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变电站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系列手册中的一个分册,是按110-1000kV变电站的设计要求编写的实用性工具书,可以满足变电站工程各阶段的设计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引论,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导体设计,无功补偿装置,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站用电系统,接地装置,电缆选择与敷设,照明,计算机监控系统,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操作电源系统,二次辅助系统,二次回路设计,二次设备布置,站内通信,站址选择与总布置,建筑物设计,构筑物设计,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与排水,消防设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节能与节水等。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变电站设计》全面梳理了与变电站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研究成果,根据电力
《电路与系统简史》对电路与系统学科和相关内容作了全面的描述。本书回顾了电路和系统历史上的那些重要发现和发明,纪念了那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他们把电路和系统构建成了电气工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本书还回顾了CAS学会的建立和发展过程,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在全球范围约有一万名成员,涵盖了电路和系统领域的许多学科。希望读者得到对IEEE学会历史根源的迷人而有趣的洞察,并进一步产生学习和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兴趣。
本书从多角度论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定位问题。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及选线技术现状、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小电流接地选线及定位方法、小电流接地选线及定位装置测试方法、现场工程应用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工程实践。
本手册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主要内容有:有力负荷预测分析;电力电量平衡;火力发电厂和核电厂的厂址选择;变电所的所址选择和送电线路的路径选择;电源规划;网络方案设计;无功补偿;发、输、变电设备的数学模型及网络参数计算,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系统稳定计算;内过电压和潜供电流计算;其他电气计算;经济比较方法;发、变电设备规范及电气参数。书中还给出了设计常用的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数据资料、图表曲线,可供查用、参考。本手册是电力系统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工具书,也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计划、动能经济、调度、运行等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有专业的师生参考。
该书分析了传统事故致因模型的及安全方法的局限性。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思想提出了一套针对复杂系统的安全性的建模、分析、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的理论,提出了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STAMP,该模型引入"安全约束"与分层控制结构,通过建立面向社会与技术层面的系统过程模型,来捕获系统在分析、设计、操作、维护等阶段中导致事故的诱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提出了基于STAMP模型的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STPA,可以对同一工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风险同时进行控制与管理。
全书共16章,结构层次分明。~7章介绍了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涉及的基础理论。阐述了高温导致电力电子器件失效的原因和类型,能量传递及热传递的机理及方式,微电子封装的结构类型以及常用散热器的热分析方法。第8~13章分别介绍了导热、对流换热(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换热)、热辐射的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方法。4~16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热仿真的基础理论和仿真方法、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先进的冷却技术。 本书的目标读者为进行电力电子装置设计的电气、机械工程师,无论是否具有工程热物理和传热学知识背景,都能从本书获益。对于电气工程、热能及动力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本书的内容也足够进行一学期的学习。
本手册是根据广大电气工人及与电气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是一本实用性强、查阅方便的工具书。 本手册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控制电机、变压器与电焊机、常用低压电器、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常用小型发电设备、低压供配电线路、室内配电线路与电气照明、电工材料、电工仪表与测量、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变频器、电动机软启动器、单片机、蓄电池与UPS电源以及安全用电等。 本手册内容全面,尤其针对今年来电气技术领域的光伏发电、LED、变频器及软启动器、单片机等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可供电工及电气技师等使用,也可供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