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染整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包括产品质量问题,节能减排问题,降耗增效问题等,以问答的方式,逐一作了翔实的解答。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又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此同时,还介绍了 节能减排增效 优势突出的新染料、新助剂和新工艺。因此,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制订生产工艺,更正确地使用染料助剂,更有效地预防染色疵病的产生。 本书可供染整行业有关生产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本书主要介绍从造纸厂生产出来的纸和纸板进行加工处理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及其产品的用途。内容包括第1章概述,第2章浸润和黏附,第3章分散涂布,第4章挤压涂布及其产品,第5章传统与新型涂布方式,第6章层压,第7章纸基包装材料,第8章纸基包装材料的加工,第9章加工纸和纸板作为包装材料的应用,第10章高性能纸基材料应用举例。
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 嵌入式系统定位 纺纱理论,研制了 嵌入式系统定位新型纺纱技术 。该技术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不仅可应用于棉麻毛丝纺纱领域,实现高档轻薄面料的超高支纱线的纺制,而且可使传统纺纱难以利用的原料可纺,具有资源优化利用及充分利用、缩短加工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及原料消耗等方面的优点。本书主要对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的纺纱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介绍普适性细纱机的改造方案以及各种不同原料及纱支纱线的开发等。 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 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书在简介纺织品(棉、毛、丝、麻)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按纺织助剂、印染助剂、后整理助剂共420个品种分别进行介绍。其中,纺织助剂173个,印染助剂139个,后整理助剂108个。对各品种从品名、别名、英文名、组成、分子式或结构式、性质、质量指标、制法、应用、生产厂家等各方面给予介绍,对重要品种以实例说明。 本书可作为纺织染整助剂的研究、生产、应用、管理、供销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根据中职学生在打样岗位的工作任务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要求,主要介绍了基于人工测配色操作技术的染整打样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包括化验室安全常识、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染整打样操作基础、色彩基础、仿色方法、配色打样操作、常用染料染色打样工艺与操作、印花打样工艺与操作、染色打样综合实训、中级染色小样工考证、计算机测配色操作基础。附录为染色小样工技能考核的理论和实操的模拟试题。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中职、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实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印染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参考用书。
本书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介绍了蚕茧的形成与结构性能、收烘与茧质量鉴定、混剥选茧、煮茧,缫丝和复摇整理,生丝质量检验,制丝加工原理、工艺与设备及制丝用水等知识。全书共分9章,每章前面列有知识点,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供读者自学和练习使用。 本书可作为丝纤维加工与技术、制丝学、茧丝学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从事制丝、丝绸生产及设备制造的技术和科研人员参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市金辉化纤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事业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军、陈华慧、谈辉、周祯德、李菊、尤琦、许晔峰。
GB/T 2910《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包括以下部分: ——第1部分:试验通则; ——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甲酸法); ——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第9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的混合物(苯甲醇法); ——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 12010--2001{棉氨纶包芯本色纱》,与FZ/T12010--200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扩大了氨纶含量的范围; ——修改了第3章分类,将100m标准质量和标准干燥质量的计算放人附录A中,删除线密度要求内容,修改了氨纶代号; ——项目名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分别修改为“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 ——技术要求中的技术指标适当提高,优等品增加千米细节(-50%)、千米粗节(+50%)、千米棉结(+200%)考核; ——取消顺降指标考核,按技术要求中*一项品等评定; ——取样规定作了调整。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印染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
《中国纺织标准汇编(棉纺织卷第2版)》共收集截至2010年10月底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纺织行业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发布的棉纺织标准169项。本卷分2册。本书是册,包括棉纺织、印染、色织布等96项标准。 为了方便读者使用,书末附有截至2010年10月底的纺织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录。
《丝织学》(第二版)为高等纺织院校统编教材中的一种,分成上、下两册。上册内容为丝织准备,下册内容为丝织织造,分别介绍丝织生产各工序的工艺过程、设备构造和作用原理以及工艺理论分析等,还介绍了有关新技术、新工艺等。 本书用作高等纺织院校教材,也可供丝织行业技术人员阅读。
《纺纱原料及检验》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推荐。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实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全书包括纺织品及纺织原料、纯棉织品原料与检验、化纤织品原料与检验三章,每章又包含若干节。 本书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技术人员自学用书。本书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建民任主编、杨小侠任副主编。
本书阐述了氨纶的发展概况、结构特性、弹性机理和理化性能。系统介绍了含氨纶弹性织物的工艺设计,弹设计织物的织造技术和织造的生 管理,含氨纶弹性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和配套设备以及助剂的选用,并重点介绍了主要品种染整加工工艺的生产实例及对生产实例的分析评价。 本书可供棉、毛、麻、丝绸、化纤、针织等染整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也可供相关行业有关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纺织高新技术科普丛书”之一册。 本书对近些年来开发挖掘的新型纺织原料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特种天然纤维、差别化纤维、高性能纤维和功能性纤维。通过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原料,有利于纺织工业的发展。书中还对目前较为流行的变性羊毛、莱卡(lycra)纤维、斯潘德克斯(Spandex)纤维、lyocell纤维(Tencel纤维)作了系统介绍。 本书适合纺织企业技术人员、纺织院校师生及对新型纺织原料感兴趣的人士。
本书系统介绍了纺织品功能化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从纺织品服用功能、卫生保健医疗功能、附加功能、生态功能、产业用特殊功能开发结合典型产品进行了阐述,对功能纺织品前处理、印染后整理以及产品性能检测评价进行了讨论,并对功能性纺织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书注重理论与应用的联系,反映了纺织品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对贯彻落实《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有助益。本书适合纺织部门领导、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可作为高等院校专业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供关心纺织行业发展的有关领导、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参阅。
本书总结了国外、国内的大量研发成果,并结合编著者的开发成果与工作经验,介绍了PTT这种新颖热塑性聚合物的发展简史,分析了它的特殊而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与纺织加工性能,包括PTT聚合物的原料制备及聚合工艺,尤其是比较详尽地介绍了PTT聚合物的聚合和纺丝工艺以及PTT纤维的针织、机织、制毯与非织造布等重要纤维制品的加工与性能特点,PTT纤维织物染色工艺与热定形整理工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PTT聚合物作为热塑性材料的注塑和制膜加工。 本书为化纤研究工作和产品开发人员从事PTT纤维产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目前较成熟的新型纺纱方法:转杯纺纱、喷气纺纱、摩擦纺纱、自捻纺纱、涡流纺纱、平行纺纱等的加工流程、纺纱原理、加工设备及其应用。同时,对近年来在环锭纺纱机上出现的新型纺纱方法,如紧密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包芯纺、竹节纱、色纺纱也作了系统介绍。并设专章对几种主要的新型纺纱方法和质量进行对比,以利于选用各种原料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需要。 本书为高等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科研、工程技术、商贸、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传统纺织品印花,是由历史传承而来的纺织品的加工过程、印花技术、工具材料及其成品的总称。传统纺织品印花具有技术和艺术双重价值,体现着物质和精神双重文明,它既是纺织科学技术史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中国对于世界纺织文化的一项卓越贡献。研究中国传统纺织品印花,有其本身的历史学价值,更可以通过印花纺织品的印花,有其本身的历史学价值,更可以通过印花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参看相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此推动世界纺织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在科学地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传统的长期动力中,前辈研究者为此做了大量的记录、整理、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