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第二版)》的编写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节能减排为中心,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既注重理论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工艺过程、工艺条件、操作控制等的分析能力。 《合成氨(第二版)》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的压缩、氨的合成、合成氨厂水处理等内容。全书重点章节编写了系统的开停车、生产操作要点及安全生产要点。综合训练项目和能力训练题以工作任务为抓手,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撰写常用技术文件的能力。 《合成氨(第二版)》可作为高职高专应用化工技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化工类其他专业选修课使用,还可供合成氨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以生物腐植酸与有机碳肥为主线,对传统化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提出了构建 阴阳平衡 肥料工业和施肥方针思考的同时,系统介绍了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碳肥的工艺技术,并进一步剖析了植物有机碳营养工业化生产的前景和意义。本书适合从事农业生产和肥料制造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各级政府农业和环保管理部门人员,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师生的参考书籍。
肥料是庄稼的 粮食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 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对肥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怎 样多积肥、积好肥、管好肥,怎样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成 为广大农村干部、社员、知识青年普遍关心的问题。 为此,我们根据各地科学实验的材料,结合各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情 况,编写了《菌肥的制备与应用》这本书,介绍了在农业中常用的各种菌肥 的性能、施用常识等基础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在农业上的实践意 义、观察方式、化学组成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从每种菌肥的特征、形 成、保存、制造、作用、实践、意义等方面,结合最新的科学研究,说明当 前菌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意义及未来发展趋势等。 本书可供农村干部、社员和知识青年阅读,也可作为教师
《功能性食品化学与健康》是为高等院校以及专科学院编写的公共课教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科学素养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功能性食品化学、功能性食品原料来源、功能活性成分与功能性食品。介绍正确的养生知识和方法,理解功能性食品(市场上称为保健食品)的作用机理,避免听信虚假宣传。 《功能性食品化学与健康》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公共课教材,也可以供对保健食品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参考。
《尿素生产仿真教学软件指导书》是为辽宁省职业教育石油化工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二期项目中,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尿素车间实习仿真操作软件而编写的指导书。该指导书配合尿素车间实习仿真操作软件基本能够实现尿素车间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培训教学目标。特别是解决了学生下厂实习中出现的 看不见、进不去、摸不着、难再现、小概率、高污染、高风险、周期长、成本高 等问题。《尿素生产仿真教学软件指导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仿真教学教材,还可作为化工类工作入职新员工尤其是尿素装置生产操作新员工的培训参考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复混肥料生产工艺技术体糸的基本本原料、物化原理、配料依据、原则和方法、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以及有关计算机等。
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NY 1106--2006《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附录A的修订。 本标准与NY 1106--2006附录A的主要差异是: ——将原标准附录部分转变为本标准正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NY 1106--2006附录A。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又宁、保万魁、肖瑞芹、张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 1106--2006《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附录A。
本标准遵照68/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都)、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洪黎、孙又宁、韩岩松、刘蜜、保万魁、宋文琪、卢桂菊。
本书内容包括复混肥料与农业新技术、复混肥料的元素构成、复混肥料的类型、复混肥料的生产技术、复混肥料的分析方法与质量监督、复混肥料施用方法与肥料试验、作物营养诊断、平衡施肥及专用肥配方。
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1部分介绍氨汽提法尿素生产的基本原理;第2部分是问题解答,介绍本装置主要设备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并且针对1990年该装置投产以来新发生的事故,开停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日常生产维护内容分四个岗位(主控、泵、蒸发、压缩)进行了整理总结;第3部分介绍该装置自投产以来新进行的几十项主要技术改造。本书可供从事尿素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管理人员学习使用。
本规程是1982年《化工部“小氮肥厂生产分析测定规程”(试行)》的修订版。本规程共分九章,从小氮肥生产的原材料、成品、生产控制、生产测定、生产中排放物以及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监测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先进、快速的标准分析方法和操作规范。同时介绍了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书末附有分析工作中常用数据表及单位换算等,便于查阅。本规程可作为小氮肥生产厂的技术人员、分析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中专、技工学校分析专业师生参考。
本标准遵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NY/T1115—2006《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和NY1428--2007《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附录G的修订。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是: ——增加了pH测定的试验方法; ——将原标准附录部分转变为本标准正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NY/7 1115--2006和NY l428--2007附录G。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洪黎、韩岩松。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 1115—2006《水溶肥料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NY 1428--2007《微量元素水溶肥料》附录G。
本书介绍了有机肥料的性质与作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特点与利用方式,常见微生物发酵菌剂的种类与使用方法,有机肥料加工设备和有机肥料厂建设注意事项,农田科学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对有机肥料的加工与施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书可供从事环境保护、有机肥料加工企业及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学习借鉴。
GB/T2441《尿素的测定方法》分为以下九个部分: ——第1部分:总氮含量; ——第2部分:缩二脲含量 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水分 卡尔·费休法; ——第4部分:铁含量 邻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碱度 容量法; ——第6部分:水不溶物含量 重量法; ——第7部分:粒度 筛分法; ——第8部分:硫酸盐含量 目视比浊法; ——第9部分:亚甲基二脲含量 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为GB/T2441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2441.2--2001《尿素测定方法 缩二脲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本部分与GB/T2441.2—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TIS0前言。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求真、孙丹。 本部分所
本书详细介绍了我国氮肥行业清洁生产的现状,典型的工艺步骤及清洁生产方案,并说明了氮肥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和技巧及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具体要求和编写大纲。 本书除详细介绍了相关技术,还根据清洁生产审核的过程列出了审核用图表,使审核人员更容易地掌握审核过程。本书还在后的部分一个具本实例说明了清洁改造的全过程、实际效果以及审核的过程,使本书内容更直观,更易操作。 本书适用于以无烟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终产品为碳酸氢铵、尿素或硝铵的小氮肥企业,从事氮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