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钢铁材料手册》第5卷—不锈钢。书中全面介绍了不锈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生产工艺、基本技术特性及不锈钢外标准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一本帮助读者在掌握和理解标准的 同时,也能对不锈钢的生产和基本技术特性有较深了解的综合性的参考资料。本书可供冶金、化工、石油、机械、航空航天和外贸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有关人员参考。
《实用五金手册》初版于1959年,1967年、1980年、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分别出版了第二、三、四、五、六和第七版。现根据我国五金商品的发展状况及新制、修订的有关五金商品的标准,修订和新增了部分内容,出版了第八版。 祝燮权、谢羽主编的这本《实用五金手册(第8版)》具有“内容丰富、取材实用、资料新颖、文图对照和携带方便”五大特点,到2014年底累计印数已高达600余万册,被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评为“ 畅销书”。 本手册介绍了常见的五金商品(包括金属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工具、建筑装潢五金四个大类)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等实用知识,可供与五金商品有关的销售、采购、生产、设计、咨询和科研等方面的人员和一般用户使用。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及零部件归类手册》作为“海关商品归类系列丛书”之一,由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上海分中心编写。本书共收录了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卧式数控车床、立式数控车床等五个型号的机床。对机床整机及零部件的归类思路和已有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用实物图片和商品编码相对照的方式,提供整机结构图和零部件爆炸图,将商品实际和商品编码融为一体。这不仅为海关系统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机床及零部件的归类依据,也为机床生产厂家及进出口企业提供一套规范申报的参照,有助于规范全国海关对机床零部件的归类审核,方便进出口企业的正确申报,解决困扰海关和企业的归类难题。
部分为各种抛光方法的原理与工程,主要介绍了各种抛光技术的原理、特点、抛光液的组成及工艺条件的影响,以及抛光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程和设备等。第二部分为各种金属材料的抛光,主要介绍了钢铁、铜与铜合金、铝和铝合金、镇和镰合金、不锈钢及贵金属等制品的抛光等。从实用的观点出发,详细论述了金属材料如何选用抛光方法、抛光时的注意事项、抛光液的配方及废弃物的处理等。 适合材料表面处理、制品加工生产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共分为十章,内容包括稀土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稀土的资源及精矿的分解方法、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及化合物的制取方法、稀土金属及稀土合金的制取方法和稀土生产过程的废物处理。重点讲述了稀土资源的特点和不同特点资源的分解方法、溶剂萃取工艺和多组分多出口串级萃取工艺的设计与计算机模拟方法,以及具有发展前景的电解氧化还原?萃取方法、萃淋树脂色层方法和液膜萃取方法等先进的分离稀土元素工艺过程和原理。本书为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科研单位研究人员以及生产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借助SPSS软件,从方法论的角度讲解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原理和具体实现路径,在具体操作中引入定性与定量分析,对结果进行专业解读,着重分析结果的统计学意义和现实工作意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全面灌输了大数据思维,并全面展示了数据预处理、描述与推断、概率分布、均值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预测、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AI决策树、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降维分析等众多方法的魅力,为从事大数据分析、挖掘、预测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揭开大数据神秘面纱的钥匙。此外,从操作层面看,本书也是各类工作人员和学生掌握SPSS软件的使用手册,是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增强大数据素养的 读本,可用作专业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按金属热处理类型分章,突出有色金属,兼顾钢铁材料,成为该书的特点。书出版后,有些高等院校用作教材或者参考资料,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常用的参考书。
本书详细介绍了不锈钢、镀锌钢材、铁合金、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以及其他金属材料的着色工艺与着色配方,同时详细介绍了应用广泛的金属仿金工艺和着色废水处理。本书适宜从事金属材料装饰和保护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读者对象:本书适宜从事金属材料装饰和保护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