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针对餐具洗涤剂、果蔬洗涤剂、洗衣剂、电器洗涤剂、玻璃洗涤剂、卫生间洗涤剂等几大类日用洗涤剂产品,精心挑选了220种绿色、环保的主流产品配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介绍,实用性强。本书适合从事洗涤剂生产、研发、管理等工作的相关人员使用,同时可供精细化工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基于食品抗氧化和食用抗氧化剂来完成的。但是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和讨论更方便,完整性更强,全书中出现了不少非食用化合物,甚至是高毒性的化合物。油脂及脂肪食品氧化和抗氧化是一对矛盾,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抗氧化剂和抗氧化机制,对氧化的机制也必须有全面深入的掌握。第1章即是对脂类的自动氧化进行讨论。第2~3章是全书的总纲,对抗氧化剂的定义、分类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制,以及抗氧化剂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和各自的适应范围进行了概述。第4章介绍了几种常见合成食用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参加抗氧化后所生成新的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第5章从酚类(芳胺类)的化学结构、空间效应以及电子效应对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讨论。第6~7章对醌类和脂肪胺类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抗氧化机制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和研究。第8章对抗氧化剂
《表面活性剂原理与应用》(作者杨继生)详细论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包括表面活性剂在表(界)面的吸附、乳化、润湿、起泡、增溶作用;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介绍了一些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新型表面活性剂,探讨了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表面活性剂,并系统地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工业、医药和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新材料及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反映表面活性剂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成果,体现理工交融的特色。《表面活性剂原理与应用》可作为化学、化工、材料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对相关科研和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催化材料表征》是一本现代的综合性参考书,包括商业应用中的催化材料的分析。这本书提供了对每种催化材料性能理解的信息,讨论了这些材料在不同技术中的应用,如污染控制、化学与石油加工。每章都是由各自领域内国际公认的专家所撰写,按照催化剂种类,表面、界面和可能需要的块体表征类型进行组织,以方便参考。从材料角度撰写,催化材料的表征一书重点在于测试的性能而不是使用的技术。本书由布伦德尔、埃文斯、沃克斯著。
《实用催化(第2版)》由作者多年在大学讲授催化课程的讲义经反复修改而成。共分5章:概论;催化中的吸附作用;催化剂制备;催化剂表征与测试;催化剂的失活。书中对多相催化的吸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仔细的讨论,以使读者建立正确的基本概念;对催化过程的核心问题--催化剂,关于其制备和表征的方法和原理做了全面介绍,其中涉及新概念的内容讨论较细。在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与应用的紧密结合。 《实用催化(第2版)》与大学三年级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衔接。每章附有适量习题,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催化(第2版)》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化工工艺、工业催化等专业的催化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非催化专业化学化工研究生的教材和供有关专业
《表面活性剂(第2版)》主要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强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及其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技术,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影响等。 本书力求突出应用性和先进性,对目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发展作了介绍,同时考虑到安全环保的需要,对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危害、降解过程及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描述。 《表面活性剂(第2版)》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制药化工、无机化工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精细化工专业的科研、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本标准与IS06353—3:1987《化学分析试剂第3部分:规格第2系列》中R84“硝酸钾”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647—1993《化学试剂硝酸钾》,与GB/T647—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澄清度试验的规格由“合格”调整为“2号”、“3号”、“5号”(1993年版的3.3,本版的第4章); ——重金属的测定增加了硫化钠一丙三醇比色法(1993年版的4.3.13,本版的5.16); ——修改了包装及标志(1993年版第6章,本版的第7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试剂分会(SAC/TC 63/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斌、张明春、郑少筠、陈敏。 本标准所
本标准代替HG/T2556-1993~荧光增白剂DT》。 本标准与HG/T2556-1993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荧光增白剂DT(C.I.荧光增白剂135)(本版的标准名称,1993年版的标准名称); ——增加了紫外吸收指标和试验方法(本版的3、5。3); ——增加了有害芳香胺的量和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和试验方法(本版的3、5.5、5.6); ——取消了颗粒细度指标和试验方法(1993年版的3、4。3); ——修改了增白强度的评定方法(本版的5.4.6,1993年版的4.2.6); ——增加了每桶净含量(本版的7.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l34)归口。
本标准对应于IS0 7578—1:1996《水质一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一第1部分:亚甲蓝指数(MBAS)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英文版)。本标准与IS0 7578-1:1996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HG/T2156一l99l《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与HG/T 2156--1991的主要差异为: ——将测定的吸收波长由“652 nm”改为“650 nm”。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SAC/TC63/SC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天津正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莹、邵宏谦、李琳。 本标准于1991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代替HG/T 3426-2002《反应艳红K-4BC》。 本标准与HG/T3426-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 ——取消了细度、热稳定性指标(2002年版的3.2); ——固色率指标调整为≥80 0A(2002年版的3。2,本版的3.2); ——增加了防尘性、有害芳香胺的量和重金属元素的量指标(本版的3.2); ——增加了耐汗光色牢度指标(本版的3。3); ——调整了固色率的测定方法(2002年版的5。7,本版的5。7); ——增加了防尘性、有害芳香胺的量、重金属元素的量和耐汗光色牢度的测定方法(本版的5.8、5.9、5.10、5.11.8)。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l34)归口。
本书是将工业催化剂的制备生产、评价测试、设计开发、操作使用等重要工程问题的探讨与该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融合编著而成。本书特色在于:催化理论与化工实践并重,体系新颖独特;既有相当的知识广度,又有适中的学术深度;特别注重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评述,以期有助于读者提高分析解决催化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分9章:工业催化剂概述,工业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催化剂性能的评价、测试和表征,工业催化剂的开发,工业催化剂的制备设计,工业催化剂的操作设计,工业聚烯烃催化剂,纳米催化材料,若干催化剂的新进展。 本书可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允绍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作用的基本理论、工业催化剂的主要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常用工业催化剂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也作了相应的介绍。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多相固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技术以及在氧化、加氢、脱氢、芳烃转化、石油炼制、化肥生产、环境保护、聚合反应等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列举了一系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 本书既可作为精细化工专业的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其他化工类专业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合成路线、应用性能和发展趋势。书中配以特定功能的实用性配方,不仅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同时也为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红主编的这本《表面活性剂基础及应用》主要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合成路线、应用性能和发展趋势。书中配以特定功能的实用性配方,不仅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同时也为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可作为应用化学专业、精细化工专业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表面活性剂的基础、合成路线、应用性能和发展趋势。书中配以特定功能的实用性配方,不仅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同时也为从事表面活性剂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内容精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催化工艺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问题。 全书共分4个部分。前三章为通论部分,即从催化的发展历史、现代催化工业和以化学为基础概括出的共识三个层面,总括了催化的现代成就和水平。第四至九章分类阐述了均相(酸、碱催化,配位催化)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金属(合金)催化剂、酸-碱型氧化物催化剂和氧化-还原型氧化物催化剂等各自的特征和作用本质。第十章根据催化剂的织构、结构和表面性质,扼要介绍了测定这些性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表征方法。 ,在催化剂的制备(第十一章)和催化反应工艺(第十二章)中,分别探讨了有望优化实际使用中的催化剂性能的途径。 本书可供科研院所、企业、高等院校中从事与催化有关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研究生教学之用。
《催化材料表征》是一本现代的综合性参考书,包括商业应用中的催化材料的分析。这本书提供了对每种催化材料性能理解的信息,讨论了这些材料在不同技术中的应用,如污染控制、化学与石油加工。每章都是由各自领域内国际认可的专家所撰写,按照催化剂种类,表面、界面和可能需要的块体表征类型进行组织,以方便参考。从材料角度撰写,催化材料的表征一书重点在于测试的性能而不是使用的技术。
《催化材料表征》是一本现代的综合性参考书,包括商业应用中的催化材料的分析。这本书提供了对每种催化材料性能理解的信息,讨论了这些材料在不同技术中的应用,如污染控制、化学与石油加工。每章都是由各自领域内国际认可的专家所撰写,按照催化剂种类,表面、界面和可能需要的块体表征类型进行组织,以方便参考。从材料角度撰写,催化材料的表征一书重点在于测试的性能而不是使用的技术。
本书按照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分十一部分,介绍了130种常用有机合成试剂。对每种试剂介绍了适用范围、制备反应式、制备装置图、制备步骤、操作注释、试剂鉴别、试剂储存、制备装置的维护与保养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从事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化学、化工的技术人员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