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编者根据长期从事煤化学实验教学、煤质化验和科学研究的经验,并吸取国内外新进展而编写的,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全书分10章,共67个实验,包括煤炭实验室要求及煤质分析概述、煤炭制样和浮沉实验、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煤灰成分和性质分析、煤结焦性分析、煤气化性质分析、煤岩分析、煤炭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质分析、焦化产品分析和煤炭工艺学实验。分别讲述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处理及其注意事项、文献知识介绍等内容。本书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出发,同时提供了规范性实验数据记录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精神。 本书可以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应用化学、煤炭深加工和工业分析等专业的实验教材和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煤质化验、煤质管理及从事
本书以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等含碳化合物原料中碳、氢元素的变化为主线,以一氧化碳、氢气的生产为源头,以碳、氢的化学反应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碳一化工与能源、碳一化工原料、合成气与氢气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甲醇系列产品、乙酸系列产品、低碳醇、燃料及燃料添加剂、烯烃芳烃生产等原料气、碳一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和反应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量有效利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能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以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为原料从事化工、能源类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次修订的GB/T 18856《水煤浆试验方法》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采样; ——第2部分:浓度测定; ——第3部分:筛分试验; ——第4部分:表观黏度测定; ——第5部分:稳定性测定; ——第6部分:密度测定; ——第7部分:pH值测定。 本标准代替GB/T 18856-2002《水煤浆质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8856-200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第6部分:水煤浆发热量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7部分:水煤浆工业分析方法; ——删除了第8部分:水煤浆全硫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0部分:水煤浆灰熔融性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1部分:水煤浆碳氢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2部分:水煤浆氮测定方法; ——删除了第13部分:水煤浆灰成分测定方法。 删除的内容分别整合到相关的煤和
《煤加氢液化工程学基础》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煤炭加氢液化过程中的工程学基础研究的*成果,涉及煤炭加氢液化的工艺过程、油煤浆的流变性、煤加氢液化反应动力学、煤直接液化的反应工程学、煤炭直接液化油的性质、煤液化工艺过程中的相平衡、煤炭直接液化的工艺优化、煤炭直接液化残渣的性质和加工利用等方面。 《煤加氢液化工程学基础》可供从事煤炭加氢液化工艺及工程技术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装置运行等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内容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基本特征,突出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演化机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瓦斯涌出动态,突出煤与瓦斯的运动规律和动力效应,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新的分类及鉴别方法,理论研究成果在现场的应用。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遇到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煤体向巷道或采场空间抛出大量的煤炭,并喷出大量的瓦斯,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因此,煤与瓦斯突出是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世界上有记载的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在1834年法国伊阿克煤矿。随后,匈牙利、前苏联、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煤矿相继发生了突出。迄今国外已有22个国家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突出总次数已超过4万次。 我国也是世界上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危害性*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在吉林辽源矿务局富国二矿就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新中国成立后,据1990年的调查统计,全国已有270余个突出矿井,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约15 000次,*突出强度为12 780 t,喷出瓦斯140 万m3。 多年来,世界上主要
本书介绍了煤化工的发展意义、发展历史及现状,煤的形成及性质等,同时向各位读者介绍了目前煤化工生产的各种工艺技术,如焦化技术、煤炭气化技术、煤气净化技术、煤炭液化技术以及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醋酸等技术。 本书主要面向有兴趣了解煤化工生产的非煤化工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煤化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日益重要。尤其对于有非常丰富煤炭资源的中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手册全面介绍了煤炭转化及煤化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全面探讨了煤面料作为能源与化工原料的利用化学及方法。 手册共分11篇,54章近282万字。详细介绍煤田地质,煤的储运、燃烧、气化、焦化、液化的方法及物化基础、工艺流程、工艺条件选择,主要设备结构与材质及其相关的环保、安全、仪表自控等的公用工程。手册内容有以下特点。①技术先进,方法全面。反映了20世纪国际煤化工的现代技术水平;如气化技术中流化床水煤浆加压气化,粉煤加压气化,流化床的灰熔聚炉气化技术、煤的地下气化技术等;焦化中焦油煤化工产品的分离与提取技术,煤液化的直接与间接液化技术
本书为《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分册之一,全书共3章。第1章针对煤化学转化的共性过程,介绍了煤热解化学的基础和新技术开发进展;第2章详细介绍了炼焦技术,包括焦炭质量、资源与配煤技术、现代焦炉的技术进步与现代化管理、扩大炼焦煤资源的预处理技术、21世纪新炼焦技术和节能减排等;第3章介绍了煤焦油加工,包括焦油化学基础、焦油蒸馏、馏分油加工、沥青提质和焦油产品深加工,此外还介绍了粗苯精制和非高温干馏焦油的加工技术。全书以化学—工艺—工程—环境—技术经济为主线。 本书适合于从事煤炭能源开发转化,特别是煤化工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学有关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本书全面论述了现代煤化工的基础工艺、技术路线、气化下游产品、新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作者以科学发展煤化工为指导思想,客观评述了现代煤化工各类新技术的优缺点。本书可供从事煤化工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特异性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化工分离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等都已较为成熟,在食品、香料、中草药、生物工程等许多行业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书全面介绍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其萃取原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强化技术、过程开发、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以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香料、中草药、生物工程等行业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的研究、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以及有意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应用的食品、香料、医药、生物工程等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参考书。
《典型煤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共分为六个项目,分别是流体输送、过滤、传热、蒸馏、气体吸收、干燥。各项目又分为多个任务,各任务前先列举了项目描述和学习目标,各任务后附有知识拓展、想一想练一练、任务实施。本着极简够用的原则,以期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为直观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职业学校煤化工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煤化工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煤的转化反应为主线,以煤的转化技术分章节,阐述煤化工的基本原理,构筑煤化工的总体轮廓。全书共分10章,第1章是以煤转化为主的能源转化概论;第2章介绍与煤的反应和反应性密切相关的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3章到第7章为煤化学转化主要的一些基础反应及与这些反应相关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第8章专门介绍了煤转化过程中的催化;第9章介绍了煤转化过程中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第10章阐述了现代煤化工与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关系。本书适合从事煤化工科研、应用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重力选煤技术/煤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重力选煤基本理论、跳汰选煤技术、重介质选煤技术、粗煤泥回收分选工艺、其他重力选煤方法、重力选煤生产实践、重选工艺效果评定及重力选煤实训等内容。 《重力选煤技术/煤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教材》可作为煤炭职业院校选煤专业教学、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教材,对从事选煤厂生产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煤炭加工利用方面的知识。书中包括: ·煤的生成和分类 ? ·煤炭洗选与动力配煤 ? ·型煤和型煤焦 ? ·水煤浆的技术及应用 ?·煤的气化、焦化、液化和燃烧 ?·煤制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电石和各种碳素材料 ?·煤用于高炉喷吹燃料 ?·年轻煤提取腐殖酸、褐煤蜡 ?·煤的洁净利用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文字浅显易懂、可读性强,可供煤炭生产、营销、加工利用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科研人员以及各类院校的师生参考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高效利用低浓度煤层气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气体水合物技术提纯低浓度煤层气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储气率高、节约能耗等优点。本书将分6章详细介绍低浓度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现状、气体水合物及其应用基础、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溶液搅拌体系的提纯实验研究、多孔介质体系的提纯实验研究、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的经济性评价方面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结果、以及低浓度煤层气的水合物法提纯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书为全面深入研究、分析、介绍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的综合工具书,旨在使读者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方针,剖析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现状及发展走向、研判信息技术在煤炭产业应用的方式和前景。本书以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委托的《我国煤炭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为核心,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工业两化融合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推进两化融合提出了建议;汇集了近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出台的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法规、战略规划、指导意见,集中展示了大型煤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的技术和经验。
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煤化工基础、化工基础知识、电气控制、安全及环保四部分内容。其中煤化工基础主要介绍煤的资源状况、煤的生成、煤的成 分、煤的分类及性质、煤的分析、煤的洗选和煤的燃烧:化工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化工单元操作、常用材料、化工识图、管路及阀门、见机械和设备:电气控制主要介绍电路、电器、测量仪表等知识;安全与环保主要介绍煤化工安全技术和煤化工环境保护。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用性、综合性的统一,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利用图表简明扼要地介绍煤化工技术工人应备的基础知识。本书可作为煤化工技术工人培训读本,也可作为中专、技校教材使用。
本书以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等含碳化合物原料中碳、氢元素的变化为主线,以一氧化碳、氢气的生产为源头,以碳、氢的化学反应为核心,系统介绍了碳一化工与能源、碳一化工原料、合成气与氢气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甲醇系列产品、乙酸系列产品、低碳醇、燃料及燃料添加剂、烯烃芳烃生产等原料气、碳一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工艺条件、催化剂和反应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能量有效利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能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以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为原料从事化工、能源类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煤化工工艺学》共分八章,分别介绍了煤炭资源与煤分析、煤炭洗选、炼焦、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利用、煤炭的气化、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以及煤化工与环境保护等内容。本书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各个章节的编写中,减少理论性的内容,注重对工艺、设备的介绍。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在每章后增加了思考题部分。 《煤化工工艺学》可作高等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