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家庭和类似条件下使用的干式真空吸尘器的性能测试。本标准的目的是规定使用者所关注的干式真空吸尘器的基本性能参数并描述测试这些参数的方法。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乳化炸药和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绪论,工业炸药制备优选模型研究及其应用,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敏感性研究,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实验测试与分析,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燃烧特性研究,燃烧转爆轰过程中常见物理现象分析,燃烧转爆轰数学模型及乳化粉状炸药燃烧转爆轰数值模拟。 可作为工业炸药与爆破领域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有关花炮生产知识读物屈指可数,而花炮行业中真正认真读过这些书籍的人也不太多,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还在于花炮行业的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在民间工艺的地位中还远不及刺绣、竹编等行业,投身于花炮行业的科技人员也是寥寥无几。现在,花炮行业就产值而言虽已居世界,但至今仍未建立该行业全国性的协会。地位的低下,行业的危险性等种种原因造成本行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不是花炮行业人员不了解花炮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而在于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在高危特种行业人员中,他们是被忽略的一群。他们没有行业人员等级规定。该行业生产到l989年才开始实行国家标准,对行业的管理至今还严重滞后。编写此书,奉献给花炮行业人员,希望能对花炮生产行业及管理人员有所裨益。 花炮生产,其安全、质量至关重要,因而出版一本面向企业管理人员和
李有良、郝志坚、姜庆洪主编的《工业炸药生产技术》重点论述了工业炸药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工艺,对各种主要工业炸药的组成、生产工艺条件、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及生产安全因素进行了讨论。本书介绍的工业炸药包括铵油炸药、膨化硝铵炸药、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等?br/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专业教材、民爆器材生产行业职工培训教材,亦可供从事工业炸药生产行业的技术人员、工程爆破企业技术人员、从事民爆器材管理的各类相关人员参考?br/
罗会彬主编的《深水炸弹技术(精)》全面论述了深水炸弹相关的技术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突出了深水炸弹种类的多样性,体现了深水炸弹技术近年来的发展,特别是对深水炸弹自导、弹道控制等技术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对深水炸弹武器装备的发展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书共分9章,主要包括深水炸弹总体、引信、自导、水下弹道控制、动力、发射装置控制与发射、攻潜原理与方法、命中概率分析等内容,重点以火箭深水炸弹为主,兼顾深水炸弹技术的发展,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工程实践,给出了一些独特、典型的例证,希望有益于读者理解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本书内容全面、翔实,是一部系统性、针对性较强的深水炸弹武器装备领域的专*,内容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新发展和研究成果,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
本标准依据GB/T l.1—2009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代替GB/T l7582--1998{工业炸药分类和命名规则》。 本标准与GB/T l7582--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乳化铵油炸药、膨化硝铵炸药、粉状铵油炸药的定义(见3.1、3.2、3.3,1998年版的3.2、3.3、3.4); ——删除了命名方法中工业炸药名称组成中“特性或特征”的相关内容(1998年版的表3、5.2.1、5.2.1.3); ——修改了部分工业炸药的简称和代号,删除了“重铵油炸药”,将乳化铵油炸药的简称“铵油乳”改 为“重铵油”,代号“AYR”改为“ZAY”(见表l,1998年版的3.2); ——删除了铵梯油炸药、铵松蜡炸药、铵沥蜡炸药、浆状炸药、太乳炸药品种,增加了改性铵油炸药 品种,将“粒状粘性炸药”改为“粘性粒状炸药”(见表l); ——修改了工业炸药的类别,将乳化
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编*袁小军、安佰芳、郭小娟、江琦良译的《流程工业建筑物风险评估指南-- 外部爆炸火灾及有毒物质泄漏(第2版)》为翻译图书,原文是ccPs过程安全导则丛书之一。本书基于API RP-752及API RP-753,为流程工业建筑物的选址评估提供了一个广泛适用的分析指南。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选址评估的工作范围,建筑物选址评估标准,爆炸、火灾及有毒物质泄漏的潜在后果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理及风险削减方法等。 本书在介绍评估方法的同时,举例说明了不同方法的评估过程及优缺点:能帮助业主单位编制*适合于本公司风险管理的建筑物选址评估执行程序,也可指导工程公司及咨询评估单位完善QRA分析流程和执行细节。
本书的内容包括各类火工药剂的性能、制造和应用,并结合钝感弹药、新型火工药剂和高技术火工品的发展,以及钝感火工药剂、绿色火工药剂、纳米含能材料等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各类火工药剂的发展和应用。
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有:章燃烧与爆炸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关系、反应产物的化学平衡、反应产物状态方程;第二章能材料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第三章炸药空中、水中爆炸性能的计算和预测方法;第四章化学动力学的基本知识,讨论化学反应速率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以及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和程度的热力学判据,链扫应机理等;第五章含氮化合物的点火基本方程和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谢苗诺夫热爆炸理论和稳定燃烧问题;第六章炸药安定性、感度和分了结构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计算、评估方法。 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使学生掌握火炸药燃烧过程的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并可供燃烘与爆炸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参考,为火炸药科学工作者提供由化合物势力学参数计算火炸药性能的基本
气相爆破技术用于预处理生物质原料,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笔者基于秸秆与木材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提出对秸秆不加任何化学药品的无污染低压蒸汽爆破新技术,并推广到烟草加工、中草药提取、麻纤维清洁脱胶等行业领域。 本书系统分析了气相爆破技术原理及固体多组分物料蒸汽爆破组分分离机制,并对气相爆破的工艺设备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其生物质炼制应用工艺进行了阐述。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安全技术知识、行业常见事故的处理、职业卫生与防护、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共五章。本书可供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和使用。
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以及作者团队在岩土冲击爆炸动力学领域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以连续介质力学和应力波理论为基础;紧密联系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几何边界;既考虑岩土介质的均匀、固相特点,又考虑了岩土介质的非均匀、非连续和多相多组分的特点;适度研究了冲击爆炸能量在岩土介质中的时空转化及其尺度效应。通过本书可以确定岩土中爆炸时和诱生爆炸波时以及弹体在岩土中侵彻时介质和弹体的运动参数和力学参数。 本书可供从事爆炸力学、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地震工程以及爆破工程、防护工程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参考。
本书从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两个方面介绍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制作工需掌握了解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各类产品各工序生产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要求、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具、设施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产品设计、工厂布局和烟火晚会编排设计与实施等内容。 本书是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鉴定用书,是考核鉴定前培训和自学材料,也是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师生复习资料,还可供从事工作的有关人员参考。
本册是《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系列丛书》的一个分册,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试行)》要求编制,其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经营安全基本知识、燃放安全基本知识、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事故应急与救援、典型事故案例及安全标志。全书语言简洁,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大量漫画的使用,增加了丛书的可读性,更有利于安全生产知识的有效普及。该书可作为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辅导用书。
全面、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无声破碎剂及其静态爆破技术。从静态爆破技术发展概况,无声破碎剂的物理化学性能,无声破碎剂的研制、生产工艺、水化和膨胀机理、破碎机理,以及无声破碎剂膨胀压的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了静态破碎的原理、技术、方法和工程实例,为国内填补了空白,为从事无声破碎剂的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本权威读物。
本书简要论述了火炸药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火药、炸药在武器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战斗部装药技术及工艺过程、火药装配技术及工艺过程和火炸药的民用技术;强调了火炸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展望了火炸药的发展趋势。本书注重火炸药的应用,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性,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本书可作为含能材料(火工工艺与爆炸技术)专业高职教材及培训教材,也可供技术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应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正斌、亓希国、张国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兵器工业安全技术研究所和国家安全生产宜春检测检验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61—92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政策,贯彻“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针,对湖南、江西、广西等主产区30多个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生产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检测单位、大专院校、企业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2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总图、建筑、结构、消防、废水处理、采暖通风、电气等专业的安全必要规定
本书是“爆炸测试技术”这一综合技术学科的英文版读物。章详细介绍了被测对象的性质,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爆炸测试系统配置、系统频宽与量程的选择,以后各章分别介绍了电探极法、电磁法、压阻法与压电法。全书用英文撰写而成,是作者多年科研与教学的结晶,实用性强,水准高,适合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使用,更可作为国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双语教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