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Arm Cortex-A9双核处理器和Vivado的设计方法(第二版)》一书的一次重要修订,全书共包含30章,主要内容包括Xilinx Zynq系列SoC设计导论、AMBA规范、Zynq-7000系统公共资源和特性、Zynq-7000调试和测试子系统、Cortex-A9处理器指令集、Cortex-A9片上存储器系统结构和功能、Zynq-7000 SoC的Vivado基本设计流程、Zynq-7000 GPIO原理和控制、Cortex-A0异常与中断原理和实现、Cortex-A9定时器原理及实现、Cortex-A9 DMA控制器原理和实现、Cortex-A9安全性扩展、Cortex-A9 NEON原理和实现、Zynq-7000的可编程逻辑资源、Zynq-7000的互联结构、Zynq-7000 SoC内定制简单AXI-Lite IP、Zynq-7000 SoC内定制复杂AXI Lite IP、Zynq-7000 AXI HP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Zynq-7000 ACP数据传输原理和实现、Zynq-7000软件与硬件协同调试原理和实现、Zynq-7000 SoC启动与配置原理和实现、Linux开发环境的构
本书基于网电对抗的内涵和范畴,针对如何准确地实现网电对抗目标信号的侦测与识别方法展开详细的论述。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涵盖了网电对抗目标信号的侦测与识别方法,具体包括通信类网电对抗目标的信号侦收方法、参数测量方法、调制识别方法、编码识别方法、网络特征识别方法和测向定位方法等,以及雷达类网电对抗目标的信号侦收方法、参数测量方法、分选与识别方法、测向定位方法和典型目标侦测与识别方法等。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网电对抗专业(含电子对抗、信息对抗)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供从事网电对抗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作者从事电子制造40年来有关单板互连可靠性方面的经验总结,讨论了单板常见的失效模式、典型失效场景以及如何设计与制造高可靠性产品的广泛问题,并通过大量篇幅重点讨论了焊点的断裂失效现象及裂纹特征。 全书内容共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焊点失效机理与裂纹特征,详细介绍焊点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裂纹特征及失效分析方法;第二部分为高可靠性产品的焊点设计,包括封装选型、PCBA的互连结构设计、组装热设计及焊点的寿命评估技术;第三部分为环境腐蚀与三防处理,重点介绍腐蚀失效与锡须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清洗和三防工艺;第四部分为高可靠性产品的制造,重点介绍组装工艺控制要点与典型缺陷焊点。 本书可供从事电子制造、可靠性、失效分析工作的工程师学习与参考。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理论计算过程、各种实际应用及设计方法,让读者能够掌握基本的设计与计算。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系统地论述了高频软开关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论计算和实际工程应用的设计方法。本书还论述了反馈控制、小信号分析方面的内容,从而让读者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掌握小信号、反馈控制的测量、分析和校正方面的技术。作为一本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还给出了磁性元件、PWM控制芯片等的一些参考图表、数据,供读者设计开关电源时参考。本书可供电子、信息、通信、仪表专业本科、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参考用书。
本书从传感器基础知识出发,对传感器连接到处理器的信号以及会出现的问题做了阐述,接着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基础知识,除了说明组建WSN的重要性及各个部分实现的功能外,还重点介绍了WSN的电源基础知识及各种供电技术,然后介绍了基于Zigbee的系统设计,对传感器数据接收和分析软件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随后列举了3个应用项目,读者会从中学习到一些项目的具体实现技巧。
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内容:一是无线光通信的基本原理部分,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无线光通信的信道特性、调制检测编码技术以及大气影响抑制技术三大方面的内容,为第二部分内容的论述提供基础。二是 无线光通信技术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分别介绍了非视距紫外光通信、室内无线光通信、无人机无线光通信、移动平台的无线光通信、基于混沌的无线光通信、太赫兹无线光通信、基于调制回射器的非对称无线光通信、混合无线光/射频通信以及自由空间大气量子通信等九大类具体的无线光通信系统,基本涵盖了该领域目前的所有系统、应用及 进展。
《开关电源外围元器件选择与检测》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供电子和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仪器仪表及家电维修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电子爱好者阅读。目前开关电源正向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正确选择与检测外围元器件,是设计、制作集成开关电源的基础和保证。《开关电源外围元器件选择与检测》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开关电源各种外围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在开关电源中的典型应用、选择方法、检测技巧及测量注意事项。其中,既有基础类元件,也有大量的新型电子元器件。此外,还详细介绍了常用检测仪器仪表的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
本书从传感器基础知识出发,对传感器连接到处理器的信号以及会出现的问题做了阐述,接着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基础知识,除了说明组建WSN的重要性及各个部分实现的功能外,还重点介绍了WSN的电源基础知识及各种供电技术,然后介绍了基于Zigbee的系统设计,对传感器数据接收和分析软件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随后列举了3个应用项目,读者会从中学习到一些项目的具体实现技巧。
随着战争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探测系统(如雷达、红外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被动声跟踪技术以其隐蔽性强、不易受到攻击、适用性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以智能反坦克 药(brainpower antitank submunition,简称 BAT)为应用背景,开展了三维运动声阵列对典型二维声目标跟踪理论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维运动声阵列跟踪系统动态模型研究、跟踪系统 观测布局研究、观测信号预处理技术研究、跟踪滤波算法研究以及三维运动声阵列对双点声源角跟踪指向性能研究。
《天线的馈电技术》共4章,具体内容包括:长线的基本概念,巴伦及天线的馈电术,线型变压器与混合变压器,功分器和定向耦合器。这些内容都是与天线馈电和阻抗匹配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天线的馈电技术》内容新颖全面,重点突出物理概念、工程性和实用性。
本书从最基本的开关变换器分析入手,系统地阐述开关电源电路(设计)的功率转换和脉宽调制原理、驱动电路与闭环反馈的稳定性及磁性元件的设计原则;对各功率变换器器件的参数选择和变换器各部分波形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闭环反馈振荡机理,详细讨论了开关电源电流、电压环反馈系统的稳定性;论述高频开关电源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软开关技术,以及电子镇流器技术等方面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内容上不仅对各功率变换器的原理有详尽、系统的论述,同时给出多种新型的拓扑及对应电路反馈环的设计实例。 本书可以作为学习、研究高频开关电源的高校师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开关电源设计、开发的工程师的设计参考资料。
本书以当代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又译:朱利安)的中西比较研究为例,重点论述“迂回”“中庸”“良知”“ ”“原道”等中国文论话语范畴在西方语境中发生的跨文明阐释变异。深入分析于连借用“无关”的中国思想阐释西方思想的“间距/之间”差异比较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比较文学阐释学的方法论体系。比较文学阐释学是对比较文学变异学的进一步垦拓,它将阐释作为一种“不比较的比较”,着力探寻不同 的文学与文论在差异化语境中遭遇的阐释变异及他国化结构变异,用“以中释西”“中西互释”替换“以西释中”“强制阐释”,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单片开关电源的实用电路设计。精选了代表性的200个设计实例,分成通用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电源适配器、蓄电池充电器、家用电器电源、现代办公设备电源、网络及通信设备电源、微型开关电源、LED驱动电源、土业控制电源、特种开关电源及开关电源保护电路,共12大类。全书不仅给出各种单片开关电源的实用电路,还详细介绍了电路设计要点、制作注意事项及关键外围元器件的选择。本书对广大读者自行开发新型开关电源及电源模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内容丰富、分类合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供各类电子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和电子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