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同盟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与博朗公司;从家具到汽车,再到消费电器……德国与20世纪的西方工业设计史密切相关。 在本书开创性的文化史研究视野下,保罗·贝茨追溯了设计在构建先进工业文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阐释了西德独特设计文化的形成。本书的视角主要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居用品,揭示这些普通的商品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前20年中具有显著的文化意义,为何包括社会活动家、行业组织、设计师、建筑师、消费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将工业设计视为西德经济复苏、社会改革甚至道德重塑的关键手段。本书指出,工业设计直接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家庭现代性的形态和意义,并参与了西德国家身份的构建。
高负荷、高效率和宽稳定裕度是高性能叶轮机气动设计的三个重要指标,而对高负荷、高效率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导致流动稳定性问题。由于叶轮机内部非定常流动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异常复杂,流动失稳理论预测和控制方法研究极具挑战性。因此,流动稳定性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高速叶轮机的研制进程,同时也是当前叶轮机气动热力学研究中重要的学术方向之一。孙晓峰、孙大坤著的《高速叶轮机流动稳定性》与目前外研究采取的技术途径显著不同,全面地介绍了自主发展的基于特征值方法的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预测理论、实时失速预警方法和基于SPS机匣处理的自适应控制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展示了上述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相关的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原创性和探索性,均发表在本领域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 《高速叶轮机流动稳定性》可供以航空发
本手册是机械切削加工工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综合性工具书,紧密结合机械制造工艺的需要,收集和选编了机械制造现场常用的资料和数据,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基本知识、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检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床夹具设计、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其他切削加工、数控切削加工等,对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均提供了典型的应用实例等。本手册的特点是以工艺为基础,以各种机械加工方法为主线,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服务生产一线上的工艺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出发点,工艺数据和工艺方法紧密结合。内容简明、实用,编排合理,方便查阅。本手册适用于机械制造企业工艺人员、高级技工和技术工人,也可供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针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辨识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面临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按照线性系统辨识、非线性系统辨识、经典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
本书是设备起重工程便携手册第2版。主要叙述起重力学的基础知识,起重吊装设备的主要参数查定及常用物体相关的计算方法,起重、运搬作业常用操作方法,起重作业常 用索具和吊具,常用起重机具,起重吊装工艺,起重吊运作业中的指挥信号,设备的运输与装卸,设备起重的安全技术,吊装施工方案的编制等。 本书第2版内容均根据新颁发的施工规范及的技术资料选编而成,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可供广大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在安装施工现场查找有关设备运搬及吊装实用技术知识及数据使用。
本书首次将在建筑领域采用的“空间句法”计算理论应用于汽车内饰空间特性的解析,运用东西方普适的空间哲学分析,提出空间构架“物与非物”的空间观。对比分析15种经典空间认知模型,选取契合大众对物质空间结合汽车内饰空间的客观构成特性,提出汽车内饰空间关系模型,为汽车内饰空间提供宏观的认知框架。本书建立了不同轿车内饰空间流通性和私密性与“空间句法”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为未来汽车内饰造型设计提供可借鉴的良好方法。 本书可作为汽车设计与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与爱好者的参考阅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