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化学工艺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林产化工产品生产技术。全书根据林产原料及其加工特点,将林产化工生产按单元操作进行归类介绍,按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具体论述。本书介绍的生产工艺涉及到的原料主要为树木、树枝叶、树木分泌物、树木寄生虫分泌物、林产药材和农副产品;涉及到的生产方法主要为水解、浸提、热解、发酵、压榨、加成和氧化等多种方法。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林产化工产品的相关信息,本书对每个具体产品都介绍了其应用范围、质量指标、生产厂家和应注意的事项,并在附录中向读者提供了林产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化工原料性状、主要研究发机构、主要网络电子资源等。本书力求在讲述林产化工生产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突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开展林产化工的生产、研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从事化学
本标准修改采用EN 14598:2005《增强热固性模塑料片状模塑料(SMC)和块状模塑料(BMC)》。EN 14598:2005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EN 14598—1 第1部分:分类;EN 14598—2第2部分:试验方法和通用要求;EN 14598-3 第3部分:规范要求。本标准将EN 14598:2005的上述三部分整合成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及技术内容方面均与EN 14598:2005有所不同,主要差异如下: a)将EN 14598各部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所列有关引用标准转化成国家标准并增加引用标准“GB/T 2547--2008 塑料 取样方法”; b)将EN 14598-2中的表3“性能和试验条件”进行了重新编辑,并将其做为规范性附录A; c)删除了EN 14598—3中非电气用的六个SMC产品、四个BMC产品,并将EN 14598—3中的表1.1~表1.4和表2.1~表2.4合并成表5.1~表5.3,表3.1~表3.3和表4.1~表4.3合并成表6.1~表6.2; d) 增加了
本标准与JIS L 1015《化学纤维短纤维试验方法》中卷曲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4338-1993《合成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4338-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卷曲弹性仪技术要求(见5.1.1); ——增加了散件实验室样品的抽取和试验数量的确定(见6.1); ——增加了实验室样品的调湿时间(见6.2.1); ——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的相对湿度(见6.2.2); ——增加了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见6.2.4); ——增加了置信区间的半宽值(±3%)(见6.3); ——增加了快速调湿方法(见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纺织工业化纤产品质量监
本标准与BISFA-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BISFA-2002《锦纶短纤维试验方法》、BISFA 2004《粘胶、莫代尔、莱赛尔、醋酯短纤维和丝束试验方法》中拉伸性能试验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4337-1993《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和GB/T 9997-1988《化学纤维单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的测定》。 本标准是对GB/T 14337-1993、GB/T 9997-1988进行合并修改。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修改: ——将标准名称改为《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适用范围包含了纤维素纤维; ——修改了原规定的预张力,并增加了预张力的精度要求; ——增加了附录A“快速调湿时间”; ——修改了涤纶等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的相对湿度; ——增加了湿态定伸长强力的测定方法; ——依据BISFA,修改了定伸长强力的测定和
本标准与JIS A 9504 2003《人造矿物纤维保温材料》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代替GB/T 11835 1998《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本标准与GB/T 11835 1998相比较,主要做了如下修改: 提高渣球含量指标要求; 拓宽制品的密度范围,增列制品密度单值允差; 提高毡及部分板制品的导热系数要求,并将导热系数试验温度的允差修改为5℃; 增列毡制品燃烧性能要求; 将憎水率从管壳的必做性能中删去,改为选做性能; 增加选做性能:使用温度、腐蚀性; 增加附录E 矿物棉制品对金属的腐蚀性测定 ; 增加附录G 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方程 ,以便使用方选用。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为资料性附
本标准与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标准BISFA 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BISFA 2000《腈纶短纤维试验方法》和BISFA 2004《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短纤维及丝束试验方法》中的线密度测试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4335-1993《合成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4335-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扩大了适用范围,由原来的合成纤维扩大到化学纤维。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50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8)有证标准样品的使用》,不表述标准样品和有证标准样品的定义。 ——修改了涤纶、腈纶、丙纶纤维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的相对湿度,由原来的(65±3)%修改为(65±5)%。 ——修改了实验室样品的调湿时间,增加了附录A快速调湿时间; ——修改了取样量,根据2000版BISFA对纤维取样量的要求,由原来的1500
本醋液是生物质热解的主要副产品,成分比较复杂,难以处理,对环境也构成较大威胁,一直是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发展的瓶颈。实际上,木醋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广泛的用途,尤其可以制成醋酸钙镁盐(CMA)环保型融雪剂,取代氯盐融雪剂。 本书系统介绍了木醋液的组成、性质、精制分离技术及其利用技术,并以实例的方式全面介绍了作者及课题组所研究的将木醋液转化成醋酸钙镁盐(CMA)类环保型融雪剂的工艺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0054964.5)以及日本在木醋液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果。 本书可作为从事和关心生物质能开发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专院校师生的实用型技术读物或参考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现批准《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等5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纤维化学与物理》可以帮助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纤维化学与物理》也可供在相关行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纤维化学与物理》既涵盖了合成纤维、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的基本知识,适合轻化工程专业三个方向的教学需要;又重点突出了制革方向对动物纤维相关知识的拓展,其目的是适应轻化工程专业制革方向本科学生的培养。 《纤维化学与物理》共5章:章绪论,包括纤维的基本知识,如纤维的来源与分类、纤维的有关术语、纤维的生产方法,以及纤维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等。第2章为高分子物理基础,因学分和课时的限制,一些学校轻化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未专门开设高分子物理课程,而纤维化学与物理的主要内容是从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内容发展而来的,因此
本标准与BISFA-2004《涤纶长丝纱试验方法》、BISFA-2004《锦纶长丝纱试验方法》、BISFA-1997《粘胶、铜氨、醋酸、三醋酯、莱赛尔长丝纱试验方法》中拉伸性能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4344-2003《合成纤维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4344-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由合成纤维长丝扩大至纤维素纤维长丝(见第1章); ——修改了计算结果的数字修约(2003年版的8.1、8.9;本版的8.8); ——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和时间:(2003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6.2); ——增加了散件样品的取样要求(见6.1.1); ——增加了预加张力负荷的计算(见6.3.1); ——将原标准中的统计部分调整为本标准的附录C。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
本标准与BISFA标准《涤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锦纶长丝纱试验方法》(2004)《粘胶、铜氨、醋酸、三醋酯、莱赛尔长丝纱试验方法》(1997)中线密度部分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4343-2003《合成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 14343-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由合成纤维长丝扩大至纤维素化学纤维长丝(见第1章); ——修改了取样规定,分散件或批量样品取样(见4.3.1); ——增加了预调湿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见4.3.2.1); ——修改了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和时间(见4.3.2.2); ——增加了预加张力负荷的计算(见4.3.3.1); ——增加了置信区间的半宽值(±1.5%)(见4.3.5); ——增加单丝线密度以及复丝内根数测定的试验方法和计算(见第5章); ——修改了计算结
随着葡甘聚糖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目前在葡甘聚糖分子链的支链确定、新的食品功能特性的发现与应用、分子构象及变化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书着重应用理论,兼顾应用技术。本书既总结了现有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为今后功能性葡甘聚糖的设计与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是一本专业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著,对今后更加深入研究魔芋葡甘聚糖,扩大其应用领域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其对广大科研和生产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为九章:章为绪论,主要叙述了魔芋功能因子、魔芋葡甘聚糖结构研究和生产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魔芋葡甘聚糖结构和应用上的设计开发,说明了未来魔芋葡甘聚糖设计发展的热点是研究开发系列化工、食品、医药及其他领域的各种新型材料;第二章叙述了功能因子葡甘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LY/T 1114—1993《松香生产综合能耗》。 本标准与LY/T 111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松香单位产量能耗分级指标(见4.1和1993年版的6.1); ——删除了定义及术语中的部分内容(见第3章); ——增加了生产工艺修正系数(见5.4.1); ——增加了蒸馏方式修正系数(见5.4.3); ——增加了产量修正系数(见5.4.2); ——删除了松香生产工序的划分及工序综合能耗率的计算(见第5章)。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能源管理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SC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工程与环境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华林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
碳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中重要的增强材料,是进入21世纪的*诱惑的纤维增强材料。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的不断恶化,研究碳纤维化石原料的可替代资源显得非常重要。木材液化物作为化石资源的新型替代品而备受关注。经过国内外研究者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以木材液化物为原料的碳纤维材料取得了重大进展。本书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专利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几年来生物质碳纤维研究工作的成果,全面介绍和论述了木材液化物纺丝液、原丝及其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方法、反应机理、微观结构和性能,有助于开拓木材等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入开发研究。 本书适合从事木材科学、碳素纤维、林产化工、轻化工程、环境工程及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以及管理人员阅读与参考。
木炭神奇的力量!我们食用的东西有毒,木炭能解此毒;用木炭解毒,重症可治愈;木炭尤其对肝病、糖尿病有特效;疑难病症请求助炭粉疗法;室内有害物质可诱发癌症,木炭是卫士;电器无处不在,电磁波危害性命,木炭可阻隔电磁波;木醋液能保肝,能使你千杯不醉;木炭能消除百病之源活性氧。 由韩国木炭研究所所长姜在允先生编写的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木炭的知识,以及在各个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室内环境保护、医疗保健、日常生活方面。图书配有生动活泼的图片和卡通插图,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关注环境和健康的各界朋友阅读。
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南京林业大学、浙江建中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卖炭翁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富来森炭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绿谷炭业有限公司、江阴中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东升、周建斌、丁建中、方云剑、王正郁、雷晓俊、解强、王志勇、崔宇、邓丛静、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