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托箱包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和箱包设计师的工作岗位要求为进行编写。采用项目化、任务式的体例,设置了4个教学项目、13个学习任务。先是对 箱包产品及设计元素认知 ,到 箱包产品设计表达及工艺制作 的完整流程学习,*后,完成 品牌箱包产品创新设计项目实践 和 自主品牌箱包产品设计项目实践 的实训任务。 本书嵌入课件、视频、拓展知识等数字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来表现,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 本书语言清晰易懂,图文并茂,既可作为中、高职、本科院校的皮具设计、服饰品设计专业师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箱包设计从业人员和箱包设计爱好者的业余读物。
皮革是我国轻化工程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皮革工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大皮革”。合成革是皮革、高分子材料、造纸、纺织、化工各专业综合的新兴交叉学科。随着我国合成革工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轻化工程领域的一个新方向。 本书以合成革的制造工艺为主线,按工序介绍了差别化纤维、非织造布、纺织布、基布加工、基布的后加工技术,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造面型与绒面型两大类产品的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并对主要的化学品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包括了合成革制造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突出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广泛性。 本书可作为轻化工程专业制革方向本科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轻纺方向的辅助教材。还可作为合成革行业的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我国高等学校轻化工程专业皮革方向“十五”***规划教材。随着材料、设备的进步以及环境对制革要求的提高,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方式,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工艺过程及理论介绍进行了较多的修正改进,尤其是对典型工艺一章进行了重编。主要内容有染整前准备、复鞣、皮革的染色、坯革的加脂、坯革的干燥与整理、坯革的涂饰、典型制革产品染整工艺。书中包含了制革铬鞣的基本理论、主干流程及操作基础,突出工艺中需要掌握的理论、操作原理,注入当前国内外制革过程中关键的工艺流程、技术操作、材料特征、设备功能的表达。
全书共设置6章,其中第1~3章介绍了化学品风险筛查和评估的思路方法,并对国内外化学品管理的现状作了必要的综述,特别是对国内外制革行业化学品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意图强化化学品风险管理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第4~5章重点将作者近年来围绕皮革化学品风险筛查研究所做的化学品引入皮革源头调研、管控限量、检测标准、生态性评价方法、风险筛查的方法结果与应对策略等一些成果分享给读者。此外,第6章中附录《潜在风险高关注皮革化学品清单》是作者团队多年跟踪研究皮革及相关行业管理动态,并持续更新而成的皮革行业首个高风险化学品数据库。
皮绳不仅结实耐磨,而且很显档次。皮编的绳子有平安、顺利的兆头,可以辟邪。本书介绍了约30多款用皮绳编的各式手链,简单的、复杂的、高贵的、精致的、复古的、款式丰富,还可以在手链中添加宝石或金属配件等,使手链 加时尚。书中配有超详细的编结步骤图和文字说明,将每一款皮绳的编制方法都介绍得很详细,便于读者阅读和学习。
本书皮革科技发展部分主要分为中国古、近现代皮革科技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皮革的起源、古代皮革科技发展、近现代皮革科技发展、皮革科技发展的趋势等章节。皮革工艺概论部分主要阐述依托已有的皮革科技发展出来的制革工艺,通常分为准备、鞣制和整饰(理)三阶段。 本书分为8章, 分别为皮革科技发展与趋势、皮革工艺制造用原料皮、皮革制造工艺的蛋白质化学原理、皮革制造工艺准备工段、皮革制造工艺的鞣制阶段、皮革制造工艺的湿整理阶段、皮革制造工艺的干整理工段、皮革制造工艺的涂饰。
《水性皮革涂饰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在简介皮革涂饰材料的作用、性能要求和组分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水性聚丙烯酸酯类和酪素类涂饰材料设计与合成方面的**进展,论述了核壳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单原位乳液聚合法、双原位乳液聚合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细乳液聚合法及其他合成方法制备皮革涂饰材料,并对皮革涂饰材料的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了介绍。
本教材以皮革生产过程为主线,主要对皮革生产所涉及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废液、皮革成品的分析检验的常用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等内容进行全面的论述,并扼要介绍皮革分析检测很新前沿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本教材可用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修订。 本标准是对QB/T1272--1991《毛皮成品 化学分析试样的制备及化学分析通则》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1272—1991,N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变更为《毛皮 化学试验样品的准备》: ——将“毛皮成品”描述为“毛皮”; ——增加“装置”、 “取样和试样的准备”、 “试验报告”; ——删除“化学分析通则”相关内容。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4044:2008《皮革 化学试验样品的准备》(Leather--Preparationofchemical testsamples)国际标准。本国际标准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LTCS)标准IUC3。 本标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采用ISO 4044:2008时进行以下技术性修改: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原引用的ISO标准,更改为引用我国的相关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71—1991《毛皮成品 收缩温度的测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1271—1991~N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更名为《毛皮 物理和机械试验 收缩温度的测定》; ——将“毛皮成品”改为“毛皮”: ——更改了定义内容; ——增加了试验原理; ——删除了中“SW-1型收缩温度测定仪”的相关内容; ——更改了4“装置”的内容; ——更改了5“取样和试样的准备”; ——增加了对干态试样试验前浸润的程序; ——增加了试验报告。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3380:2002《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直到100℃的收缩温度的测定》(1eather—Physica1 and mechanica1 tests.Determinationof shrinkage temperature up t0100℃),该国际标准基于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家联合会(IU1TCS)标准IUP 16。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皮革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皮革协会、广州新濠畔五金鞋材市场有限公司、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中、任有法、刘穗龙、马瑞华、赵立国、钟锡豪。
本标准是对QB/T 2801-2006《皮革成品验收规则》、QB/T2802-2006《皮革成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的修订,修订后使其合并为一个标准。 本标准与QB/T 2801-2006.和QB/T2802-2006k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皮革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细化了“范围”;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检验规则”; ——增加了“标志”的内容; ——简化了“包装”要求; ——具体了“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峰安皮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荣辉、陈荣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2801-2006《皮革成品验收规则》和QB/T
本书从箱包生产工艺的组成与发展入手,对箱包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特别列举了一些实例,使读者对箱包的制作流程有了明确认识。另外,本书还讲解了关于箱包产品后整理与包装储运、工艺技术文件与产品质量管理的有关内容,使读者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箱包制作的全过程。本书可供箱包设计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院校学生学习和参考。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1279—1991《毛皮透水气性测试方法》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1279—1991,H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更改为《毛皮 物理和机械试验 透水汽性测定》; ——将“透水气性”修改为“透水汽性”; ——将“毛皮产品”扩大为“毛皮及其制品”;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仪器和材料”中,删除了对透水汽测试仪型号的限定;提高了“天平”的精度要求,增加 了“模刀”的要求; ——在“结果计算”中,增加了公式中常数的来由; ——增加了 “结果的表示”; ——增加了 “试验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 14268:2002《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透水汽性的测定》 (Leather.Physicaland mechanical tests—Determination of water vapourpermeabi
本书内容包含原料皮的检查和质量,制革过程的湿操作、干操作及其现代管理的方法以及环境友好技术。本书所叙述的内容是在长期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的高度将皮革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够有序地进行科学指导。 本书可以提供解决皮革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关键质量问题的方法,对提高皮革质量是一部很好的指南。它不仅是大中专皮革专业师生理想的教学参考书,而且其内容对广大从事皮革生产技术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皮革科研工作者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