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2011 年出版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一书的基础上, 增加了水友普遍关心的与好氧生化处理配套的厌氧生化处理部分的内容; 同时, 优化整理了多年来与网友交流的经典问答, 以进一步提高该书的实用性。 本书共分十章, 包括活性污泥法概述、物化处理系统概述、厌氧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活性污泥性状分析法、活性污泥法运行工艺判断实例分析、活性污泥法运行故障的应对方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控制、活性污泥法运行工艺故障处理方法交流实例及工艺控制管理者素质提升概要。 本书可供从事污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参考使用。
重印.本手册共分8章,系统地阐述了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和发电厂的金具系列、品种、结构性能、使用范围、技术条件,简要叙述了金具的安装、试验、验收方法及制造工艺标准,并编入了大量的绝缘子串典型组合。本手册可供从事送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运行和金具制造等方面的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总结并提炼了100个西门子S7 200 SMART PLC编程设计及安装的实用电路,电路既可以直接应用,也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对电路做适当的改动,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所有实例的梯形图及参数均经过实际接线、实际试验、实际验证,所有实例独立成章,方便检索,既可全面学习,也可按需应用。 本书共十一章,分别为电动机点动与连续控制电路,电动机顺序启停、交替运行与多地控制电路,电动机正、反转位置控制电路,电动机降压启动与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常用生产机械控制电路及多速电动机控制电路,供排水及温度控制电路,PLC模拟量控制输入、输出模块应用电路,无触点接触器与旋转编码器控制电路,变频器调速综合应用控制电路,PLC实现ModBus RTU通信,PLC与触摸屏综合应用的编程。每章配一个PLC程序讲解视频,读者只需扫描书中二维码
本书以西门子 S7-200 SMART PLC 为讲授对象,以 S7-200 SMART PLC 硬件组成、软件应用和常用的指令及案例为基础,以开关量、模拟量、运动量和通信控制的程序开发方法为重点,以能够设计实际的工控系统为*终目的,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西门子 S7-200 SMART PLC 的编程技巧与工程应用。本书着眼于实际应用,内容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全面展开。全书共分 7 章,其主要内容为 S7-200 SMART PLC 硬件组成与编程基础、常用指令及案例、开关量控制程序的开发、模拟量控制程序的开发、运动量控制程序的开发和通信控制程序的设计、工程应用案例。本书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编程方法,还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编程技巧和实践经验。本书可作为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业自动化、电气工
本书以西门子S7-200 SMART 系列PLC 工程实践案例为主体,通过100 个由简单到复杂的PLC 编程案例,讲解了各软元件、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功能及用法。 书中针对工业控制现场的实际情况,以案例的形式分别介绍了西门子S7-200 SMART 系列PLC 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步进伺服的控制,并以三级架构的形式讲述了工业控制通信,*后通过大型案例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本书的案例由简单到复杂,几乎涵盖了整个西门子S7-200 SMART 系列PLC 的应用,读者可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自身编程水平。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控制、机电工程、计算机控制及自动化类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职业院校学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自学用书,也可作为西门子PLC 工程师提高编程水平、整理编程思路的参考读物。
本书将古典文学艺术、琴棋书画艺术、传统建筑、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古代妆造等方面融入人像拍摄技法当中,解析其中的灵魂与精髓,通过大量古风摄影的作品实例,让读者对不同朝代的古风人像摄影风格有整体的把握和考量,从而掌握古风人像摄影的绝妙技巧,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创作出更具风格、更具魅力、更具创意的古风人像摄影作品。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中国古典文化与人像摄影、古风人像摄影技术基础、用光基础、构图基础、影调控制、摆姿技巧、后期处理、不同时期古风人像实拍技巧。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每位拍摄者能从熟练运用摄影技术的阶段提升到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新阶段。本书适用于摄影师、摄影爱好者,以及高校摄影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根据避雷器新技术和新标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避雷器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及典型技术参数,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结构及关键性能,避雷器用空心绝缘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选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安装、在线监测、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避雷器研究、设计、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引用*标准规范, 如 GB 50057 2010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 50314 2015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 GB50339 2013 ?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 50395 2007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 50151 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GB 50166 2007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等进行编写。全书共分 14 章, 主要包括弱电系统常用材料、 弱电工程项目运作程序及施工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 电话通信系统施工、 卫星和有线电视接收系统安装、 扩声音响系统施工、 防盗报警系统施工、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施工、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施工、 防雷及接地系统施工、 可视对讲系统施工、 出入口控制系统施工、 停车场管理系统施工等施工操作技术要点及综
该书为 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丛书 之一,共11 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电力信息通信基础技术、多媒体关键技术与应用、生产管理关键技术与应用、信息运维关键技术与应用、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应用、电力通信网络技术与系统、通信网络管理关键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应用系统、电力信息通信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电力信息通信新技术展望。 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研究的成果,可供从事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等领域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生产、运维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为配合机械制造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合理使用和发挥应有的效益,为广大技术工人提供一套内容起点低、层次结构合理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实用参考书,特组织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和高超的实际操作水平的教师,编写了《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实用技术手册》系列,旨在为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装备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可直接查阅参考的工具书。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机床概述,车床,铣床,钻床和镗床,刨床、插床和拉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机床主要部件、机构与装置,机床常用附件,机床的控制与操作,机床的合理使用与维护保养。 本书主要供从事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工艺装备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查阅、参考;也可供机床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查阅、借鉴,还可作为机械加工制造方面技术和管
本书详细介绍了电子束焊接的历史,电子束的产生、成形和偏转,电子束的特点以及电子束穿透金属的行为,重点介绍了电子束焊接设备及其控制、电子束焊接工艺、待焊工件准备以及各种金属材料的可焊性,并且用大量生动的实例对具体焊接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后还围绕电子束焊接介绍了焊缝测试、焊缝缺陷评定、设备的验收、操作人员和设置人员的资格测试、焊接工艺规程和工艺评定、焊接质量保证、工厂成本计算及盈利能力等相关内容,并介绍了电子束加工的未来发展。 本书是对电子束焊接行业七十多年发展的总结,非常全面地反映了电子束焊接领域的现状。本书叙述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具有全面、专业、系统的特点,可供电子束焊接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和培训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材使用。
本书是水处理领域里专门介绍膜分离方法的反渗透应用技术的专著。 本书以反渗透膜、商品膜和反渗透膜组件装置为对象,从基本原理入手,分别对反渗透的预处理、运行、维护、保护和化学清洗作了具体而详尽的阐述。本书针对反渗透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对悬浮物、胶体颗粒、天然水中有机物、微生物污染及防垢等预处理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本书专门介绍了微滤、超滤预处理及反渗透的后处理连续去离子(CDI)等新技术,还具体地将反渗透系统的设计分析、典型工程实例及工程投资运行费用估算介绍给读者。本书在讨论苦咸水反渗透技术应用的同时,专题突出了海水反渗透的应用内容,以利于推动我国海水反渗透事业的发展。 本书以反渗透膜、商品膜和反渗透膜组件装置为对象,从基本原理入手,分别对反渗透的预处理、运行、维护、保护和化学清洗作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能够切实降低我国整体碳排放量,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书介绍了新能源车分类(纯电、混动、氢能),纯电商用车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纯电动车补电技术比较,换电产业发展概述、商用车换电场景分析、商用车换电技术特点、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商业模式,商用车换电形式(下托式、侧插式、顶吊式、抓取式)及几种形式的优劣势比较,商用车换电电池包(框架结构、动力电池单元、热管理、数据采集与监控、接口设计、未来发展趋势),换电过程的自动控制(换电流程、无人值守技术、关键评判指标、常见故障与处理),换电站(一般结构、电气一次、电气二次、消防安全、移动式换电站),换电站群(通讯与数据采集、智能调度算法),换电站结合新能源微电网(换电站双向电力接入技术、 风
本书主要阐述的是在气候政策、新技术、新竞争者出现的背景下,电力工业在未来能源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内容涵盖发输电技术、商业模式、市场监管等多个维度,其中也包括电动汽车、超级电网、储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电力需求、可再生能源发展潜能、电网发展趋势以及未来能源市场商业模式等专题。 本书包括电力需求与供应、电网发展及挑战、后碳时代的公用事业运营及监管模式三部分15章内容,具体分别为电力脱碳的必然性、未来电力需求、本地电力供应、电网互联与效益、电网安全风险及应对、大电网脱碳、电网规划与扩展、大型电网的多重责任、公用事业的创新维度、真正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的管理方式、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的商业模式与监管模式、电力行业之外的影响因素、电力行业的金融属性、无碳电力,还设有政策建议、高比例新能源发电
本书共分8 章。第1 章介绍电气化的发展历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电气化水平,对电气化在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的重要作用,再电气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历史使命进行了论述。第2 章讨论了再电气化的目标及发展路径,提出了描述再电气化的关键指标,基于模型对各阶段的发展路径及目标进行了测算,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发展进程等方面对影响再电气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论述。第3 章关注能源供应侧的再电气化关键技术,介绍了清洁发电技术、输电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第4 章关注工业领域的再电气化关键技术,介绍了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和建材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再电气化关键技术。第5 章讨论了建筑及交通行业的再电气化关键技术,主要关注了建筑行业中的光电建筑、供暖电气化、厨房电气化和建筑柔性用电技术,以
本书具有紧贴实用操作的特点。全书共分13 章,内容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用户需求分析、子系统组成、规划设计方法、施工图会审、相关专业协调、系统集成、工程招标投标、施工管理、工程验收与系统维护安全运行等方面关于项目实际操作的实用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装修、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