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液压传动基本知识、工程机械液压元件的结构与维修、工程机械液压基本回路、典型工程机械液压回路和液压系统的安装使用及维护等。书中内容以模块教学为主体,以单元导入为引子,系统地介绍了工程机械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液压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其中校企链接介绍企业*应用实例。本书采用*标准编写,并配套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等资源。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教材,也可供机电类与机械工程类学生使用,同时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气排球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新型的群众性排球活动,集运动、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中老年人健身和青少年群体活动的喜爱。2017年,气排球已成为天津全运会19个群众体育比赛项目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气排球基础教程》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本教材,着眼于培育和发展气排球人口数量,促进高校气排球运动的普及推广。 在《气排球基础教程》编写过程中,编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吸收我国排球统编教材的优点,汇集气排球运动新发展动态,重点介绍了气排球运动的基础理论、教学训练方法,以及气排球竞赛编排和裁判工作。每章节后有思考题,力求使《气排球基础教程》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满足气排球爱好者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压力容器的知识和技术做了系统介绍。前三章介绍了压力容器常用的条例和规程、压力容器基础理论知识和设备设计知识以及压力容器的材料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般容器、高压容器、低温容器、钢制管壳式换热器、钢制球形储罐、钢制塔式容器、钛制压力容器、铝制焊接容器、钢制管壳式废热锅炉等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和维护、设计管理和安全防护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石化、化工等行业从事过程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性资料,也可作为压力容器设计校核人员的培训教材,亦可供中高职、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高职高专热能动力类专业规划教材:泵与风机》是针对高职高专热能动力类相关专业而编写的,全书以火力发电厂中常用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应用为主线,重点介绍了离心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检修、故障处理与节能,并提供了一定的实例及分析。同时,对火力发电厂常用轴流泵、喷射泵、罗茨风机等作了简单介绍。每章均附有习题,大部分章节之后还安排有相应的实训项目,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 《高职高专热能动力类专业规划教材:泵与风机》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职院校热能动力专业、电力技术和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火力发电厂的运行人员和专业人员培训使用,还可供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参考。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培训中心编 *的《液压支架工》是煤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 定实操培训推荐教材中液压支架工的培训教材,《液 压支架工》按照初、中、高、技师、**技师五个等 级的技能要求组织内容。编写过程中,把技能要求落 实到相应的实操项目模块,强调了技能操作,突出针 对性、典型性和实用性。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3版)》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讲述了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液压元件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和维护,液压基本回路与气动基本回路及其在典型设备上的应用,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使用、维护、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3版)》的编写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自始至终贯彻职业教育的定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努力减少对理论知识与计算公式的推导,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意教、学、做相结合。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3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及本科学校的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梅荣娣主编的《气压与液压控制技术基础(第3版)》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训练法优化教材内容。 《气压与液压控制技术基础(第3版)》分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元件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训练;基本回路的组成、应用和训练;围绕数控车、铣的中级工技能等级中有关气压、液压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应用选取数控机床中典型的气压和液压系统的实例及故障分析。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选取了一些其他机械设备中的气动和液压系统分析等内容。
本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做相结合,按液压传动与气动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应用技能要求编写。全书共分为15章,第1~第9章为液压传动,第10~第14章为气压传动部分,第15章为液压与气动程序电气控制。本书主要论述了液压传动及气动的基本理论(包括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常用工作介质的选用及性质),液压与气动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图形标识法及生产实践中选用方法,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设计及应用特点,典型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气动程序控制回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伺服机构及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液压传动与气动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及应用技能的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训相结合,问题分析与案例练习相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边学边练的特点。
本规范适用于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设备、垂直斗式提升机、漏选输送机、锟子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振动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气力输送设备、矿井提升机和绞车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2010-12-01实施。
全书分为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两篇,共12章。上篇用8章介绍了液压传动介质及液体力学基础,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性能及选用,液压回路、液压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使用维护事项等。下篇为9~12章,系统地介绍了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气压传动回路及典型气动系统的相关知识。 本书在内容选用上突出了实用性,以国内知名液压件生产厂的产品进行实例分析,并以项目驱动方式对液压与气压技术中常用回路、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和专项训练,旨在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也适用于应用性本科、成人教育学院、工程技术人员等学习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参考书。
全书包括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部分的实验内容,共分5章,第1章为液压元件拆装和分析;第2章为液压元件性能测试实验;第3章为液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实验;第4章为气压传动与控制基本回路实验;第5章为教学实验台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及其他近机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本标准代替JB/T8052-1996《无润滑液化石油气循环压缩机》,与JB/T8052-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范围增加了公称吸气压力为0.8MPa/额定排气压力为1.2MPa一档;——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了某些条文;——增加了部分要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书主要介绍了压力容器的弹性分析设计方法和弹塑性分析设计方法。第1章介绍了弹性应力分析方法,包括应力分类、极限设计法和安定状态。第2章介绍应力分类结果的线性化,主要介绍了等效线性化法,应力线性化方法,并给出了有限元应用实例。第3章弹塑性分析法,介绍了考虑材料应变强化效应的本构模型方法,ANSYS材料模型,载荷组合情况及弹塑性分析,ANSYS非线性分析等。第4章介绍压力容器的应力疲劳设计,包括疲劳曲线与方程式,平均应力对低循环疲劳的影响,结构对低循环疲劳的影响及疲劳设计规范。第5章介绍应变疲劳分析及循环计数法,主要内容有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应变疲劳寿命估算,雨流循环计数法及应用实例。第6章简单介绍疲劳用统计学基础。第7章主要介绍疲劳的有限元评定方法,包括弹性应力分析的疲劳评定和弹塑性应力分析的疲劳评
本书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钢制压力容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等法规、标准和规定,结合近年来压力容器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压力容器的特殊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技术,以及在运行中的安全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特殊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容器的可靠性分析、经济性分析、分析设计、优化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压力容器焊接方法与焊接结构设计,压力容器的失效及事故的分析与防止,压力容器的安全评定与延寿技术,以及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技术等。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考,也可作为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的培训教材,对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和检验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JB/T7174《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JB/T717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JB/T7174.1-1993《柴油机喷油泵出油阀偶件 技术条件》进行的修订。 本部分与JB/T7174.1-1993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在3.2中删去了原标准中使用CrWMn合金工具钢的规定,增加了GCr15高碳铬轴承钢的使用规定,并在3.3.1中作了相应规定。 ——在3.10.1中出油阀偶件的可靠性增加了MTTF的指标值; ——在3.10.2中出油阀偶件的可靠性修改为按JB/T51181中的规定; ——增加了3.10.3出油阀偶件的使用寿命规定; ——增加了3.11出油阀偶件外观质量的规定; ——在4.2中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 ——增加了4.4出油阀偶件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在4.5中修改了经销单位和配套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编写的教材,其内容包括: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元件(含比例阀、伺服阀)的典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选用及应用,常用实用型液压回路的组成及分析,典型工程液压传动实例及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电液伺服系统的分析及其应用,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现象和排除,以及 液压元件图形符号等。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与机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编写的教材,其内容包括: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元件(含比例阀、伺服阀)的典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选用及应用,常用实用型液压回路的组成及分析,典型工程液压传动实例及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电液伺服系统的分析及其应用,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现象和排除,以及 液压元件图形符号等。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与机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编写的教材,其内容包括: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液压元件(含比例阀、伺服阀)的典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选用及应用,常用实用型液压回路的组成及分析,典型工程液压传动实例及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电液伺服系统的分析及其应用,液压元件的典型故障现象和排除,以及 液压元件图形符号等。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与机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机械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本教材是为了适应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相关专业知识的要求,参照目前高等院校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在总结近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教材适用于普通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其他机械类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也适用于其他各类成人高校、电大、自学考试相关专业,并可供从事液压与气压传动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 在本教材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以下特色: 1.体系结构优化 本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按照基础理论(第1~2章)一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第3~6章)—基本回路(第7章)—系统设计(第8~10章)—气压传动(第11章)的体系编写,条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