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里德 博赫曼教授编写的《金属有机与催化导论》一书简明且富有理论深度,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即主族元素的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均相催化。不仅丰富了反应成键知识,还提供了高效与经济制备化工单体的范例。 本书既可以作为从事(精细化工和制药化学)合成化学、材料制备和催化科学领域研究学者进行新化学反应与材料设计及单体制备工艺等研究的参考书,亦可以作为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金属有机与均相催化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化学工程和生物化学研究人员学习均相催化与仿生催化的参考书。
稀散元素铼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以铼的化学特点为基础,分别对铼的化合物种类、性质、提取工艺、分析方法以及应用特点进行简明扼要且适度的论述。本书参考了 外近年来铼化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全书共分5章。第1章为概括性内容,重点阐述铼及其化合物的种类与相关应用,以及铼的提取回收技术。第2章以铼的化学反应特点为基础,重点介绍铼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化学反应。第3章概括总结铼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4章对铼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综述。第5章重点介绍铼化合物的应用。
本书以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催化氧化为主线,从导论出发,阐述了VOCs的种类、危害及治理技术,分析了当前治理VOCs的主流技术 催化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VOCs发展趋势、近年来MOFs衍生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VOCs现状及发展趋势、VOCs催化氧化机理等,主要介绍了MOFs衍生的钴锰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并探讨了焙烧条件及金属掺杂等对MOFs衍生的钴锰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和丙酮等VOCs性能的影响,并对此类催化剂的创新进行了总结,对其在VOCs催化氧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书思路新颖,数据内容翔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可供环境催化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GB/T 22661《氟硼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10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硼酸钾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游离硼酸含量的测定氢氧化钠容量法; ——第9部分:氯含量的测定硝酸汞容量法; ——第10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2661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本书全面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协同催化的机理,结合作者自己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选取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双金属催化体系,介绍了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在燃料电池和氢能中氧化还原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涉及的催化反应包括甲醇氧化、甲酸氧化、析氧反应和氧还原反应等。本书特色之一是有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和一手实验数据,方便指导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实验参考。可供从事燃料电池和氢能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等学校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参考学习。
GB/T 22662《氟钛酸钾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9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3部分:氟钛酸钾含量的测定硫酸高铁铵容量法; ——第4部分: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氯含量的测定硝酸汞容量法; ——第9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 22662的第9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YS/T 281((钴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如下20个部分: ——第l部分:铁量的测定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第2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铜、锰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砷、锑、铋、锡、铅量的测定 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3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14部分:碳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
在各种储能系统中,碱金属电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从碱金属电池基本原理以及关键材料开发、设计和应用技术出发,内容涵盖碱金属电池概述和工作原理;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电池材料的表征;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碱金属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空气电池、钾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碱金属负极;其他新型二次电池(钾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等。全书反映了 外的碱金属电池工艺研究及应用领域的 新成果,展现了新技术发展和研究趋势。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突出,既可作为电池相关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新能源、新能源材料、材料与化工等专业在校师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主要阐述粒状填料对橡胶补强的学术专著。填料对橡胶补强是橡胶工业中应用 为广泛的技术之一,99%以上的橡胶制品均含填料,而炭黑和二氧化硅(白炭黑)是常用的填料。目前填料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橡胶科技研究中 活跃的领域。 本书除简单介绍填料的制作过程外,着重详细说明填料的微观结构、基本性质及它们表征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填料在橡胶中的各种效应及这些效应是如何影响填充橡胶的加工性能、硫化胶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和物理机械性能,诸如静态及动态应力-应变特性及破坏特性,并从机理上论述了上述硫化胶性能与橡胶制品,尤其是轮胎的 终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书对于橡胶行业的工程师和产品开发人员,以及从事橡胶研究的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GB/T 22660《氟化锂化学分析方法》分为8部分: ——第1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贮存; ——第2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3部分:氟含量的测定蒸馏一硝酸钍容量法; ——第4部分: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第8部分:硫酸根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 本部分为GB/T 22660的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835《无水高氯酸锂》分为13个部分: ——第1部分:无水高氯酸锂技术要求; ——第2部分:高氯酸锂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水分的测定; ——第4部分: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第5部分: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第6部分: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第7部分: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第10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第12部分:总氮含量的测定; ——第13部分:澄清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3835的第6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SAC/TC 63/SC1)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
本书围绕石墨烯在电化学储能技术中的应用,重点对 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器件中涉及的石墨烯基材料进行了介绍,系统阐述了石墨烯在多种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角色及功能,给出了一系列石墨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方法、策略和实例。本书共九章,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石墨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潜力。第2~6 章分别针对不同的电化学储能器件( 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系统阐述石墨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电化学储能用石墨烯基材料的设计策略。第7、8章进一步将石墨烯基材料的设计策略拓展到新型储能技术体系,包括锂金属负极等其他电化学储能器件的设计和应用。第9章对石墨烯应用于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做了系统评述。
B/T 23362《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YS/T 281((钴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如下20个部分: ——第1部分:铁量的测定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第2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硅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4部分: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0部分:镍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1部分:铜、锰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砷、锑、铋、锡、铅量的测定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3部分: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第14部分:碳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
B/T 23362.2—2009 GB/T23362《高纯氢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GB/T 23364《高纯氧化铟化学分析方法》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砷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2部分:锡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锑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4部分:铝、铁、铜、锌、镉、铅和铊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5部分:氯量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第6部分:灼减量的测定称量法。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