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超导电缆原理、性能特点、技术发展历史和应用前景。全书共分为7章,分别为超导现象的发现和超导材料的技术应用、超导电缆概述、超导电缆本体技术及特性、超导电缆的端头与接头、超导电缆的循环冷却系统、超导电缆的运行以及超导电缆的应用前景展望。 本书有3个录,分别就迄今为止世界上运行或试验的主要超导电缆项目,普吉超导电缆循环冷却控制系统监控量总结,超导电缆的主要结构参数、运行参数和适用性评价进行了介绍,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在1981年版本的基础上,吸取了近20年来电力电缆安装运行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重新组织编写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针对生产现场的工作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重要的问题,系统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结构性能、敷设施工、各种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工艺、电缆线路的电气试验与故障测寻技术和运行维修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经验。本书可供从事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职业的技术人员、工人以及有关学校师生参考。
本书通过全彩图解 + 视频教学的方式,系统介绍了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知识及技能,主要内容包括仪表及工具的使用、维修基础知识、基本维修方法,电冰箱、空调器、液晶电视、洗衣机、电热水器、电饭锅、电水壶、电磁炉、微波炉、电风扇和暖风扇、豆浆机、电压力锅、音响功放、饮水机等家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涉及家电种类众多;彩色图片上百幅,直观清晰,通俗易懂;视频讲解近 80 段,扫码边学边看,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非常适合家电维修技术人员等自学使用,也可用作职业院校、培训结构相关专业的教材及参考书。
本书是《特殊钢丛书》之一,详细介绍了电工钢的发展历史,有关铁磁学和金属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电工钢基本特性,重点论述了冷轧电工钢生产工艺以及化学成分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电工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品种研发等,具体内容包括:铁磁学基础和影响电工钢磁性的冶金因素,冷轧、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热轧硅钢,冷轧无取向低碳低硅电工钢,冷轧无取向硅钢,冷轧取向硅钢,特殊用途电工钢等。在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切合生产需要,突出实用性、先进性,为读者提供一本实用的技术著作。 本书可供冶金、机械、电力行业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电工钢研究、生产和应用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在1981年版本的基础上,吸取了近20年来电力电缆安装运行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重新组织编写的。作者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针对生产现场的工作实际中经常遇到的、重要的问题,系统介绍了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结构性能、敷设施工、各种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工艺、电缆线路的电气试验与故障测寻技术和运行维修及技术管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经验。 本书可供从事电力电缆安装与运行职业的技术人员、工人以及有关学校师生参考。
马国栋编著的这本《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电缆载流能力。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共分为8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录为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本书以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实用性,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马国栋编著的这本《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电缆载流能力。 《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共分为8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附录为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本书以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实用性,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从理与实验两个方面这用于研究铜氧化物超导体的光电子谱技术的现状,一并讲述由这些测量得到的结果。 所描述的技术包括价电子的角分辨光电子谱,芯能级,还有诸如共振光发射之类的几种衍生技术。着重讲述的是解释这些谱所遇到的难点,以及在制备样品的优质表面和提高测量分辨率方面的问题。与得自其他实验技术的结果作了一些对照。作者还略述了这些技术将来可以预期的发展。 对高温超导体感兴趣的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生与科研工作者,将会对本书有莫大的兴趣。
《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组装工艺》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电缆组件装联的研究与实际经验编写而成。作者通过对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材料选型及装配连接工艺技术、生产过程中主要故障问题的讨论分析,介绍了装备用低频电缆组件的装联工艺技术。书中内容既有系统性,又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
马国栋编著的这本《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以基本概念作为起点对电缆载流量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模拟试验、线路设计、软件计算和实际线路动态载流量温度监测,检验计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定电缆载流能力。《电线电缆载流量(第2版)》共分为8章,包括电缆基本概念、架空导线载流量计算、电缆持续负荷载流量计算、电缆经济截面的设计、电缆短时负荷与短路电流计算、18/30(36)kV及以下电缆周期负荷计算、18/30(36)kV以上电缆周期负荷计算、电缆运行中实时温度监测。录为电线电缆载流量表。本书以理论为基础,并注重实用性,可供设计研究院、电网企业、电缆制造企业和大型工矿企业相关人员学习使用,亦可作为教学参考书,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从电路元件、维修工具、典型电路、维修方法、维修实例五个部分入手详细介绍了工业电路板的维修技术。章电子元件认识详尽介绍工控电路板常见元件的识别、测试及损坏概率。知识新颖,图文并茂,不落窠臼,令人耳目一新;第二章维修工具使用介绍工控电路板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源于经验,强调实用,省却读者自我摸索过程;第三章典型电路分析对工控行业各种类型电路,从维修角度加以详尽分析。读者在维修实践中碰到相同类型电路时,可据此单一反三,推此及彼,不慌不忙,但修无妨;第四章维修方法和技巧总结归纳了一些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凝结了作者的大部分经验和心血,实用性是经过大量维修实践检验的,读者可拿来就用,指导性强;第五章维修实例介绍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大量的工业电路板维修实例,有图有真相,初学者可照葫芦画瓢,
本书结合作者近年来在纳米复合磁性材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纳米复复合碱水土永磁粉体、纳米复合稀土永磁粉体、空心微珠核一壳型纳米复合磁性材料、富铁空心微琛型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制备、组织、性能与应用以及热分析动力学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可供从事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研究与生产的科研人员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