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寻求解释为什么人们信任陌生人,为什么这样做是重要的。信任是一种价值,它不取决于个人经验,也不取决于人们在公民群体中与他人的交往和非正式的社会交往。我们是从父母那里学到信任的,信任在时间尺度上是稳定的。信任取决于乐观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我们能使它更好。具有信任感的人更乐于从事慈善捐赠和志愿工作,更强有力地支持都些面临歧视的群体。具有信任感的社会很有可能对资源进行从富人向穷人的再分配,它的政府也会有更高的效率。在美国的最近三十年中,人们之间的信任在衰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乐观主义的衰落和经济不乎等的加剧,作者记录了美国和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中有代表性的数据随各种时间序列变化的趋势。
龙脑香科是一个大科,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主要树种,约占林木蓄积量的70%,占我国进口材的3/4。本书共涉及3亚科、15属、365种。为了正确了解当地的树种名称,为了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本书从木材归类和木材系统解剖的角度对龙脑香木材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在木材利用方面:包括有拉丁名、中名、树高和直径、商品材名称和供材情况;本材的宏观和微观构造;木材的密度、干缩和膨胀性质;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主要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干燥、加工、耐久等加工性质以及木材用途等。在植物系统解剖方面:考评了树林拉丁名称的正名和异名;并在描述的基础上对龙脑香亚科、美洲香亚科和非洲香亚科的木材,从木材构造的角度加以比较。本书对木材力学强度数据处理方面有新的方法,即利用各国根据木材力学强度试验标准而得的数据,
《进化认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涉及到了逻辑学、先验哲学、行为研究、生物进化论、神经生理学、语言科学与语言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科学理论等等方面。这些方面既可以看作是由各门具体的学科进入进化认识论的通道,又可以看作是进化认识论在各个专门知识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从而《进化认识论》一书就不仅可以看作是对于现代自然科学中有价值的成分的系统的结合,而且可以看作是运用进化认识论对于各个知识领域中长期悬而未决或始终没有得到恰当说明的问题的系统的回答。
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对世纪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发展的缩影。它记录了百年来这学科的几乎所有重大成就,对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被公认为科学界的荣誉。人们崇敬诺贝尔奖,赞叹诺贝尔奖得主们的科学贡献,并已出版了许多相关书籍。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策划出版这套《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呢? 这是因为,有许多热爱科学的读者,很希望有这样一套书,它以具体的科学内容为基础,使社会公众也能对科学家们的成就有的感性认识;它以学科发展的传承性为主线,让读者领略科学进步的永无止境;它还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令读者能轻松阅读,愉快受益。 基于这种考虑,本丛书将百年来学科的诺贝尔奖按具体获奖内容分为26个领域,每个领域写成一卷8万字左右的小书,以该领域的进展为脉络,以相
蛋白质工程作为正在形成的以改造现有蛋白质和制造新型蛋白质为中心的第二代遗传工程是一共包含多种学科的边缘领域。本书着重介绍蛋白质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方法和技术以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实例、力图使读者掌握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了解蛋白质工程的实际过程,熟悉从事蛋白质工程的重要方法。本书的各章节由活跃在各相关学科科研线的专家执笔。全书共分六章,章介绍作为蛋白质工程蓝图的蛋白质工程原理;第二章介绍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方法;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蛋白质分子改造的分子生物学途径;第四章介绍突变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第五章概要介绍测定突变和天然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方法;第六章列举了一些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农业院校的医药、农业、环保等专业的教学
一个科学家的时空漫游与人性探索。 他,一进南极,九进北极,置身于尘世之外,搏击于冰雪之中,站在世界边缘,展望天地苍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从宇宙的起源,到地球的生成;从大气层的重要,到南北两极的作用;从生命世界的演化,到人性真谛的反思;从自然规律的探索,到人类文明的追踪;上下求索,今古驰骋,在时空隧道里漫游,到科学王国中旅行。
本套书从台湾引进,共14辑。每一辑均详尽地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学名、别名、形态、花期、适合种植的土壤、生长特性、繁殖方法和栽培重点等方面的内容。所收录的植物都是现有的栽培品种,其栽植条件与养护技术,均能达到。本套书图文并茂、实用性高,是园林工作者、花卉生产经营者以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套丛书,花木的中文名称以一花一名为原则,但有些花木的商品名称或俗名,具有强烈代表性,因而也一并列入。照片均是实物拍摄,有用电子扫描分色,原版印制,其花姿花容跃然纸上,绝不同于坊间翻印本;繁殖方法及栽培要点,大部分 依照华南地区的风土气候、植物的生长习性、实际栽培管理等作论述;学名均是根据中、外园艺界的学者、专家所公认的名称,再敦聘植物分类专家陈德顺先生审订,参考文献达数十种,力求尽善尽美,倘有
本书不仅向读者展示了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而且还阐明了由于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促使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兴起,从而引起了医药、农牧业、发酵工业、环境保护以及生物能源等行业的变革。 本书编写的特点是不限于就事论事的编年史,而是围绕着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生动地描写了众多先驱者们对自然界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入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进行巧妙的实验验证,提出创新性的科学理论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最活跃、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工程技术之一,在解决粮食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促进绿色制造、改善资源环境、缓解能源压力、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为先导,结合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等工程技术,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反应工程与设备则是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工程与设备交叉的结合体。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生物反应工程与设备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硕士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反应工程和设备相关的基础理论及专门设备。内容包括:篇
本书讲述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总论以及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在医学微生物学总论中重点阐述了类微生物的基本性状、感染过程和机体抗感染免疫机制,遗传变异的原理和消毒的基础知识及应用。主要病原微生物按照传播途径编写,既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了基础,又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南。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细胞生物学中的各种光学显微术、显微分光与显微荧光光度术、显微操作技术、流式细胞术、图像处理术、电子显微镜术、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力显微镜、细胞与亚细胞结构的分离、细胞培养、细胞超微标记示踪技术、低温生物学技术、放射自显影术细胞动力学研究方法、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单克降抗体技术、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技术等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本书可供医学院校、综合大学生物学专业师生、以及医务人员参考。
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都是经验和心态的融合体,它们都难以摆脱经验的纠缠,也难以不作为心态而具有某种“创造力”。基于这一思想,作者直面20世纪以来个体主义思潮的支配地位,试图基于中国历史经验,揭示社会科学“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更综合的方式呈现中国式的社会观,特别强调礼仪对我们重新思考“国族”与“天下”之间历史矛盾的意义。 作者将零散的讲课杂录与述评结为一集,使之带有“综合(或混杂)文本”的风格,并以这种文风和心态来克服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文明与知识之间的紧张关系。
《数值方法》系统讲解数值方法,作者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多修改。主要内容包括误差的概念、非线性方程求根方法、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插值、曲线拟合与函数逼近、数值积分方法、常微分方程求解、偏微分方程求解等。书中包含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并且介绍了如何应用MATLAB软件完成相关的求解工作。
《化学生物学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主要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重点,结合化学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把化学知识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介绍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定义、内涵和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蛋白质、酶、核酸、聚糖、相互作用与分子识别、化学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化学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化学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无机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生物氧化、生物代谢、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细胞和细胞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及其调控、细胞凋亡及其调控等内容。 《化学生物学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吸收了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学科中涉及到的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便于教学使用和学生自
本书论述了核工业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全书11章:章到第6章主要介绍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绪论、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微生物的菌种选育等章节;第7章到1章介绍了微生物浸矿、微生物地球化学成矿和探矿、微生物技术治理放射性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的生物监测及修复、微生物采油、微生物脱硫和微生物腐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本书内容力求系统、全面,尽可能包含微生物学及其在核工业中应用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化工、微生物学、采矿、环境、地质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于从事这些领域的生产、管理、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