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奈吉尔 巴利博士前往陌生的苏拉威西岛,在潮湿闷热、危机四伏的高山密林中艰难穿梭,寻找当地的托拉查人。这个民族的文化独特神秘,因壮观的建筑和神秘的祖先崇拜而闻名。不同于高深莫测、正襟危坐的人类学调查报告,巴利凭借幽默乐观的性格,通过诙谐轻松的文字,将田野工作中遭遇的痛苦与折磨、危险与敌意,与异域文化的种种冲撞,通通化为妙趣横生、令人捧腹的欢乐笔记。
《天真的人类学家》诚实但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在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村落两次进行田野工作的经历,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拍案叫绝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同于一般的人类学研究报告,这是一部令人捧腹不止的人类学笔记,透过幽默的笔调,读者看到了人类学者如何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如何调整他的学术成见,以及田野工作上的琐事如何影响后来研究结果、研究的盲点与反思。因此不管是严肃的读者、无聊地只想打发时间或者是向往非洲原始部落的异国情调而蠢蠢欲动的旅人,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是一个有趣的选择。
分子人类学是人类学进入现代科学研究阶段的开端,是现代生物学和遗传学在人类学领域的核心应用。本书基于作者所在团队在分子人类学领域三十多年的研究以及对学科逻辑的理解,对分子人类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分子人类学的诞生过程、各类遗传标记、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过程、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论以及此前研究得出不完善或错误结论的原因等议题进行了说明。其次,描述了分子人类学在古今人群起源演化过程、语系集团人群演化过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后,讨论了分子人类学出现以来关于东亚地区智人不同分支群体演化过程的一些探索和进展。本书可供分子人类学、人类遗传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考。
倘若人类享有自由的话,那么这种自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自由?如何解释和理解我们集体生活的规律性与模式化的特征?何为文化以及何为社会?不同的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各种差异以身份、视角或权力等方式体现出来,这些差异的来源、意义和影响又分别是什么?人类学是否为研究非人类留下了一席之地?21世纪,我们该如何理解和思考人类学理论? 本书源于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为社会人类学专业的学生长期开设的核心系列讲座,系列讲座以通俗易懂、内容广泛地讲授人类学理论为宗旨,主要面向本科生,同时也吸引了硕士生,经常还有博士生来旁听。本书涉及人类学的经典理论,包括进化论、扩散主义(传播论)、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交易主义、新马克思主义、阐释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还有一些得到广泛讨论的理论流派和理论,
本书旨在总结分子人类学30多年以来的相关研究,结合历史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传统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蒙古语人群及其古代亲族的起源和演化历史进行综合性研究。首先,传统学科关于此议题的研究成果是分子人类学研究的基础,本书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其次,对蒙古语人群中各类遗传成分的起源演化历史进行详细的说明。之后,结合多学科的证据,对相关古代人群演化、混合并形成现代蒙古语人群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后,本书也对蒙古语族语言的谱系结构、亚洲北部人群在古代经历的语言替换以及欧亚草原东部游牧人群的兴起过程进行了论述。本书可供人类遗传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相关领域研究者参考。
媒体中无所不在的中产阶级,有时被形容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群体,被触手可及的成功牵引;有时又被描述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群体,时时陷入坠落的恐惧。将他们团结起来的并不是繁荣,而是挥之不去的不安全感.负债资产和强制过劳。 当我们举债获得的财产的价值变得过于难以预测,当初决定投资时得到的关于未来的承诺显得不再可信时,我们就会迎来从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中觉醒的真正转折点。 不管中产阶级性创造了何种关于“自力 生”的乐观说法,我们都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中产阶级。 人类学家魏斯通过对德国、以色列和美国等国的民族志调研,勾勒出中产阶级这种观念是如何在身份政治乃至私人生活中对普通人的家庭施压的。这项极富原创性的研究将人类学和批判理论的研究路径熔炼一炉,通过对资本主义世界中典型行动者的分析,重新阐
本书是一部以人为出发点,综合人类学导论、人类学史、人类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田野研究经验与成果的综合性著作。作者以其田野研究和人生经验,对人类学这门知识做了全面回顾与反省。其中充满着非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对这门学问的憧憬、热诚、执着、质疑与创造等心路历程。读者不仅能从此书了解人类学对于日常生活各个层面有趣而生动、广泛而深入的知识内涵, 能体会人类学特有的全人类社会文化之整体视野、被研究者的和比较的观点,以及处处可见的反省与挑战已有理论知识及研究者己身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偏见之观照,而有所创新的反思性。
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在马塞尔·莫斯去世后为其文集《社会学与人类学》一书写的导言,之后由法国大学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这部简要却影响深远的著作既是对莫斯著作和观念的精要概述,也是列维-斯特劳斯在学术观念渐趋成熟时期对自己的人类学理论的阐发,被视为结构人类学的宣言。本书在 是 以单行本出版,由青年学者谢晶翻译并作导读。 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 1872—1950)是20世纪法国 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作为涂尔干的弟子,他曾与涂尔干合著《分类的几种原始形式》,并在涂尔干1917年去世后接任《社会学年鉴》主编,1931年成为法兰西公学的社会学讲席教授。莫斯的思想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研究提供了启迪,对法国20世纪后半期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刻影响。
《植物学》创译了一系列植物学术语,如植物学、心(雌蕊)、须(雄蕊)、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唇形科、伞形科、石榴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西学东渐,术语翻译是件大事,此书的术语翻译还影响了日本的植物学发展。古代和近代中日间本草学、植物学术语彼此借鉴,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内容。此书包含极为丰富的自然神学内容,李善兰序中,“察植物之精美微妙,则可见上帝之聪明睿智”,已经成为自然神学的名句。今天,《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观念可以用一套进化论(演化论)的术语代换,“上帝”等词也可以(而不是必然)在“大自然”、“演化”的意义上理解。曾有一段时间,学者喜欢进行切割,将科学内容与宗教影响分开,即所谓的去精取精、去伪存真,其实那样做是大有问题的。在一般意义上,科学技术渗透着
本选题拟出版三卷。通过作者与近百位中国老中青三代中国人类学家访谈,构成了一部中国人类学发展的 口述历史 。这些访谈内容记录了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的转折过程与经历;显示了学者们对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努力;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和建构的情况,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以及中国人类学者与国际人类学交流的状况;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和中国化的努力;阐述了人类学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态势;展现中国人类学者对全体人类未来的关怀。通过这些访谈,道出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种种情境、意见、观点,既可看到人类学在中国百年发展的成果,也可窥见新世纪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