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黏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YY/T 0729《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搭接一剪切拉伸承载强度; ——第2部分:T-剥离拉伸承载强度; ——第3部分:拉伸强度; ——第4部分:伤口闭合强度。 本部分为YY/T 0729的第l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 F 2255—05《组织粘合剂搭接一剪切拉伸承载强度标准试验方法》,与ASTM F 2255-05无技术性差异。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宋金子、王金红、姚秀军。
本标准参考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A 5536:2007《弹性铺地物和木地板胶粘剂》中有关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胶粘剂的内容。 本标准是对JC/T 550—1994《半硬质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胶粘剂》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550—1994的主要区别是: ——标准的名称改为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胶粘剂; ——调整了按成分分类的类别; ——取消了一等品、合格品的区分; ——增加了有害物质限量; ——修改了拉伸粘结强度试件的养护条件; ——增加了试样状态调节及标准试验条件; ——增加了附录A“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胶粘剂的适用性”。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550—1994(半硬质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胶粘剂》。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绝缘材料粘接用双组分溶剂型聚酯聚氨酯胶粘剂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1Y/T 1601—2002{水基聚合物一异氰酸酯木材胶粘剂》。 本标准与1Y/T 1601—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胶粘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增加胶粘剂中成分种类限制要求。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IS K6806—2003{水性高分子一异氰酸酯木材胶粘剂》。 本标准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东和胶粘剂有限公司、哈尔滨绿时代胶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天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鹏、赵临五、冉全印、叶素、陆林森、高科达、穆有炳、张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Y/T 1601—2002。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者在第三版准备的过程中,在力求保持原有风格、特色的同时,对部分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和精简,在叙述上也作了很多改进。同时,适当补充了数字资源
《标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党建制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编
《模具概论(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规划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作者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教理念,参照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的安全使用等一系列有关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详细地介绍了分析天平及称量、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及基本知识,
本标准对应于ISO11600:2002《建筑结构——接缝产品——密封胶的分级和要求》,本标准与ISO11600:2002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中原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江门大光明粘胶有限公司、广州新展有机硅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白云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道康宁有机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元通胶粘实业有限公司、常熟市恒信粘胶有限公司、广州市安泰化学有限公司、江门市快事达胶粘实业有限公司、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
本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者在第三版准备的过程中,在力求保持原有风格、特色的同时,对部分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和精简,在叙述上也作了很多改进。同时,适当补充了数字资源
本书重点介绍了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橡胶、改性胶黏剂、淀粉胶黏剂的选材与配方设计、制备方法、性能、应用及效果与评价等内容。数据可靠,内参详实,可操作性强。可供胶黏剂研究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制备人员和广大使用人员以及销售人员阅读使用。
本标准代替GB/T 8140-1987《漂白紫胶》。 本标准与GB/T 8140-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技术要求中必测、选测、注的要求; ——增加了热硬化时间(热寿命)、铅、砷、松香四项指标及要求; ——删除了无机酸、游离氯和过氧化物两项指标; ——调整了颜色指数、热乙醇不溶物、挥发物(水分)、氯含量、酸值等指标的要求; ——增加了第5章“取样”; ——增加了检验规则中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的规定; ——增加了贮存和运输的环境温度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归口。
本书是 精细化学品实用配方精选 丛书之《粘合剂配方》分册。编者以实用、高效、新型、环保为原则,根据多年从事精细化工配方研究应用的实践经验,并参阅了许多专业期刊、图书等文献资料,在书中收录了1000多例粘合剂配方,内容涉及适用于不同基材的粘合剂、各行业专用的粘合剂、特殊性能的粘合剂、*胶及粘合前的表面处理等。 本书列举的配方,能反映当前粘合剂产品无毒、高效的发展趋势,且门类及品种比较齐全。书中除介绍配方组成外,对配置工艺及有关注意事项等均有较详细说明,可供设计、生产和使用粘合剂的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胶黏剂的制备技术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胶黏剂已广泛地应用于织物的制造和使用的诸多方面;织物用胶黏剂品种日益繁多,粘接技术不断进步。本书介绍了胶黏剂的粘接原理、织物用胶黏剂品种及其性能、织物用胶黏剂的基本组成及其制备、织物用胶黏剂的应用技术、产品性能检验等。详细介绍了织物用胶黏剂在经纱上浆、涂料印花、静电植绒、织物整理、纤维粘接、无纺布及服装、合成革制造等应用领域的粘接技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基胶黏剂与热熔胶由于不含有机溶剂,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而得到快速发展。本书对水基胶黏剂和热熔胶的制备及其在织物中的应用做了重点介绍。本书可供纺织、胶黏剂行业的科研、生产、应用、营销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5)归口。
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对LG植物胶的基本特征、室内试验、流变性、降滤失和润滑作用机理和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利用较多的植物胶,如瓜尔豆、田菁粉、香叶粉、榆树皮、葫芦巴、雷公蒿叶、魔芋粉和SM植物胶等;第二章介绍了LG植物胶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分别研究了LG植物胶对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海水钻井液和充气泡沫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然后就开发商品化的LG钻井粉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对LG植物胶钻井液体系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对LG植物胶的降滤失和润滑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介绍了LG植物胶在河南省驻马店煤田勘探、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非开挖铺管工程、湖北省武汉市工业四路非开挖铺管工程、湖北鄂州水井钻探、广西柳州水井钻探、湖北大冶铁矿勘探、湖北省恩施隧道工程钻探和松科1井(主井)钻井工程
GB/T 129546建筑胶粘剂试验方法》预计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陶瓷砖胶粘剂试验方法; ——第2部分:保温板胶粘剂试验方法; ——第3部分:装饰板胶粘剂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2954的第1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IS0 13007—2:20056瓷砖——填缝剂和胶粘剂 第2部分:胶粘剂的试验方法》。 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本部分在采用IS0 13007—2:2005时进行了修改,本部分与IS013007—2:2005的主要差异如下: ——将国际标准中的引用标准修改为相应的我国国家标准; ——增加了设备的引用标准;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压剪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横向变形试验材料和器具中的压块条款。 本部分代替GB/T 12954—19916建筑胶粘剂通用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 12954—1991的主要区别是: ——修改了标准名称;
本标准按GB/T 1.1-2009要求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5)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