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在原有许用应力设计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内容。对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原理、发展阶段、各分项系数的由来等作了介绍。按照新版《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对起重机及其结构件的工作级别、载荷及其载荷组合、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计算等进行了重新编写。根据金属结构设计的需要,新增了对钢材脆性破坏的评价、新一代钢铁材料一超细晶钢的应用、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及其对结构的影响、梁的剪切中心和扭转的概念、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结构细部设计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起重机械和物流机械方向学生教材,同时为业内人士提供设计参考。
本书主要教会汽车吊司机认识、了解汽车吊的整体结构,一步一步地学会操作汽车吊,并逐步掌握熟练操作的技巧;同时还要学会保养维护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本书还添加了新技术的理论与正确使用等内容,使读者既会开普通汽车吊,又能操作*型的汽车吊。 本书不仅适用于专业技术培训学校,也可供售后服务人员、维修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叉车驾驶、企业叉车叉卸货物、企业叉车维护与故障排除、企业叉车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四部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叉车的使用和维护两方面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叉车的驾驶训练以及叉车的工作附件做了较详细的介绍,通过实例说明叉车维护的基本内容,对叉车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事故问题加以总结。 本书为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其应用对象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再就业人员等各类短期培训学员,也可作为从事叉车驾驶工作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精心挑选和提炼出1000个具有代表性的液压维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系统详尽的解答。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重点讲解新型液压元件、回路、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特点,以及国内外不同液压产品之间的细微差别和易出故障的部位,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介绍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维修操作步骤等。本书可供生产一线的液压维修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作为企业培训教材以及相关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港口起重机械》主要介绍港口起重机械的构造、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概论,设计计算总则,起重机主要零部件,起升、运行、回转和变幅机构,轮压、抗倾覆稳定性和抗风防滑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港口起重机械》结合港口实际,注意反映近年来起重机械学科技术的发展,采用*《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及有关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并附有必要的数据和图表。本书内容系统完整,具有典型的专业特色。 《港口起重机械》是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起重运输机械”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制造、科研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规范适用于电动葫芦、梁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和悬臂起重机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2010-12-01 实施
本卷收录三部分专栏,分别为《云裳日记》《云庵琐语》和《云庵缀语》。 其中《云裳日记》刊于《小说日报》,始自1939年11月19日,止于1940年10月31日,大致前后一年。在这300多天里,唐大郎痛失两位至为亲近的长辈,一为舅父钱梯丹,一为师傅樊良伯。 《云庵琐语》刊于《力报》,自1942年7月2日起,至1945年7月25日止。 《云庵缀语》刊于《飞报》,自1946年10月16日起,至1947年8月31日止。 本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涵盖当时作者所见所闻,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态以及作者生活状态,可谓那个时代的“缩微编年史”。 对于研究、传承、弘扬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尤其对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生态 价值。
本书以ZL50系列轮式装载机为主线,按照了解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方法,知道构造原理,熟悉维修工艺,学会故障排除的思路,首先概要说明了现代轮式装载机的用途、分类、型号编制、主要性能参数及总体构造,并给出了现代轮式装载机驾驶、作业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其次运用图解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装载机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工作装置、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的结构原理、维修工艺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内容。 本书内容系统、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可供装载机管理、操作、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工程机械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本书适用于塔式起重机驾驶员(技师)。
本手册在对起重机械的分类和技术指标、起重机械通用零部件和起重机械安全装置的安全要求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对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葫芦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港口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高空作业平台和起重滑车的制造、安装、拆卸的安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方法、日常维护检修及安全检查要求、安全操作技术分别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本手册是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与检测部门、起重机械安装维修单位、各类起重机械用户的各级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安装调试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实用工具书。也可供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查阅使用。
《建设工程起重安装操作知识》编著者潘家山、潘家生、潘庆元。建设工程起重安装是建设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建筑结构构件安装,构筑物、机电设备安装等的必要过程。本书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参考性;既有安装的指导性,又有操作的实用性。同时还能提高吊装方案的编制水平。本书紧密结合工程现场实践,实用性强,可供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起重吊装指挥人员及操作人员工作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资料。
李波主编的《挖掘机卡特电喷柴油机构造与拆装维修》全面介绍了工程机械卡特电喷柴油机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重点介绍了电喷柴油机控制系统的拆装维修工艺、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片,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故障诊断的方法、故障诊断的程序,帮助挖掘机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挖掘机卡特电喷柴油机构造与拆装维修》资料新颖,内容翔实,图文并用,便于实际现场对照查阅,可供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特别是挖掘机维修技术人员、售后服务人员使用和参考。
时彦林、崔衡主编的《天车工培训教程》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起重设备概述,天车的主要零部 件,天车 的安全防护装置,天车的电气设备,天车的电气线路 ,天车的安装、试车及润滑,天车的操作,天车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天车 事故及分析。附录中有天 车工试题库、天车工技能大赛理论考核样卷两套、天车工技能大赛实际操作考 核题例及评分标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图例(GB 5028 —1985)。 《天车工培训教程》为天车工培训教材,也可作 为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从事天车设计、科研、生产的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起重输送机械方向的“工业车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方向的“输送搬运设备”、物流工程专业的“物流技术装备”课程及车辆丁程专业的相关课程编写的特色专业教材。基本内容(前7章)是按照32学时的要求安排的,着重于内燃平衡重式叉车的构造与设计。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在取材上淘汰了一些旧的结构和过于复杂的算法,着重介绍近年来出现的新构造和新技术以及计算机在叉车设计中的应用。为了精简篇幅,适应专业课教学内容少而精的要求,凡属于其他课程中已有的内容一般不再重复,而重点突出叉车的特点。同时为了方便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没计巾参考,除基本构造原理外适当增加了一些实际参数和算例。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叉车”或“
GB/T 25896((设备用图形符号起重机》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符号;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符号;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符号。 本部分为GB/T 25896的第3部分,所规定的图形符号选自IS07000:2004《设备用图形符号索引和一览表》和IS07296—3:2006《起重机图形符号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图形符号的编排顺序参考IS07296—3:2006((起重机 图形符号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本部分由全国图形符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9)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亮、白殿一、杨东拜、邹传瑜、陈永权。
本书为《现代生产安全技术》中的一个分册。本书全面介绍了起重安全技术,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起重机械分类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起重机械常用基础知识、起重机械主要零部件、起重机的电气设备、葫芦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桥架型起重机安全技术、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流动式起重机安全技术、电梯安全技术、起重搬运安全技术、起重指挥挂钩安全技术。比较集中地介绍了起重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安全技术要求、报废标准和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本书可供起重机司机和指挥挂钩人员学习,也可供安全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的。本书遵循“突出技能,重在实用”的指导思想,根据当前高职高专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采纳了有关专家和教师的建议与意见,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以及机械零件四个部分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本书共13章,第1章为总论,第2章、第3章为力学基础篇,第4章至第7章为常用机构篇,第8章至第10章为机械传动篇。书中配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较多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巩固相关的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械、机电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 6471-1992《起重机电控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与JB/T 6471199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型号的编制原则; 修改了型号中部分字母的含义; 删除了型号中的辅助规格代号; 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沈阳电气传动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电气传动研究所、上海共久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神伯瑞电控设备有限公司、天水长城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秀东、王宪权、郭伟文、马彦宏。 本标准于l992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次修订。
本标准是对JB/T 3340-1999《插腿式叉车 基本参数》的修订。 本标准与JB/T 3340-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4章“技术要求”、第5章“试验方法”、第6章“检验规则”、第7章“标志、运输和贮存”、第8章“质量保证期”; ——额定起重量单位由“t”改为“kg”;型号中额定起重量代号“t”改为“100kg”; ——型号中增加了起升、行走方式代号;型号中“改进代口:按大写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表示”改为“改进代号”;取消了“标记示例” ——额定起重量系列由1500kg扩展为3000kg;额定起重量系列中750kg改为800kg; ——载荷中心距系列增加了450mm; ——*起升高度系列增加了1500mm、2000、3150mm; ——额定电压增加了12V、72V; ——表1中取消了*起升高度、货叉长度与额定起重量及载荷中心距间的配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