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代替GB/T 13832 1992《长毛兔兔毛》。 本标准与GB/T 1383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并修改了术语和定义(1992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Ⅰ类兔毛技术指标中增加了平均直径和粗毛率,取消了含杂率(1992版的5.1;本版的5.1.1); ——增加了Ⅱ类兔毛技术要求(本版的5.2.1); ——增加了不能混有肉兔毛、獭兔毛等其他动物毛的规定(本版5.3.3); ——增加了笼黄毛、虫蛀毛、重剪毛、草杂毛、癣毛和结块毛应分拣且单独包装的规定(本版5.3.4); ——增加了公定回潮率为15%的规定(本版的5.4); ——增加了标准含杂率为0.1%的规定(本版的5.5); ——修改了粗毛率检验(1992版的6.4;本版的7.1.3); ——增加了公量检验的方法与计算公式(本版的7.2.3); ——修改了检验规则的内容,增加了复验和仲裁检验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标准由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山东伟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合敬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翁云宜、贾伟生、池延斌、李宇义。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l3835的第9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l3835.9—1992《兔毛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l3835.9—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细毛术语和定义(本版的3.1); ——修改了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1992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6章); ——抽取试验试样由5束变为4束(1992版的8.2;本版的8.1); ——增加了夹持位置应尽量控制在兔毛纤维中部的
近年来,石油石化工业又有了快速发展,先进技术不断涌现;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在行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时间推移,原有分册中的一些数据已经过时,需要更新;各方面读者也反映,要求继续补充编写一些新的分册等。在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对原先出版的11个分册进行修订,并补充编写9个新的分册,包括海洋石油勘探、海洋石油开发、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利用、石油沥青、炼油催化剂、炼油助剂、加油站、绿色石油化工。这9个分册分别邀请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编写。原有分册的修订工作主要是补遗、更新、完善,不做大的结构性变动。
设汁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种牛存方式,是人类J力史不可分割的‘部分,就像是尘命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优秀的设计教育作为现当代的新兴教育模式推动了人们生存方式的价值提升,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想象。 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确立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是西方设计教育历史的里程碑。现代设计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现代设计教育与创新俨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受到格外的重视。设计人才潜在的市场需求,也带动了我国设计教育的快速发展,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高等院校快速成长,设计专业学生数目急剧增加。目前我国设计类院校正在调整设计‘专业结构,调整更新设计课程内容,推行学分制改革,在创新
近年来,围绕投资者教育工作,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自律组织与中介机构都深入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卓有成效的大量工作。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这一套《期货投资者教育系列丛书》就是协会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该丛书作为期货市场套系统介绍我国上市期货品种的投资者教育普及读物和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投资者远程教育学院课程的基础性教材,以广大普通投资者为服务对象,兼顾了现货企业等专业机构的需求。本套丛书在体例上采取简单明了的问答体例,在语言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在内容上,丛书以“风险教育”为主线,不仅对国内上市的期货品种基本知识和交易规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更从期货品种相关的现货生产、加工、负易和消费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该产品的特
本标准代替GB/T 14189-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 本标准与GB/T 14189-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增加全消光聚酯切片; ——增加了全消光聚酯切片、生产批和检验批的定义,修改了粉末的定义; ——在产品分类中增加了全消光聚酯切片; ——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全消光聚酯切片的性能项目和指标; ——提高了特性粘度、二氧化钛含量、灰分和铁分考核值的要求; ——原“异状切片和粉末”考核项目改为“异状切片”和“粉末”两项考核项目; ——羧基含量和二甘醇含量考核值由原单边控制改为双边控制; ——铁分考核项目的计量单位由“%”改为“mg/kg”; ——修改了检验规则中部分内容,明确仲裁时如相关项目涉及两种试验方法的,原则上按 GB/T 14190-2008中相关试验方法的A法进行试验,
本标准参照ISO1628-1:1998《塑料 用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稀溶液中聚合物粘度》、ASTM D5225—1998《用相对粘度仪测定高聚物溶液粘度的标准测定方法》、JIS Z 8722—2000 本标准代替GB/T 14190~1993《纤维级聚酯切片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 14190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增加了采样方法和通则; ——增加了特性粘度试验的溶剂种类(见5.1.1.3)和相对粘度仪法(见5.1.2); ——增加了二甘醇试验的甲醇酯交换法(见5.2.1); ——取消了软化点的测试方法; ——增加了熔点试验的差示扫描量热法(见5。3.2) ——增加了端羧基试验的容量滴定法和光度滴定法,取消了电位滴定仪法(见5.4); ——增加了水分试验的卤素水分仪法(见5.7.2); ——增加了二氧化钛试验的X射线法(见5.9.2)。 本标准由中国纺
本书分别从基本概念、制备方法、结构与性能、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化学纤维的主要品种进行了比较系统且扼要的介绍。全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注重系统性,又兼顾近年来化学纤维的新技术和新品种。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和中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科研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13835的第6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835.6—1992《兔毛纤维细度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835.6 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测量步长由1 mm修改为0.5 mm(1992版的7.4.2;本版的8.1.1);检测次序示意图增加箭头和图注(1992版的7.4.2;本版的8.1.1); ——两个试验样品的差异率由5%修改为3%(1992版的7.4.5;本版的8.1.4); ——完善了调焦和测量记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13835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835.4—1992《兔毛回潮率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835.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6529(本版的第2章); ——删除了方法提要(1992版的第3章); ——修改了仪器和用具(1992版的第4章;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试验用标准大气(本版的第4章); ——完善了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13835的第5部分。 本部分代替68/T 13835.5—1992《兔毛单纤维断裂强度和伸长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835.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1992版的第3章;本版第3章); ——删除等速牵引型强力试验机(CRT)的使用及标准中与之相关的内容(1992版的3.5,6.1.1,6.1.5和9.3.1); ——删除附录A(1992版的附录A); ——删除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改善环境质量,为化纤行业(氨纶)生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化纤行业(氨纶)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8月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年10月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乎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13835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835.3—1992《兔毛含杂率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835.3 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6529(本版的第2章); ——删除了方法提要(1992版的第4章); ——增加了两型毛、粗毛、松毛率、粗毛率和含杂率术语(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本书主要介绍近30年来新发展起的采用高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的,以芳香族纤维、碳纤维为代表的高强、高模、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High Performence Fibers)[也有人称为超级纤维(Super Fibers)],在仿真仿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超真纤维、高感性纤维和具有特殊功能(如抗静电、膜分离、医疗保健、光、电、热等功能)的纤维(Function Fibers)。书中叙述了这些纤维的制造工艺技术、结构与性能、大分子高次结构的基础理论、纤维的应用领域和高科技纤维的发展新趋势。 本书可供从事化学纤维、高分子材料、纺织材料以及纤维复合材料等产业部门的有关人员参考,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也是一本较为完整的高科技纤维知识的普及读物。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1383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835.2—1992《兔毛纤维长度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835.2 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梳片法(1992版); ——将手排长度从附录提到正文中(1992版的附录A;本版标准正文);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T 6529(本版的第2章); ——修改了仪器和用具(1992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4章);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l3835的第8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l3835.8—1992《兔毛乙醚萃取物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l3835.8—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乙醚溶剂纯度的要求(本版的5.4); ——完善了取样和试样制备(1992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6章)。 本部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14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南通烟滤嘴有限责任公司、牡丹江卷烟材料厂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技术培训中心、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志强、韩云辉、盛培秀、朱红、黄薇、金钟国、胡建军、孟庆林、金建中、徐兴华。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13835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3835.1—1992《兔毛纤维试验取样方法》。 本部分与GB/T 13835.1—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抽取批样和回潮率批样的方法和数量(1992版的4.1;本版的4.1); ——修改了实验室样品和试验样品的取样方法(1992版的4.2和4.3;本版的4.2和4.3); ——回潮率批样抽取后到定重的时间由原来的24 h内改为4 h内(19
本标准代替GB/T 3364—1982《碳纤维直径和当量直径检验方法(显微镜法)》和GB/T 3363—1982《碳纤维复丝纤维根数检验方法(显微镜法)》。 本标准与GB/T 3364一1982和GB/T 3363—198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GB/T 3364一1982和GB/T 3363—1982合并为一个标准; ——增加前言; ——增加范围(见第1章);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规定了取样品的数量(见7.3); ——增加试验环境条件内容(见第8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文、沙金伟、裴高林、聂磊、李晓骏、陈际伟。
GB/T 13835《兔毛纤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取样; ——第2部分:平均长度和短毛率手排法; ——第3部分:含杂率、粗毛率和松毛率; ——第4部分:回潮率烘箱法; ——第5部分: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第6部分:直径投影显微镜法; ——第7部分:白度; ——第8部分:乙醚萃取物含量; ——第9部分:卷曲性能。 本部分为GB/T l3835的第7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l3835.7—1992《兔毛纤维白度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l3835.7—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白度术语和定义(本版的3.3); ——修改了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1992版的第5章;本版的第7章)。 本部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浙江省纤维检验局。 本部分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