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到20世纪,技术改变世界的全景记录 一部人类社会技术与文明的百科全书 首次推出中文全译本 200余位国际专家联袂撰写 15位权威专家领衔中文译校团队 1000余万字 3000余幅手绘插图 牛津大学出版社30年鸿篇巨制 《技术史》(全八卷)是一部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涵盖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是目前权威性、篇幅、资料全的技术史类丛书。全书1000万字,拥有3000余幅珍贵的照片和专门绘制的插图。全书各章均由相关领域的20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撰写,内容翔实,材料丰富,观点新颖,富有思想性。英文原版图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在30余年间出齐。 全书共八卷,分别为: 技术史第I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 技术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 技术史第Ⅲ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 技术史第Ⅳ卷:工业革命 技术史第V卷:19世纪下半叶
这部《美国科学史》讲述了美国科学从世界边缘到中心的历程。《美国科学史》中文版根据原著内容,划分为综合卷和学科卷。综合卷包括美国科学概况、美国政府的科研与管理机构、综合性科学组织与期刊、大学与科学教育、科学与工业等,从历史、体制、组织和机构等角度描绘出美国科学的框架和全景;学科卷分别从数学与天文学、物理学、核能与航空航天、化学与化工、生物学、地理学与地质学、医学/生理学与心理学、农业/气象与环境保护等从不同的领域反应美国科学的不同侧面。这样两卷册的划分也方便读者梳理和理解美国科学史的脉络和全貌。
本书是部既有高度学术价值、又能雅俗共赏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本书汇聚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全国一流学者,撰写各自领域研究精深的专题,以百科全书 大条目 形式的专题串联起来,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历史全貌。全书上自远古,下迄当代,按照大致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每卷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全书共300多万字,包含天学、地学、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中国科技史所有学科,同时配备 名词简释 、 中西对照大事年表 ,各卷末附全书总目录,方便检索使用。
本书是部既有高度学术价值、又能雅俗共赏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本书汇聚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全国一流学者,撰写各自领域研究精深的专题,以百科全书 大条目 形式的专题串联起来,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历史全貌。全书上自远古,下迄当代,按照大致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每卷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全书共300多万字,包含天学、地学、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中国科技史所有学科,同时配备 名词简释 、 中西对照大事年表 ,各卷末附全书总目录,方便检索使用。
“剑桥科学史(套装3册)”包括:《剑桥科学史(第四卷)18世纪科学》、《剑桥科学史(第五卷)近代物理科学与数学科学》和《剑桥科学史(第七卷)现代社会科学》。 《剑桥科学史(第四卷)18世纪科学》,为一般读者和专业人士提供18世纪科学发展的 详尽和全面的概述,探讨17世纪的“科学革命”以及主要的新增长点,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含意。这本书既是一本叙事性的书,也是一本解释性的书,还 可以当成参考工具书来用。其主要关注的是西方科学,也谈到了一些传统文明中的科学和殖民地的科学。所包含的范围,既有对科学本身认知维度的分 析,也有对其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意义的解释,两者兼顾。撰稿者大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军人物,他们既叙述了有关问题当前的不同研究 成果以及方法论上的争论,也给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 《
本书是部既有高度学术价值、又能雅俗共赏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本书汇聚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全国一流学者,撰写各自领域研究精深的专题,以百科全书 大条目 形式的专题串联起来,展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历史全貌。全书上自远古,下迄当代,按照大致时间顺序分为五卷:《源远流长》、《经天纬地》、《正午时分》、《技进于道》、《旧命维新》。每卷按照大致的时间顺序设置大小不等的专题,每个专题都是中国科技史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全书共300多万字,包含天学、地学、农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博物学等中国科技史所有学科,同时配备 名词简释 、 中西对照大事年表 ,各卷末附全书总目录,方便检索使用。
《科学编年史》是一部内容厚实、图文并茂的普及型编年体科学史。全书以时间先后为序设有1700余个条目、1000余幅插图,言简意赅地叙说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进展。正文之后有附录4个,依次为学科词条总目、人名索引、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和主题词索引。 科学编年史的基本特色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编年体易查易读,易于与人类文明其他领域的历史进程相互观照。广义地说,科学史不仅包括科学发现的历史,而且也包括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科学编年史》明确重点,主述科学发现,就一部科普作品而言,当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