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压电陶瓷作动器为对象,研究了压电陶瓷作动器跟踪定位应用中的非线性现象和跟踪定位控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压电陶瓷作动器非线性特性和机理分析、迟滞非线性建模与补偿、蠕变非线性和动力学效应建模,以及跟踪定位控制系统设计等。
本书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 2009)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 2003)为基础,从概念出发,阐述了电梯重要部件及功能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在编者多年从事实际检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详述了各个部件和功能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现场检验验证可执行的方法。本书可供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电梯安装施工单位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维护保养、监理、监督及使用管理的工作人员参考;同时也是从业检验人员从事现场检验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以电线电缆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介绍了电线电缆的发展历史、产品分类及不同类型电缆产品的结构、用途、型号编制和技术标准;电线电缆的相关认证;对电线电缆生产中使用的材料、机械设备、工艺过程、结构计算、过程检验及质量控制分别进行了介绍;还对电缆盘具的使用和选择、包装储运、电缆载流量及电缆选型进行了分析。 本书集多位一线资深技术专家之智,以应用技术为本,以实用、适用原则选择内容、掌握深度,既保留了传统、实用的内容,又拓展了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案例具体、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作为大学相关专业教材使用,亦可供从事电线电缆制造以及电力、通信行业从事电缆运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考和培训之用。
本书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为基础,从概念出发,阐述了电梯重要部件及功能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在编者多年从事实际检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详述了各个部件和功能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现场检验验证可执行的方法。本书可供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电梯安装施工单位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电梯安装、改造、修理、维护保养、监理、监督及使用管理的工作人员参考;同时也是从业检验人员从事现场检验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教材共分为7章,首先,以锂电池的发展背景、应用分类及发展趋势起头,紧接着介绍了锂电池的电化学基础,以及四大组成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锂电池的电极制造、电芯装配和激活检测三段主要的工艺流程及相应的制造和检测装备。部分装备配有视频,方便读者直观形象地了解设备的工作过程。 介绍了与锂电池智能制造相关的标准及智能工厂建设集成。考虑到锂电池制造装备还在不断发展进步中,以及拓宽读者视野的需要,文中对部分工艺和装备技术进行了展望分析。除第1章外,其余各章都附有思考题,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本教材全面采用当前锂电池制造 主流的工艺路线及 的制造装备,充实理论,加强应用,不仅可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动力电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光伏材料的发展历程、材料的分类、器件结构、器件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及展望等部分,系统论述了目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聚焦 外 研究进展,客观真实,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
DL/T 1476 2015作为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重要的参考文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文件的实施过程中,电力安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新的需求与建议不断产生。本文件从预防性试验的实际出发,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应用,参考新颁布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相关标准,对DL/T 1476 2015进行修订完善,增加了预防性试验的产品种类,扩展了试验的电压等级,改进了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文件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陶瓷企业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根据*于2014年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模式编写,从企业、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的工作项目,模拟企业工程实施环境,主要培养学生关于简单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复杂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护、电梯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等方面的操作技能。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和电气自动化专业,以及企业工人技能培训,服务陶瓷企业,为陶瓷企业培养合格的机电专业技术人才。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篇。第1篇针对低维材料中的无机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手性材料、手性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第2篇介绍了 基本的光电测试方法,以及用于解释测试结果的物理原理;第3篇详述了8个基本的合成实验,引导读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相应的材料,并详述了3个研发范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系统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或作为 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本书重点聚焦电力电子变流器及其所构成微电网系统的建模及控制基础理论;同时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贴合实际的多个仿真任务,力求使读者能充分理解典型微电网系统的运行原理,并能深刻体会其技术优势及不足。 本书系统介绍了微电网中常见变流器的等效建模和分析设计方法,以及多变流器之间的协调原理和控制策略,共分9章:绪论、微电网中的变流器、电流控制型DC AC变流器、电压控制型DC AC变流器、微电网主从控制、微电网下垂控制、微电网二次控制、直流微电网及综合应用实例。每章后为应用仿真实践。 本书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员参考,也能够为新能源发电、微电网领域的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帮助。
GB/T 17738{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柔软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第3部分:半柔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第4部分:半硬同轴电缆组件分规范; 本部分为GB/T 1773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7738.1—1999《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第1部分:总规范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7738.1—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范围”和“目的”合并为“范围”(见第1章,1999年版的第1章和第2章)。 ——增加了能力批准程序(见E.3.2)。 ——删除了附录A反射系数测量方法(见1999年版的附件A)。 ——增加了扫描点数的要求及计算方法(见8.1)。 ——电长度稳定性试验中增加了弯曲和扭转两种试
《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篇。第1篇针对低维材料中的无机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手性材料、手性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和二维材料,介绍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合成方法、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第2篇介绍了 基本的光电测试方法,以及用于解释测试结果的物理原理;第3篇详述了8个基本的合成实验,引导读者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相应的材料,并详述了3个研发范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或化学原理系统性地设计实验方案,解决材料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低维光电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低维光电方向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材或自学入门教材,也可作为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教材、实验操作指导教材,或作为 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技术参考书。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光伏材料的发展历程、材料的分类、器件结构、器件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及展望等部分,系统论述了目前该领域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挑战,聚焦 外 研究进展,客观真实,同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
《电工常用元器件和装置(电工基础读物)》是《电工基础读物》丛书中的一本,介绍了常用电子元件、常用低压 电器元件、变压器、电动机和电池等电工经常接触到的电器元件和装置,包括 外形田和内部结构、型号命名、参数以及选用原则,最后介绍了以上元器件和 装置的检修,包含大量检修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 《电工常用元器件和装置(电工基础读物)》作者是从事电工工作多年的技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电工常用元器件和装置(电工基础读物)》内容丰 富,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实际,适于广大电工和电工技术初学者阅读参考。
郭红霞编著的《电线电缆材料——结构性能应用》以材料的结构—性能—应用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电线电缆行业使用较多的各种材料。以通俗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结构及其使用环境和性能的关系,是一本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书籍。全书共分5部分。 部分是金属材料,首先介绍了金属和合金的微观结构,然后阐述了金属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 介绍了以铜铝为主等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第二部分是高分子材料,介绍了高分子的结构和高聚物聚集态结构,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结构;阐述了高聚物电性能等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分别介绍了电线电缆中常用的塑料和橡胶的结构性能特点与应用; 简单阐述了高分子合金的基本理论,并介绍了电线电缆中常用的共混物和热塑性
本书采用电路原理图和实物照片相结合,并在图片上增加标注的方法来介绍变频空调器维修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内容涵盖工具的应用,部件的识别与应用,各品牌主流定速、变频空调器控制电路的分析及空调器故障代码维修现场会。 本书适合初学、自学空调器维修人员阅读,适合空调器维修售后服务人员、技能提高人员阅读,也适合于制冷工、制冷设备维修工、家用电器维修工、空调运行工、空调维修工阅读,还可以作为技校、高专、职业相关专业或者家用电器维修各级技工、技师、 技师培训班的辅助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