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中职学生在打样岗位的工作任务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要求,主要介绍了基于人工测配色操作技术的染整打样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包括化验室安全常识、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染整打样操作基础、色彩基础、仿色方法、配色打样操作、常用染料染色打样工艺与操作、印花打样工艺与操作、染色打样综合实训、中级染色小样工考证、计算机测配色操作基础。附录为染色小样工技能考核的理论和实操的模拟试题。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中职、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印染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鞋类行业设计人员基本知识、技能体系进行编写,并且结合浙江温州鞋类(三级)设计师考核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通过引导启发教学、应用实践等教学步骤,使学生对鞋类基础知识、鞋类设计原理、鞋类应用等知识有所认识,为企业实践做好专业基础铺垫。通过学习,使学生(或社会学员)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鞋类综合应用与实践,培养学习者独立钻研、分析和解决鞋类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设计方法和程序,增强对设计的认识。
本书主要介绍近30年来新发展起的采用高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的,以芳香族纤维、碳纤维为代表的高强、高模、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High Performence Fibers)[也有人称为超级纤维(Super Fibers)],在仿真仿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超真纤维、高感性纤维和具有特殊功能(如抗静电、膜分离、医疗保健、光、电、热等功能)的纤维(Function Fibers)。书中叙述了这些纤维的制造工艺技术、结构与性能、大分子高次结构的基础理论、纤维的应用领域和高科技纤维的发展新趋势。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纺织典型生产工艺设计、纺织典型设备工艺实施、纺织典型设备维护、纺织品来样分析和纺织典型设备生产操作,共五个模块。通过模拟纺织生产过程,对纺织生产技术岗位的各项技能进行仿真训练和具体指导,让学生快速掌握典型生产工艺设计、典型工艺上机实施、典型设备维护、典型生产操作、半制品质量检测和纺织品来样分析等岗位技能。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中等职业院校、职工大学纺织类专业实训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纺织技术培训班的教材,同时可供纺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项目课程"的基本要求,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编写,比较系统地阐明了纺织纤维和纱线检测的基础知识、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重点介绍常规纺织纤维和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检测方法与程序、新型检测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以及国内有关纺织纤维和纱线品质评定的*标准,同时在拓展任务中介绍了其他常用纱线的品质评定标准和检测方法。 本教材以典型纺织纤维和纱线性能的检测任务为载体,通过 任务目标 知识准备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等环节,既再现了职业岗位的实际情境,又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融为一体,理论知识以 必需、够用 为原则,加强实践操作知识,理论和实践内容相互渗透,比较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教材是高职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等纺织类专业的核
《针织服装设计(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三五部委 级规划教材)》一书基于作者王勇多年理论和实践教 学经验及设计体会,从设计的角度对针织服装进行较 为系统的阐述,介绍了针织服装分类及针织服装发展 的背景和趋势,从针织服装纱线的选择开始设计,到 针织服装肌理组织设计、针织服装款式设计、针织服 装色彩图案设计、针织服装系列设计以及国际针织服 装设计师品牌介绍,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结合国际知名 针织服装品牌不同风格的彩色设计图例进行说明,使 读者*直观地理解针织服装设计的知识和方法。该书 注重创意与实用、时尚相结合,其宗旨是力求使读者 在夯实针织服装设计基础的同时,也得以从国际高水 准的针织服装设计作品中汲取灵感和经验,开拓眼界 和设计思路,提升设计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推进本 土针织服装设计新生力量的发展。该书
本书共分六个章节,阐述了地毯设计的发展历史、地毯设计的基本分类以及地毯在整体空间中的作用等,探讨了地毯原创设计灵感来源,讲解了地毯设计的配色方法,对纹样构成元素与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阐释。案例与理论相结合,使读者在实践中扎实掌握地毯设计的方法。
《纺织电气控制技术(本科教学工程全国纺织专业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作者赵春生)是纺织设备、工艺与电气控制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教材。《纺织电气控制技术(本科教学工程全国纺织专业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以目前纺织企业主要设备的实际电气控制为载体,先介绍传统的低压电气控制,然后学习较先进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和触摸屏,最后根据实际的纺织设备介绍其控制过程。全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有:常用低压电器及控制线路、纺织设备低压电气控制、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的应用、触摸屏的应用、纺织设备电气综合控制。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纺织高职高专、技师学院等纺织机电类专业教材,同时适用于纺织企业的电气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本书系统介绍了调味品生产的原辅料,包括各种酿造调味品、非发酵酱类制品、香辛料调味品等,以及以这些调味品为基辅料经过在加工的系列符合调味料等的生产技术,包括原料配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
葛英亮主编的《焙烤工艺学》采用由总及分的写作方式,介绍了焙烤食品生产的原辅料、各种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与原理、在焙烤食品加工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一系列知识。在工艺篇介绍了部分典型产品的加工方
对油脂加工业而言,“多出油、出好油、用好油”既是出发点,也是终极目标。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油脂加工技术,无论是油料预处理、制炼油,还是副产物利用,都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很多方面甚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编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24348《纺织机械与附件筘》分为5个部分: ——第1部分:胶粘线扎筘的尺寸和标记; ——第2部分:平板梁金属丝扎筘的尺寸和标记; —一第3部分:双弹性梁金属丝扎筘的尺寸和标记; ——第4部分:树脂固化金属丝扎筘的尺寸和标记; ——第5部分:槽形梁的尺寸和标记。 本部分为GB/T 24348的第3部分。 本部分与IS0 366—3:1988《纺织机械与附件筘第3部分:双弹性梁金属丝扎筘的尺寸和标记》(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GB/T 3917《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分为以下5个部分: ——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 ——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第4部分:舌形试样(双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第5部分:翼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3917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0 13937—3:2000《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翼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英文版)。 本部分与IS0 13937-3:2000相比有如下差异: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目录和引言; ——删除了第l章中的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由我国标准替代了相应的国际标准; ——增加了图8.1和图C.1的图题。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的4.1、4.12.10为强制性条文。4.12.3中的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的合格品要求为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代替FZ/T 81006 1992《牛仔服装》。 本标准与FZ/T 810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使用说明、经纬纱向规定; ——修改了色差和拼接规定; ——增加了外观疵点及程度说明; ——增加了水洗前扭曲度的规定; ——增加了成品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耐磨性能、水洗前后扭曲度、缝子纰裂程度、裤子后裆缝接缝强力、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力等考核要求; ——增加了成品的色牢度规定; ——增加了成品水洗后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度、扭曲度移动的规定; ——增加了甲醛含量、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