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声技术近年有较大发展和广泛应用。本书依据研究成果,主要叙述扩声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室内音质与听觉心理生理学,扩声设备与声处理设备,声传输中有关参量的计算,扩声系统设计与校准调试。以各种扩声场所的案例说明和分析扩声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这里包括室内和户外的各种场合扩声设计,如:露天广场,数万人的演唱会和体育场,交通客运站,音乐厅,歌剧院,会堂,讲堂,教堂,会议厅,工厂,办公楼等处。本书可供扩声工程专业人员、建筑声学设计人员、扩声设备开发、销售人员以及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分别以TI/CHIPCON公司的8051内核无线片上系统(SoC)CC2430、 CC2431 ZigBee无线单片机为中心,介绍了802.15.4/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和对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该书的重点不是讲解802.15.4/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而是实战,即自己动手进行802.15.4/ZigBee无线网络项目试验。 本书从介绍802.15.4/ZigBee技术的概念开始,让读者在CC2430、 CC2431无线单片机硬件平台上,自己动手搭建一个ZigBee开发系统。从星
《录音师实战技巧(第3版)》介绍了大量的窍门,可令你的录音技巧进步神速。《录音师实战技巧(第3版)》作者TimCrich将与你一同分享他多年来与众多知名摇滚歌星合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这之中囊括了大量的录音技巧及录音捷径。对于水平各不相同的广大录音师来讲,《录音师实战技巧(第3版)》中提供的指导建议简单明了,在录音棚中进行工作时十分方便。尤其是清晰明了的表格和图示,可令你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使查阅变得更为迅速。
本书基于TI公司的3个文献编译而成,它们分别是TMS320C6000 Optimizing Compiler User's Guide、TMS320C6000 Assembly Language Tools User's Guide和TMS320C6000 Programmer's Guide。 本书详细介绍了C6000的软件开发过程、C环境的实现、编程工具的使用和程序优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涉及了几乎所有在C6000的硬件平台上开发一个完整的软件程序所应用的知识(CCS和DSP/BIOS在本丛书另外的两本中介绍),这些知识是进行C6000软件开发所必须具备的。 本书内容实践性强,适合于研究、开发TI C6000 DSP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阅读
本书是一部专门介绍光纤通信用光电子器件的专业技术书,共13章。该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用光发射器件(包括LED和LD及其组件/模块)、光接收器件(包括PIN和APD及其组件/模块)、光调制器、光开关以及光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器件结构、器件组装、器件特性参数,并重点介绍DWDM和光纤用户接入网应用的光电子器件;还较详尽介绍了确保光纤通信用光电子器件可靠性的器件考核标准以及使用光电子器件的注意事项。 本书既展示了作者多年的工作积累,也参考了外近几年的技术资料,可供从事光纤通信(包括光电子器件研究和生产、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和制造、光电子器件和光纤通信系统销售、可靠性研究和管理等)的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也可供通信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大专院校师生使用和参考。
《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修订版)》向用户提供了关于如何使用MPLSTE和相关特性使网络带宽的利用率化的信息。全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理解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MPLS转发基础、信息发布、路径的计算和建立、流量在隧道中的转发、基于MPLSTE的服务质量、保护与恢复、MPLSTE管理、支持MPLSTE的网络设计、MPLSTE使用技巧、MPLSTE故障排查等内容。附录部分介绍了MPLSTE命令索引、CCO和其他参考。《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修订版)》适合那些对网络进行配置、故障排查和管理的网络工程师使用,还适合那些设计网络承载不同类型流量和支持不同服务等级协议(SLA)的网络架构师阅读。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10章。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讨论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和第4章分别讨论了离散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傅里叶描述,以及傅里叶描述在混合信号类型中的应用;第6章和第7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复指数描述;第5章、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在通信系统、滤波器与均衡器及线性反馈系统中的应用;0章简要讨论了非平稳信号及非线性与时变系统方面的课题。本书在体系和内容上独具特色。章包含了有关噪声的新内容,第4章特别介绍了在混合信号应用中如何在4种基本傅里叶表示方法之间建立联系。全书各章都有用MATLAB语言解题的内容、参考资料以及进一步的阅读材料,并配有相当
本书地介绍了3GPP长期演进(LTE)的技术原理和设计。全书分为9章,章首先介绍了LTE产生的背景,然后概述了LTE的重要技术特点;第2章介绍了LTE的需求指标;第3章详细介绍了LTE物理层协议的内容;第4章讨论了LTE无线传输技术的原理及其选择过程;第5章介绍了LTE无线传输的各个设计环节;第6章讨论了LTE采用的各种自适应技术和物理过程;第7章介绍了LTE空中接口协议的结构和设计;第8章介绍了LTE无线接入网络的各项功能和各个接口;第9章介绍了LTE的进一步演进版本LTE-Advanced的发展趋势。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应用。全书共10章。章介绍了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章讨论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第3章和第4章分别讨论了离散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连续时间周期与非周期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傅里叶描述,以及傅里叶描述在混合信号类型中的应用;第6章和第7章分别讨论了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复指数描述;第5章、第8章和第9章分别介绍了信号与系统在通信系统、滤波器与均衡器及线性反馈系统中的应用;0章简要讨论了非平稳信号及非线性与时变系统方面的课题。本书在体系和内容上独具特色。章包含了有关噪声的新内容,第4章特别介绍了在混合信号应用中如何在4种基本傅里叶表示方法之间建立联系。全书各章都有用MATLAB语言解题的内容、参考资料以及进一步的阅读材料,并配有相当
本书系统论述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国际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经典。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连续时间信号采样,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结构,滤波器设计方法,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的计算,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傅里叶分析,参数信号建模,离散希尔伯特变换,倒频分析和同态反卷积。本书例题和习题丰富,具有实用价值。
《拾音技术》主要介绍了各种方式的拾音技术。《拾音技术》针对不同形式的节目录音,重点从人耳的听觉特性和乐器声学出发,分别介绍了各种立体声拾音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单件乐器的拾音技术,并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实际录音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和分析。全书共分四章:章立体声原理:主要分析了耳对声源定位的基本因素以及人耳在两场声器间的定位原理,同时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与人耳声源定位有关的听觉特性和立体声系统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立体声拾音技术:从人耳对声源定位机理的角度,介绍了一些目前经常采用的立体拾音方式,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另外,对目前正在探索的环绕声拾音技术给出了一些应用实际。第三章拾音技术基础:介绍了基本的录音方法和拾时方法,并对传声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简
《格理论与密码学》主要介绍格理论中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典型应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格理论与密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数论基础、抽象代数基础、向量空间、对称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哈希函数等;格理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格的基本定义、格中的计算性难题、最短向量问题、最近向量问题、二维格中的高斯格基约减算法、LLL格基约减算法及其衍生和变形、LLL与apprCVP问题以及格基约减算法的MATLAB实现;格理论在密码学中的典型应用,包括基于格的密码系统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格理论的哈希函数。《格理论与密码学》可供从事信息安全、密码学、数学、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