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的秘密》是研究炼金术史的*权威劳伦斯 普林西比的*著作。它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甫一出版便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该书考察了炼金术从希腊化时期至今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炼金术在科学以及文学、美术、戏剧和宗教等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重现了许多著名配方,使读者能够近距离接触炼金术的实际工作,堪称了解炼金术的*读本。
本书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名著,作者为科学思想史学派的创始人亚历山大 柯瓦雷。本书认为,人类的思想在16、17世纪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使古代那个秩序井然、有限封闭的世界(cosmos)*终变成了均一无限的宇宙(universe),也使价值世界同事实世界完全分离开来。近代科学和哲学既是这场革命的根源又是它的成果,近代科学史和哲学史必须相互参照来研究。
《近代科学的建构》是一部科学史经典,通过两大主题的互动,简明扼要地叙述和分析了17世纪科学革命:柏拉图主义-毕达哥拉斯主义传统以几何方式来看待自然,确信宇宙是按照数学秩序原理建构起来的;而机械论哲学则设想自然是一部巨大的机器,并试图解释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机制。科学革命的完全实现要求解决这两种主导潮流之间的张力。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文化、科学通用语、地球的未来。本书从科学家的立场出发,打破文理界限,结合海洋科学的新知,讨论科学和文化关系,目标在于倡导科学文化氛围,启发读者对于科学创新的热情、激发思想碰撞、拓展思维的广度和视野、加强人文思想熏陶、塑造科学文化精神。
李约瑟是 20 世纪中英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人物,二战后期来华援助中国科教事业,走访了 300 多所大学、科研和企事业机构,被称作 雪中送炭 的朋友。 提到李约瑟,除了皇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外,他本人的经历和见闻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而战时来华的几年(1943 1946)更是堪称传奇。他不仅广泛搜集中国科技史料,考察各地风土人情,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他用当时在中国颇为稀有的相机,记录下流落在穷乡僻壤的文化遗迹和科教星火。在中国现代科技史上,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料尤其是照片资料一直十分缺乏,李约瑟保存下的这批资料显得极为珍贵。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网站首页上, 李约瑟的战时中国照片档案 被作为馆藏特色资源,予以郑重地介绍和描述。 《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经李约瑟研究所董事会授权,由中科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
本书是一本以轻松的笔调讲述的科学实验史,这些实验有喜有悲。有的实验者因此断送了婚姻,结束了科学研究生涯;有的实验尽管从来没有进行过,却引来了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宣传。有的实验令人作呕,有的实验堪称恐怖,有的实验具奇幻色彩,有的实验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 不管怎样,疯狂本身不是目的,它只不过说明了人类的求知欲。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有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未知世界的愿望。
本书面向非专业人士、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将硬核知识、技术方法与人文历史、人物故事有机融合,理顺人工智能纵向发展脉络与横向科学轮廓。作者以扎实的专业背景、流畅的文笔帮读者理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厘清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方法,帮读者看懂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所引发的社会生活变化,从 成天下之才 的角度给青少年读者提供学习建议,树立其科学理想,端正其科学态度,培养其科学思维。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开卷有益。 本书为第二版,专门添加为本书拍摄的配套视频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供读者访问。本书适合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考察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向相互作用,由两篇长文构成,篇以理论力学、能源力学和生物学中的细胞理论为例,重点考察了类比在两大领域中发挥的连接作用,第二篇研究了科学革命时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本书还包括了作者I 伯纳德 科恩与哈佛大学技术与公共政策退休教授Harvey Brooks的一系列谈话,讨论了这两大领域在历史上的相互作用对当今公共政策的影响。
本书是关于 17世纪科学革命和牛顿的经典研究,也是科学思想史学派的领袖人物亚历山大 柯瓦雷生前审订出版的后一部著作。书中的七篇文章从不同方面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思想,深入剖析了牛顿在建立概念体系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这位科学巨人复杂性情的方方面面。其中篇文章《牛顿综合的意义》更是科学史领域的不朽名篇。
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对所解决问题的深入数学理解,矩阵代数正是一种的基本数学工具,在人工智能学科的研究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坚实的矩阵代数理论基础。全书共9章,分矩阵代数导论、应用两部分讲述矩阵代数方法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部分《矩阵代数导论》包括第1?C5章,提供矩阵代数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人工智能的矩阵代数应用》包括第6?C9章,详细阐述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进化计算4个人工智能领域中矩阵代数方法的应用,并总结有80余种人工智能算法,第二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所在。本书内容全面,实例丰富,可供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数学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业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简练的语言概览性地介绍了人类知识的里程碑,以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文字描绘与阐释了人类用以改变世界的发现、发明和思想:文字的起源、科学的诞生、活字印刷术、哥白尼革命、牛顿关于宇宙和重力的思考、蒸汽机、原子世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地球板块构造学说、遗传学发展等,是一本有趣的科技史读物。
本书是一部科学史著作,深入探讨了 笔记 在17世纪英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当时英国科学、思想名家制作的形式各异的 笔记 ,揭示了他们在记录、搜集和检索信息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实践,为理解现代早期的 科学革命 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书的主要研究时段为17世纪,英国科学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涌现了弗兰西斯 培根、罗伯特 玻意耳、威廉 哈雷、罗伯特 胡克等科学哲学家、科学家,诞生了全球首家社会化科研机构 英国皇家学会,经验主义兴起 科学家开始重视实验和观察,丰硕的科研成果 英国科学成果约占全球的40%,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为 天才的世纪 。作者理查德 约对科学史中这一重要时期的研究可谓另辟蹊径,他选择了较少被人关注的事物 笔记,展示了当时的科学先驱如何通过笔记来处理和分析信息,以及他们如何将笔记作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七卷,与第六卷共同关注了20世纪上半叶(约1900年至约1950年)的技术。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若干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等。这些大事件彰显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对于技术发展显而易见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技术发展又充分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和走向。本卷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医学技术、城镇规划、航天技术、深海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方面。部分技术内容实际上已写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六卷与第七卷两卷中所记录的是人类用技术谋求解放与自由的新阶段。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五卷,主要关注19世纪下半叶(约1850年至约1900年)的技术。这一时期是现代科学工业新纪元的开端,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和技术进步不断快速出现。本卷对各种重大技术进展的技术基础进行了详细讨论,描绘出各行各业所使用的工艺和方法的初轮廓。应用科学的重要性是本卷的一个突出主题,不过工业对科学的依赖在某种程度上仍具有偶然性。比起前几卷,本卷还讨论了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与工业进步的相关性、新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让更多人能够意识到日常生活具有技术色彩这一事实。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二卷,主要关注从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纪(约公元前700年至约公元1500年)的技术。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古代近东帝国将它所拥有的技术优势通过希腊 罗马世界向西方未开化民族传播。在希腊时期、罗马时期、后罗马时期及中世纪这四个历史阶段,基本生产、制造、运输、实用技术和应用化学都在缓慢而稳步发展。至中世纪末,技术与科学的触点极少且未被重视,技术讲授几乎全部是一种师徒传承关系。本卷追踪的技术发展,可以看作是对之后几卷中展现的西欧上升中的技术霸权的初步调研。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六卷,与第七卷共同关注了20世纪上半叶(约1900年至约1950年)的技术。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若干大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等。这些大事件彰显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对于技术发展显而易见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技术发展又充分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和走向。本卷对原子能、化学工业等专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六卷与第七卷两卷中所记录的是人类用技术谋求解放与自由的新阶段。
本书是 十四五 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研究丛书 图书,从计算机体系结构、编译系统、操作系统、作业管理等多角度,对程序实现中的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特性、资源占用及程序运行过程等多维度,全面探讨程序性能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全书共12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第1-6章为基础部分,主要对程序性能优化的意义、度量指标、常用流程及如何进行程序性能的分析与测量进行阐述,并从程序编码和编译的角度介绍多种优化方法。下篇第7-12章为进阶部分,结合系统硬件特性讲述更深层次的优化方法,包括单核优化、访存优化、OpenMP程序优化、CUDA程序优化、MPI程序优化,以及多层次并行程序优化。 本书适用于具备一定程序设计基础并致力于程序性能优化的程序设计人员,也可以作为高等教育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习使用
本书是一本颠覆人们认知的科学普及读物,详细介绍过去那些曾被人们广泛公认,而后来却被证实是完全错误的科学常识,收录了若干经典案例。虽然现在看来,这些 科学 简直荒谬得令人无法置信,甚至有些疯狂,然而在当时却被人们广为接受。作者为我们讲述了这些 科学 背后的故事,这里有疯狂的科学家,专横的暴君,惊人的阴谋以及残忍的宗教迫害。作者文笔老道,行文流畅,为我们讲述人类看待世界以及思考世界的方式是如何通过时间的推移慢慢演进的。书中附有十分珍贵的历史图片,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这是一本写了十一年、面世后又雕琢修补十三年的科技通史。全书扫描了从石器到宇宙飞船的技术发展全景,评述了从阿基米德到比尔·盖茨、从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的古今哲人才俊,犹如一次科技文明的览胜。高深的科技思想在书中表达得十分通俗,清晰的叙述脉络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在知识如海,书籍成山的时代,面对图画和影像对理论的冲击,本书希望借助锤炼过的语言和朴素的文字,让人类重要的科技成果得到细心的关注,也让本书成为读者经常翻阅对话的无言朋友。
本书重点讲述热能中的蒸汽动力。在工业革命之初,技术与科学还是大致平行发展的, 所以我们将热能中的科学与技术揉在一起讲述蒸汽动力的发展历程。概况来说, 本书以能量的形式及其学科发展为主要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叙述,重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逻辑,努力做到年代不断档,科技发展不跳跃。本书采用的叙述风格为:科学原理 技术实现,站在读者的立场,以工程师的眼光看世界,帮助读者梳理和理解科技发展史背后的联系与逻辑。
《王祯农书》由元代王祯编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解读。《王祯农书》是我国农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它以代表北方农业的《农桑辑要》和代表南方农业的《陈旉农书》为主要蓝本,首次融合南北农业的内容,被后世《农政《王祯农书:节选》》《授时通考》等大量引用。原书分三个部分:《农桑通诀》《农器图谱》以及《谷谱》。其中《农桑通诀》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农学体系。《农器图谱》收录农具百余种,并辅以插图三百余幅,是我国古代农具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所宗。《王祯农书:节选》以孙显斌、攸兴超点校整理的《王祯农书》为底本,精选价值较高的若干章节,进行词语注解、随文旁批和篇末点评,全面阐释和解读原著的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