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原《高压电气设备试验方法》的第二版。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方法。书中所介绍 绝大部分试验项目碟结合目前 的预防性试验要求和标准选材的,除较详细的叙述试验原理、接线和各种试验及操作方法外,还论述了影响试验的因素和实测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全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电力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发展趋势。第2章研究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 双碳 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辩证关系,分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特征、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第3章结合我国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的现状和潜力,研究电源、电网、负荷的转型路径,展望未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总体格局。第4至6章分别结合电力系统规划构建、运行控制、仿真分析的总体工作流程,分析演变趋势、研究应对措施、提出关键技术需求。
本书全面阐述电力系统分析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和算法,介绍这一领域的最近发展。全书共分8章。第1章和第2章分别讨论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第3章介绍了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有关问题。第4章阐述高压直流输电与柔性输电的原理、模型和潮流控制。第5章介绍发电机组与负荷的数学模型。第6章和第7章分别讨论了大干扰下及小干扰下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第8章阐述了电压稳定问题。附录给出了用C++编写的完整的P-Q分解法潮流程序。
《怎样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图》从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故障录波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从录波图的幅值阅读、相位阅读、时间阅读、开关量阅读等方面对典型的故障录波进行了解读分析,对一些疑难案例的录波也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同时,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表述了故障录波分析方面的一些技巧和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所址选择,电气部分,配变电装置的布置,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规范名称由《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改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2.将规范的适用范围从“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扩大为“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 3.增加了20kV变电所设计的各方面的技术要求; 4.增加了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变电所的设计要求和防火要求; 5.增加了“预装式变电站”一节的内容; 6.增加了变电所新型操作电源设计条款; 7.补充了并联电容器装置工程设计条款; 8.补充、完善和修改了变
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在并网运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抱着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其研究和发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微电网构成及运行方式复杂,针对传统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些分析与仿真方法不再完全适用,需要发展更有针对性的理论和方法。本书旨在对微电网分析与仿真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以期推动微电网的科学化发展。本书第1章概述微电网的概念及结构特征;第2章介绍各种分布式电源的建模方法;第3章给出微电网的一些典型控制策略;第4章介绍微电网的稳态分析方法;第5章和第6章分别总结微电网的电磁暂态和稳定性仿真理论;第7章介绍微电网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方法。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教材》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模块化培训课程体系的要求,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简称《培训规范》),结合生产实际编写而成。本套教材作为《培训规范》的配套教材,共72册。本册为专用教材部分的《配电线路检修》,全书共11个部分、39章、136个模块,主要内容包括配电线路、设备及系统,功率因数、线损、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配电线路验收,配网自动化,基本技能,配电架空线路运行维护,电力电缆基础,配电架空线路检修与事故抢修,配电架空线路施工,配电设备施工,电缆及附件安装。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指从已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力需求情况出发,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未来年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预测结果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作出预先的估计和推测。科学的预测是正确决策的依据和保证。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制订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发电计划、电力市场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要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或预测结果为依据。预测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概念、原理、模型、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全书分为4篇: 第Ⅰ篇为总论,分别介绍了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和理念、数学基础及共性预测方法、负荷分析、负荷预测的多级协调、预测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第Ⅱ篇的核心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共十章,含电网络分析和电网络综合两大部分。一至六章主要内容为网络分析,包括:网络元件和网络的基本性质,网络图论与网络方程,网络函数,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线性网络的信号流图分析法。第七至十章主要内容为网络综合,包括:无源网络综合基础,滤波器逼近方法,电抗梯形滤波器综合,有源滤波器综合基础。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可作为电类(电工、电子、通信与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学科有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亦可供在该学科领域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继续教育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充分结合现场实际,针对性强,案例丰富。所述内容均配有相应的现场照片,所举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普遍性。本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原则、一次设备的验收、二次设备及回路的验收、土建工程的验收、接地网的验收、消防验收、预防管理。本书可供从事电力建设工程管理、施工、安装、调试、质监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电力企业运行、检修、继保专业人员,以及电力系统设计、规划、物流人员参考。
随着城乡供配电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全国供用电量迅速增长、10kV供配电任务越来越重,为保证10kV供配电网络的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现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等标准要求,以及与《10kV配电站工程图集》、《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工程图集》、《10kV及以下配电装置工程图集》相配套和供配电实际设计经验,组织编写了《10kV配电工程设计手册》一书。 本手册内容有四方面,具
成套设计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核心技术,本书按照成套设计技术体系,系统介绍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主要构成和工程基本情况,共11章,主要包括绪论、柔性直流输电工作原理与主回路设计、柔性直流输电关键设备、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柔性直流换流站电磁兼容、柔性直流输电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柔性直流输电接入系统稳定性、柔性直流输电实时数字仿真技术、柔性直流输电谐波及谐振特性、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本《指导书》是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其内容主要由职业概况、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鉴定试题库四部分组成,分别对技术等级、工作环境和职业能力特征进行了定性描述;对培训期限、教师、场地设备及培训计划大纲进行了指导性规定。本《指导书》自1999年出版后,对行业内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书在原《指导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编,补充了内容,修正了错误。 试题库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和针对本职业(工种)的工作特点,选编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理论知识(含技能笔试)试题和技能操作试题,还编制有试卷样例和组卷方案。
为了满足全国联网和西电东送的国家战略决策以及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考虑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新发展并吸取国内外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科研、设计、安装和运行的实际经验,结合葛洲坝 南桥、天生桥 广州、三峡 常州、三峡 广东、贵州 广东、三峡 上海、灵宝背靠背、高岭背靠背等大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特组织编写了《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第二版)》一书。该书理论结合工程应用、全面系统、实用性较强的,对我国高压直流输电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现场调试一本通》提纲目录总述一、 概述二、 调试内容三、 调试条件四、 调试工作流程五、 调试工作要求Part 1 调试工作基础篇一、 调试工作人员基本要求二、 调试工作资料准备三、 调试工器具四、 调试工作安全交底Part 2 智能站二次构成简介篇一、 三层两网二、 两层两网三、 EPONG网Part 3 系统组态篇一、 全站虚端子表二、 系统组态三、 CID文件下装Part 4 设备单体调试篇一、 保护装置调试二、 智能终端调试三、 合并单元调试四、 网络设备测试五、 故障录波器调试六、 保护子站调试七、 对时设备调试Part5 设备整组联动篇一、 保护整组联动二、 检修压板功能验证三、 GOOSE二维表检查Part 6 整站通流通压试验篇一、 条件二、 工作流程Part 7 投产试验篇一、 条件二、 工作流程Part 8 工器具使用介绍篇一、 三相数字式测试仪使用介绍手持式数
本书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实训指导用书,主要包括66kV光华变电站和220kV柳树变电站的概况介绍,详细介绍了两个变电站的典型操作等,有利于变电运行人员科学管理变电站,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指导书的内容立足现场实际,结合两个变电站的典型操作案例。同以往的培训教材相比,实用性更强,有利于提供变电运行人员的常规倒闸操作能力。
为适应变电站无人值守新形势,提高变电站运维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各地区都陆续开展和实施了无人值守变电站及监控中心的建设及改造,本书围绕变电站实际生产工作,对站内一、二次设备及辅助设备频发信号进行梳理分析,为国家电网公司各级调控机构在电网事故、异常等情况下的监控信息处置提供依据。全书分为8章,分别是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概述,变压器、断路器、其他一次设备、交直流设备、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自动化装置监控告警信息分析,并包含一次设备图库和二次设备图库两个附录。
《10千伏及以下配电工程施工常见缺陷及防治图册》精选了配电工程施工中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安全质量通病,展示了问题的现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标准化施工要求作为参考标准,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章 基坑、基础工程1 第二章 杆塔组装13 第三章 金具组装39 第四章 拉线安装55 第五章 导线架设87 第六章 电器设备安装104 第七章 接地装置安装132 第八章 标识安装148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为《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辅导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和条款说明。其中条款说明包括防止人身伤亡事故,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防止机网协调及风电大面积脱网事故,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防止变电站全停及重要客户停电事故,防止输电线路事故,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防止直流换流站设备损坏和单双极强迫停运事故,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防止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电容器装置事故,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防止GIs、开关设备事故,防止电力电缆损坏事故,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防止继电保护事故,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通信网及信息系统事故,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防止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结合近几年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对条款进
本书主要围绕35kV及以下的供配电设备,根据*的规程标准,对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高压熔断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绝缘子,母线,电力电缆,电力电容器,防雷接地装置,常用二次回路,继电保护装置,常用的低压电器,直流系统,安全管理及防火防爆等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