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总论、常用药物及腧穴、治疗上中下3篇,上篇详细介绍了水针疗法的发展、水针的作用、针具的选择及操作方法,水针的适应证、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为了方便读者,我们还将临床上常用的十四经腧穴的定位、主治、解剖特点等也编写在内,并选择性地介绍了临床常用药物。下篇概述了水针疗法的辨证治疗及处方选穴原则。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一病症下列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护理及预防等项;在辨证治疗部分,我们尽可能地介绍不同的水针疗法腧穴处方,以给读者更多的选择;为了避免误诊,对于某些易于混淆的病症,我们还附有鉴别诊断,以供读者参考;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在病症的最后附有关于护理与预防的简要知识。
《GB19079系列标准释义》共分3章,章绪论回顾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编制和发展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主要是对系列标准中的26个部分进行释义,阐释标准中的重要条款,方便用户获得相关方面的信息;第三章为26个系列标准的原文。《GB19079系列标准释义》主要读者对象为使用《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的人员,也可供体育经营相关领域的人员参考。
本书按照烃类、醇酚类、醚类及其衍生物、醛酮类、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氨基(肼基)甲酸酯及硫代衍生物、脲及硫脲、胺类及肼类、杂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氟化合物和手性化合物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常见有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收录了许多翔实的反应实例。 本书可供从事有机合成、药物研究及生产等领域的广大化学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机合成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隐色染料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其重要特征是染料颜色的变化,发色/褪色可以通过多种条件实现,广泛应用于如成像、显影、存储技术以及分析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本书用紫外、荧光等多种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隐色染料的显色反应,对隐色染料在热敏染料微胶囊、书写印刷、教学教具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选用热敏染料制备微胶囊,利用隐色染料制备可褪色书写墨水、可脱色水性油墨。 本书可以为隐色染料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为普通读者提供一些隐色体染料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关于光谱性质和一些其在书写印刷方面的应用。
《中医康复技术(供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使用)》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 《中医康复技术(供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使用)》按照项目课程内容安排的要求,采用全新的编写方法,充分体现了项目课程内涵中的能力观、结构观、综合观、过程观、策略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达到整合项目课程内容的目的。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经络腧穴篇,内容包括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及经络腧穴技术。下篇为中医康复篇,内容包括针灸总论、推拿总论及中医康复技术。 《中医康复技术(供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使用)》可供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学生使用。
本书共分总论、常用药物及腧穴、治疗上中下3篇,上篇详细介绍了水针疗法的发展、水针的作用、针具的选择及操作方法,水针的适应证、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为了方便读者,我们还将临床上常用的十四经腧穴的定位、主治、解剖特点等也编写在内,并选择性地介绍了临床常用药物。下篇概述了水针疗法的辨证治疗及处方选穴原则。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每一病症下列有概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护理及预防等项;在辨证治疗部分,我们尽可能地介绍不同的水针疗法腧穴处方,以给读者更多的选择;为了避免误诊,对于某些易于混淆的病症,我们还附有鉴别诊断,以供读者参考;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在病症的最后附有关于护理与预防的简要知识。
本书系统整理了医书中的贴敷方、古代贴敷应用医案及现代贴敷疗法的研究成果,分为上、中、下、四篇。上篇从宏观上介绍了贴敷疗法的发展历史、作用原理、应用范围、特点及现代研究;中篇介绍了贴敷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不同剂型的制造及功用;下篇则是对内、外、骨伤、妇、儿、皮、五官等科200余种常见病的贴敷疗法的系统介绍;篇介绍了田从豁教授的生平及成就、贴敷治疗操作规范等。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贴敷疗法的系统总结。适合从事中医内科、中医外治和针灸临床工作者参考,对中医学教学和科研人员及贴敷疗法爱好者也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全方面地介绍了全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40余项,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较好的作用。本书适合于从事体育文化研究,特别是从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全方面地介绍了全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40余项,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较好的作用。本书适合于从事体育文化研究,特别是从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爱好者参考阅读`
《我国奥运会备战参赛的理论与实践(上下)》是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8年奥运会我国备战、参赛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6&ZD023,结项证书号:2010@J022)研究成果。项目首席专家为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杨桦教授。主要参加研究人员:钟秉枢、池建、熊晓正、黄亚玲、李少丹、蔡有志、李庚全、刘纯献、王莉、王会寨、苗向军等。 《我国奥运会备战参赛的理论与实践(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国家体育总局备战2008年奥运会工作部署,针对我国备战和参赛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共性的理论问题和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实践难题,开展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家体育总局领导、有关司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的较高评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