究(**2卷)》为华中三省昆虫学会学术论文集,论文研究层次包含昆虫学的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研究方向涉及昆虫生态、昆虫生理等,地域涵盖湖南、湖北和河南,论文作者以中青年为主体,研究生论文占有相当的比例,同时包含有学科动态和少量论文摘要。
作者经过3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界定了昆虫资源与资源昆虫的区别,建立了昆虫学新的分支学科——昆虫资源学,并完善了昆虫资源学的理论基础和分支学科体系。本书以家蝇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家蝇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人工大量饲养技术、产品研发及其综合利用,对昆虫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覆蚊属》是中国介绍中国覆蚊 的专著,我国蚊科(Family Culicidae)中,*以一个属为单元编著的学术专著。内容包括形态特征和分类,生态生物学两大部分,*部分较为系统的论述了覆蚊属形态及鉴别特征,各蚊种成、幼虫的系统描述及分类检索(检索表和图),在形态特征的描述中,均以实物标本照片为依据,每个种都附有成、幼虫及雌、雄尾器的图版,在分类检索中,采用 塔式 检索方法,条文与图示并用,增强了真实性和直观感,并首次描述了雌蚊尾器特征及分类检索,使蚊种的分类特征更为全面完善。在生态生物学论述中,介绍了我国覆蚊属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幼虫孳生习性等,为媒介蚊种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书可供从事医学动物昆虫、寄生虫、流行病、疾控等学科和卫生行政人员在科研、教学、疾病控制和管理的工作中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昆虫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员,昆虫本身就蕴藏了无穷尽的奥秘.但我们至今对不少昆虫还有着莫大的误会。本书应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笔法使昆虫的众生相跃然于纸上,带您进入神奇的昆虫世界,让您对它们有更客观的了解!本书介绍了昆虫的基本情况及赏虫要点,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各有什么昆虫可以观察、欣赏和拍摄,以及去哪里观察、怎样观察、观察些什么等,图文并茂,趣味横生! 您知道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昆虫的名称和它们隐秘的生活吗?您知道一年四季在哪里可找到哪些昆虫吗?一种昆虫如何得判断它是益虫还是害虫?您知道不同种类的昆虫之间也协周互作,互惠互利吗?植物死掉了,罪魁祸首真的是害虫还是另有其他人为原因?您了解蝴蝶颜色的奥秘吗?您见过有“文化”的昆虫吗?它竟背有“北大”的标志?您知道有多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部)及家属园面积300余亩,是作者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园。作者对其内昆虫进行拍摄、调查和鉴定,共记录昆虫700种(隶属于16个目194科,37种只能鉴定到属),包括92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10个为中国新记录种)。每物种提供生态照片、形态特征、国内外分布及园内发生情况及食性等资料。另外,还记录了蜘蛛等其他虫虫22种。本书在为北京昆虫多样性积累资料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认识家中及庭园虫虫提供参考。
本书为《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修订版。全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采用了世界 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在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物种的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作为参考用书。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主要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森林昆虫普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昆虫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方便读者在调查中使用。全书共约有600多张图片,是针对森林昆虫普查工作编写的手册,对于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提高全国普查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由昆虫生态学和害虫预测预报两部分组成。在昆虫生态学部分按照从微观到宏观发展的顺序,依次以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为主线,系统地阐明昆虫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述了国内外*进展,指出昆虫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害虫预测预报部分,包括预测预报基本理论、调查取样方法、经济阈值、、现代技术在害虫预测预报中的应用、害虫虫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及预报发布等内容。始终贯彻理论与方法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理论服务于实践,着眼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章节包括学习要点、正文、思考题和参考文献4个部分。
瓢虫以美丽、有益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通常我们在野外见到大而美丽的瓢虫多属于瓢虫亚科。本书全面介绍了我国的瓢虫亚科,列入已知的种类,计4族37属165种,包括12个新记录种,9个新异名和5个新组合。每种列出相关的研究文献、外部形态特征、分布,并对其鉴别特征、生物学等进行注释,提供了155种瓢虫的彩色图片,其中93种具生态图,42种具幼期图,不少种瓢虫的生态图、色斑变异图是次展现。此外,对其他常见的盔唇瓢虫亚科和食植瓢虫亚科计9属25种进行介绍,均有生态图(其中11种具幼期图)。 本书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是认识瓢虫种类的一本工具书,可供昆虫学、植物保护学和广大昆虫爱好者参考。
本书是广东省白蚁学会常务理事集体编写的白蚁防治教材。全书分十章,包括绪论、昆虫学基础、白蚁分类学、白蚁生物学、白蚁生态学、白蚁防治药剂学基础、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建筑物白蚁的治理、水利白蚁防治及农林作物白蚁防治。本书作者都是从事白蚁研究及防治多年的科技工作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新技术的密切结合,着重介绍近年的白蚁防治技术,附有近百幅插图,图文并茂。本书是培训白蚁防治工作者的教科书,也是白蚁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房屋、水利、农林、邮电、交通等行业及储物仓库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中国球角(虫兆)科系统分类及山西省弹尾纲多样性研究》中污染物对跳虫种群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跳虫对土壤质量和土壤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筛选各种类型的指示种,确定相应的生物指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和环境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