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 新颖、实用、适用 为编写主旨,在简述引起植物病害的主要16种病原物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主要260余种杀菌剂的通用名称、其他名称、产品特点、适用范围、防治对象、单剂规格、使用技术、混用技术、注意事项等内容。另外,还介绍了380余种杀菌剂混剂品种。书中文前附有6大类植物病害的*手原色高清图片,书末附有杀线虫剂类型与品种介绍,便于读者查阅。本书适合广大农林种植基地和农户、农林技术推广人员,杀菌剂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监督管理人员阅读,可作为农药经营人员办理经营*前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精选了100个目前果树上常用的农药品种,包括杀虫(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每种农药从通用名称、英文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其他名称、主要剂型、毒性、作用机理、产品特点、鉴别要点、在果树生产上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部分农药品种常用的复配剂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本书适合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果农阅读,可作为果树基地、果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培训用书,也可供农业院校果树、植保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按照农药剂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方向、农药助剂、悬浮种衣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固体乳剂以及纳米农药七个专题,详细介绍了农药剂型的基本概念、农药的分散方法及分散体系、农药剂型分类及农药剂型的发展方向,农药助剂的作用机理及主要的农药助剂种类,有关新剂型的概念、组成及配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个剂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加工工艺及设备、质量技术控制指标和测定方法,以及在农药中的应用。既有目前较热门的环境友好型剂型如悬浮种衣剂、悬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等,又有农药概念剂型如固体乳剂及纳米农药,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本书适合农药剂型加工科研人员、企业农药制剂研发人员阅读,也可农业院校农药、植保等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在简要介绍微生态种类、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措施等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微生态制剂在无污染畜牧业上的应用,微生态制剂菌类(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EM菌等)特性、应用以及微生态制剂的发酵、干燥、保持活性等相关制备技术。本书可供微生态制剂研究工作者、饲料企业研发工作人员,广大畜禽、水产养殖户、农作物种植者参考阅读。
《石油化学》在分析原油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各类石油产品的组成特点和性能要求,并讨论了产品组成和应用性能的关系。内容涵盖石油各类产品,包括石油燃料、润滑油及润滑脂、石油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石油溶剂和化工原料;此外还介绍了各种石油化工产品加工过程的工艺原理及各种油品添加剂作用原理,包括重质油加工的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的化学原理及工艺过程。 《石油化学》可作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参考书,并可供石油化工的科研、生产及管理人员参阅。
鲈鱼养殖是发展起来的水产生产项目。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松江鲈鱼、花鲈、加州鲈鱼的实用养殖技术,着重讲述这些鲈鱼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及常见疾病防治等。适于水产养殖人员及有关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 8321.4—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 832 1.8—200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 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本部分为GB/T 8321的第9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秦冬梅、刘光学、龚勇、何艺兵、季颖、朱光艳、郑尊涛。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化学农药毒理学的生物化学机理, ~6章主要介绍了农药生物化学原理,包括农药代谢、选择毒性、创制新农药和毒理、药理的生物化学,第7~15章分别论述了杀虫剂、 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线虫剂和杀鼠剂的生物化学以及治理农药抗性的生物化学机理,其中,第8章和第9章重点了介绍光活化农药和害虫行为控制剂的生物化学原理。本书将为提高我国农药学科的人才培养水平,农药创新、指导农药合理使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农药学专业、医学毒理学和环境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用参考教材和农药研究与开发机构人员研究用参考书。
《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报告》共分8卷:华北卷(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太原市、呼和浩特市),东北卷(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华东卷一(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华东卷二(福州市、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