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里德 博赫曼教授编写的《金属有机与催化导论》一书简明且富有理论深度,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即主族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均相催化。不仅丰富了反应成键知识,还提供了高效与经济制备化工单体的范例。 本书既可以作为从事(精细化工和制药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制备和催化科学领域研究学者进行新化学反应与材料设计及单体制备工艺等研究的参考书,亦可以作为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金属有机与均相催化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研究人员学习均相催化与仿生催化的参考书。
GB/T 22660《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分为8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蒸馏一硝酸钍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本部分为GB/T 22660的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274--2009《二氧化锡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二氧化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硫酸盐的测定 目视比浊法; ——第7部分:盐酸可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8部分:灼烧失重的测定 重量法。 本部分为第8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2660《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分为8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蒸馏一硝酸钍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本部分为GB/T 22660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2《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有机涂层防护技术由于具有防护性好、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同时易与其他防护技术复合制备涂层等优点而成为应用*广泛的防护技术之一,在装备设施腐蚀防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系统介绍了钛纳米聚合物及其防腐涂料设计、制备工艺和性能表征等,主要包括防腐涂料及纳米功能涂料研究进展、机械化学技术、钛纳米聚合物制备动力学分析及工艺研究、钛纳米聚合物衍生过程及机理研究、钛纳米聚合物防腐涂料的制备与表征、钛纳米聚合物防腐涂层腐蚀行为及防护机理研究、钛纳米聚合物涂层防腐蚀应用实例等内容。
本书是主要阐述粒状填料对橡胶补强的学术专著。填料对橡胶补强是橡胶工业中应用 为广泛的技术之一,99%以上的橡胶制品均含填料,而炭黑和二氧化硅(白炭黑)是常用的填料。目前填料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橡胶科技研究中 活跃的领域。 本书除简单介绍填料的制作过程外,着重详细说明填料的微观结构、基本性质及它们表征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填料在橡胶中的各种效应及这些效应是如何影响填充橡胶的加工性能、硫化胶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和物理机械性能,诸如静态及动态应力-应变特性及破坏特性,并从机理上论述了上述硫化胶性能与橡胶制品,尤其是轮胎的 终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书对于橡胶行业的工程师和产品开发人员,以及从事橡胶研究的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5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278《锡酸钠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游离碱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第7部分:碱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8部分: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6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278《锡酸钠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锡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第2部分:铁量的测定 1,1O-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砷锑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铅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锑量的测定 孔雀绿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游离碱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第7部分:碱不溶物的测定 重量法; ——第8部分: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