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玻璃加工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主要介绍了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的加工制作技术,包括基本知识、组成材料、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及其操作与维护、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质量检测等。 本书可供从事夹层玻璃、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加工生产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共6篇30章,分别介绍了耐火材料物理化学基础、耐火材料的分类及性质、耐火材料显微结构、铝硅系耐火原料、碱性耐火原料、隔热耐火原料、其他耐火原料、耐火材料用结合剂与外加剂、耐火材料生产工艺及生产装备、铝硅系耐火制品、碱性耐火制品、含碳耐火材料、特种耐火材料、功能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耐火材料的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耐火材料的标准化现状等。本书除供耐火材料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外,还可供冶金、化工、轻工、建材和窑业等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国家“973”计划“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性专著,详细介绍了与水泥熟料生产、工业废弃物利用、水泥的使用等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包括:提高水泥熟料胶凝性的高阿利特熟料体系、含硫铝酸盐的硅酸盐熟料体系和复合熟料体系的研究,阿利特的结构变化和硫铝酸盐的形成动力学;煤矸石活化、粉煤灰活化和钢渣活化制备辅助胶凝材料,活化的方法和机理,活化的效果等;高性能水泥水化过程与控制、水泥石结构形成与优化、环境行为和破坏机理等。本书内容代表了近年来水泥领域基础研究的水平,对于水泥和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水泥生产和应用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本书适于从事水泥科研、开发和生产工作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混凝土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活性石灰生产理论与工艺》个对活性石灰进行了定义,并计算了纯碳酸钙及不同成分的石灰石分解成石灰的理论活性度;研究发现了石灰石的分解应该“轻烧”,即低于或等于碳酸钙的开始分解温度890℃煅烧不超过半个小时就能得到活性石灰的结论,这比目前烧制活性石灰普遍采用的大于1200℃的温度低了300℃还要多。
《浮法玻璃》较系统地叙述了浮法玻璃生产从原料制备、电子称量及混合、玻璃熔制、浮法成型、玻璃退火到玻璃切割包装等工艺过程的特点及其控制原理和要求;并着重介绍了浮法玻璃生产的主要设备——电子称量混合系统、熔窑、锡槽、退火窑和切装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材质选用及其主要的设计要求和计算。同时,对浮法玻璃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简要地作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处理的方法。此外,叙述了锡槽用保护气体的制备和净化处理及其输送和配气的要求。 《浮法玻璃》可供从事平板玻璃工业的设计、生产、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