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真华、刘琦编著的《矿物和岩石鉴定实验指 导》介绍了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 以及用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分为四章和一 个附篇。章介绍了依据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和 力学性质,利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肉眼鉴定的方法 ,列出了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第二章、第三章和第 四章分别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分类,以 及肉眼和偏光显微镜鉴定的方法,给出了常见岩石的 特征及鉴定描述顺序。附篇是透明矿物的光学显微镜 鉴定的具体方法。 本书适合于工科院校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 工程、道路与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测量工程等专业 的工程地质学及普通地质学的室内实验教学使用。
本书结合实战,总结了针对煤化工事故处置的灭火救援经验,针对不同事故的火灾特点,提出了处置相应事故时的理念、原则、程序、战法及注意事项,做到了消防与工艺相结合、防火与灭火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指导性。书中内容具体包括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及煤制芳烃、煤制合成氨和煤焦化/煤基多联产生产事故灭火救援等。此外,针对目前处置化工类火灾车辆器材装备存在的问题,编写了相应的配备方法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为安全和消防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首先介绍开采沉陷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其影响的地质采矿因素,简要叙述了外早期及当前采用的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预测方法)和根据预测结果评价开采沉陷对于地面建(构)筑物等环境影响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解决地下采矿引起的环境危害应采取的措施,诸如地下开采措施——充填采空区、部分开采、离层裂缝带注浆、留设保护矿柱,以及地面建筑物的加固和改建措施等。同时,本书也介绍地面塌陷地的复垦利用方法。在回顾20世纪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应当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本书可供矿区设计规划人员、矿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矿类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的采掘、提升运输、排水、通风、压气等通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矿山机械。本书为煤炭院校有关矿山机械类专业及课程所用的统编教材,也可供有着的研究生、专科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矿井通风与安全》是根据煤炭高等院校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专业的“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大纲编写的。书中系统阐述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讨论煤矿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矿井通风与安全》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矿井安全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了减少煤炭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已成为“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环节。我国选煤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期,选煤厂的数目迅速增加,选煤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也在迅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选煤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选煤厂的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选煤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是在笔者1991年出版的《选煤厂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选煤厂的技术管理而编写的。 本书对选煤厂技术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笔者力求将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信息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模型和模拟、预测和优化等应用到选煤厂技术管理中。书中介绍了与技术管理有关的相关标准,并结合选煤厂的生产应用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选煤
科学技术是治理煤矿瓦斯的保障。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专家委员会编著的《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先进技术及示范》分六篇,内容包括瓦斯抽采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和爆炸防治技术、通风、监控和应急救援技术、瓦斯利用技术、瓦斯治理的管理经验、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紧密配合《GB/T 1 4541—2005电厂用运行矿物汽轮机油维护管理导则》的要求,强调应将维护管理措施由原来的以防劣措施为主转变为重点放在加强油系统污染控制上,并从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及检修等各个环节对控制污染提出具体要求和雏护措施,包括油系统的清洁与冲洗、油的净化处理的各种方法以及金属防锈等。 本书还针对大机组油系统由于受杂质污染使油系统的洁净状况不良而导致运行油寿命缩短的影响因素作了重点的叙述;此外还增加了运行油试验项目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试验的意义进行了叙述。 本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对广大的电力油务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以及电力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都有的参考价值。
《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在系统讲解矿井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应用,以期使学生全面了解矿山地质工作。《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八章。部分为有关矿床与采矿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矿井地质工作方法、矿井地质制图、矿井储量管理、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这一部分是《矿井地质与矿井水文地质》的重点;第三部分是有关矿井水的内容,包括矿坑突(涌)水、矿床疏干、井巷突水与防治和利用。
选煤是洁净煤技术的基础,也是煤炭深加工(制水煤浆、焦化、气化、液化)和洁净、高效利用的前提。选煤可以除去原煤中的大部分矿物杂质,提高煤炭质量,并把它分成不同等级,为用户合理利用创造条件。国家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原煤入洗量不断提高,从1949年的几十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5亿多吨。
《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阐述了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移动的基本理论,建筑物下、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开采的相关规定、判别方法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介绍了上行开采的条件和判别方法,难采煤层开采的途径,深矿井开采的巷道布置、开采部署和矿压控制的对策,以及水力采煤、充填采煤和煤层气开采的特色。《煤矿特殊开采方法(第2版)》是为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是《讲案例学安全》丛书的一个分册。 本书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结合煤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在进行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地介绍了与煤矿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与技能和管理经验。本书共分瓦斯事故案例、煤尘爆炸事故案例、水灾事故案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和冒顶及其他事故案例五个部分。 本书叙述简明扼要,内容通俗易懂。本书可作为煤矿企业班组的工作参考书和岗位培训用书,也可作为煤矿班组安全教育的知识读本。
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石油勘探开发作业中井场废物来源及特征、国外钻井完井废弃物处理技术、钻井完井液回收利用、废液处理、固化技术、环境友好的钻井液、钻井完井液环境可接受性评价及其评价方法、HSE管理体系等。 本书主要面向油气田钻井、完井、修井、试修作业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特别适合从事钻井液应用化学和油气田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员,也可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相关企业从事钻井完井废液处理和油气田环境保护研究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本书针对目前锚杆支护技术在回采巷道(煤巷)应用中存在的设计参数千篇一律,缺乏科学、规范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等问题,在对回采巷道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围岩变形进行大量、系统现场观测的基础上。运用相似模拟理论,进行了大比例(1∶15)、三维相似材料大型煤巷模型试验。系统分析了无支护,顶锚杆支护,顶锚杆加帮锚杆支护,顶锚杆、帮锚杆加锚索等4种支护方式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回采巷道锚固(锚杆加锚索、锚网)支护的梁-拱组合力学模型。经过数值分析完善,以及神华集团海勃湾老石旦煤矿大跨度开切眼施工实践的检验,建立起一套回采巷道锚固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 该书适合从事采矿、地下工程建设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1.依据*的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安监总局发布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编写。在编写内容上,结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归纳,在确保知识点不被遗漏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逻辑分类,使教材框架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分开编写。这主要是因为对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的要求不同,在应掌握的知识点、侧重点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管人员的培训教材分开编写,也方便各地分类组织培训和考核。 3.初训、复训教材同时编写出版,互为配套。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和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的要求,金属非金属矿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为了减少煤炭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煤炭利用率,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已成为“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环节。我国选煤工业正处于发展时期,选煤厂的数目迅速增加,选煤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也在迅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选煤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选煤厂的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选煤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书是在笔者1991年出版的《选煤厂经营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选煤厂的技术管理而编写的。 本书对选煤厂技术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笔者力求将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信息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模型和模拟、预测和优化等应用到选煤厂技术管理中。书中介绍了与技术管理有关的相关标准,并结合选煤厂的生产应用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选煤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工艺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为矿物学基础、显微镜下矿物鉴定方法、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方法等三篇,共计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学基础、矿物学基础、矿物分类及性质、岩石与矿石、透明矿物的偏光显微镜鉴定、不透明矿物的反光显微镜鉴定、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的结构构造、元素的赋存状态、矿物嵌布粒度及矿物解离度等。为配合实验教学,书末附有工艺矿物学实验指导书。本书主要供高等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书使用,或作为矿物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本书是一本关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方面的教材,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阐述了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十大技术:工矿区环境破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土地复垦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信息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评价与验收技术和微生物复垦技术。
本书反映了作者近十年研究所纤维增强塑料尤其是用玻璃钢部分取代传统材料为煤矿防腐的技术成果。书中主要介绍了玻璃钢复合材料罐道的耐磨性能、主要力学性能、成型工艺、设计计算理论及其在不同使用工况下合理的截面参数;同时,还简要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并对玻璃钢在某矿中的应用情况和前景进行了阐述。 本书可供冶金矿山、矿山矿山及煤矿从事矿山井筒装备防腐蚀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矿物和岩石的识别》一书包括矿物、岩石和陨石三部分,共24个章节。 章“认识矿物和岩石好处多”,说明认识矿物和岩石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矿物的名称和分类”,把 矿物学协会有关矿物超族的新概念和分类方案介绍给读者。第三章“识别矿物的方法”,介绍了矿物的简易识别方法和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方法。第四章“矿物的成因和产状”,介绍矿物的形成和变化。第五章至第十八章是矿物的分类描述,介绍270多种矿物的基本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第十九章至第二十三章是岩石的分类和各类岩石的描述,介绍50多种岩石的化学组成和成因产状。第二十四章简要介绍陨石的分类和鉴定特征。本书包含400多幅矿物和岩石的照片,能够给读者 直观的认识;此外,还有80多个“知识链接”,不但给读者提供相关知识,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本书对现代钻井液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分八章,内容主要包括钻井液工作流体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钻井工作流体常用性能评价内容、方法及其影响因素;钻井工作流体组分、分类及常用处理剂介绍;钻井工作流体分类介绍;钻井废弃物类型、评价及处理方法介绍;井漏、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及其钻井工作流体技术介绍等。每章节后郡附了相关的习题,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内容重点。 此书编写之初即定位为钻井液技术的入门和引导性读物,比较适合石油工程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现场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适合非石油工程专业的人员作为了解性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