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学》介绍了印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印刷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润湿原理;水墨平衡;纸张输送与定位控制原理;印刷压力的计算和检测方法;图文变形原理;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用;颜色复制基本理论;凹印、柔印和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油墨转移中的现象;印刷品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方法;印刷作业过程及其故障排除方法和网点印花。本书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助于培养读者对印刷专业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印刷工艺学》可作为印刷、包装、平面设计专业本科与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类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技术人员、高级操作人员的学习参考。
本书共分为8章,可划分为4大部分。章和第二章讲解颜色的光学特性和视觉特性、颜色视觉规律和影响颜色感觉的因素,是构成颜色理论的基本概念;第三章至第六章介绍计算颜色、表示颜色和测量颜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第七章介绍彩色印刷中的色彩学原理,用前几章的颜色理论阐述彩色复制的颜色传递过程、计算印刷品颜色的方法;第八章是配合本课程的实验部分,通过各种目视观察实验和颜色测量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颜色的特性和规律,促进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在每章的后面,我们设计了习题或思考题,以检验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这些习题都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或者是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 本书适合印刷工程、包装工程以及与图像处理相关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课程的教材。本书力求颜色理论与彩
喷墨打印是以墨滴为基础,集喷射工艺、扩散沉积过程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于一体的先进微加工制造技术。《喷墨打印基础:喷墨与墨滴中的科学》立足于墨滴产生、滴落和碰撞的科学机理,系统地介绍了喷墨打印复杂过程、材料工艺等影响因素和喷墨各阶段表征方法。《喷墨打印基础:喷墨与墨滴中的科学》共16章,详细讨论了墨水从喷墨打印头内喷出,穿过空气然后撞击衬底并扩散,*后形成沉积物的过程;介绍了喷墨打印过程各阶段的数值仿真方法,并阐述了射流与墨滴的可视化与测量以及流体与表面表征的实验技术;*后给出了喷墨打印的一些应用和对未来喷墨打印技术的展望。
折页装印刷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纸质印刷品。本书根据折页装的特点,将折页装分类成平行折折页装、特殊折页装和地图折折页装;从设计与印 刷结合的角度,介绍了折页装开本数及开本尺寸的范围和确定方法、开本形式、开本折页方式、折页装用纸要求、折页装的尺寸设计特点以及折页装与印刷设备的匹配关系;附录给出了各种印刷机印刷国际标准开本尺寸折页装数据,便于读者设计和印刷时查阅。 本书内容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适合印刷品设计人员、印刷企业业务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工艺人员阅读和使用。
以海德堡印通流程为基础,涵盖了从图文处理到 CTP制版整个流程的操作。通过本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印前图文处理的知识,掌握海德堡数字化工作流程的使用技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印刷化学基础是印刷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本书在介绍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物质间转化的化学变化规律时,着重介绍与印刷相关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基础理论,有关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界面化学基础。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教材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印刷企业生产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组织编写,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围绕印刷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评价和总结学习过程,推动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式的学习体系。 本教材内容以印刷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印刷流程编写了七个教学单元,依次讲授印前、印中和印后过程中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检测和控制质量的方法,通过学习,掌握各印刷环节质量检测及分析的内容及标准,并通过对印刷过程中典型产品的质量鉴别,培养学生在印刷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控制印刷质量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以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印刷质量检测原理与标准化的内容。首先整体介绍了印刷质量和印刷标准化的意义,以及目前印刷行业中几个印刷标准化认证规范;然后介绍了印刷质量检测的色度和密度基本原理,主观评价的方法及要求,质量检测与控制的重要参数以及检测的手段 印刷测控条和测试版等;接着结合国家标准和印刷行业标准给出了各类印刷品的检测方法、印后加工质量检测方法、印刷品的综合检测方法以及印刷品的环保检测要求和方法;*后结合ISO相关标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和印刷质量检测系统。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印刷工程类本专科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印刷科研人员,从事印前处理、印刷质量和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作为包装工程、广告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GB/T 9851《印刷技术术语》分为以下7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术语; 第2部分:印前术语; 第3部分:凸版印刷术语; 第4部分:平版印刷术语; 第5部分:凹版印刷术语; 第6部分:孔版印刷术语; 第7部分:印后加工术语。 本部分为GB/T 9851的第l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第l部分:基础术语》。 本部分与GB/T 98 51.1—1990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对原术语标准的门类划分和条目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来9个门类按照国际标准统一划分为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三大类,即基本术语、印前术语、平版印刷术语、凸版印刷术语、凹版印刷术语、孔版印刷术语、印后加工术语,共7部分。 ——删除陈旧过时的条目,补充新技术术语,增加条目总量。 ——对术语的英文对应词进行修改,使其与国
GB/T 985l《印刷技术术语》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术语; 第2部分:印前术语; 第3部分:凸版印刷术语; 第4部分:平版印刷术语; 第5部分:凹版印刷术语; 第6部分:孔版印刷术语; 第7部分:印后加工术语。 本部分为GB/T 9851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9851.2—1990《印刷技术术语 第2部分:文字排版术语》和GB/T9851.3—1990《印刷技术术语第3部分:图像制版术语》。 本部分与GB/T 9851.2—1990和GB/T 9851.3—1990两部分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将GB/T 9851.2 1990《印刷技术术语 第2部分:文字排版术语》和GB/T9851.3—1990《印刷技术术语第3部分:图像制版术语》两部分合并为印前术语。 ——标准的结构形式按照GB/T 1.1—2000进行了修改。 ——标准的词条根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删减与合并,并增加了部分新的词条。 本部分由新闻出版总署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印刷
本书着重在实用上,讲述了原纸尺寸,张纸开法,书刊折页,配帖等。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学生、初级技工及管理人员使用。 本册《拼版、晒版工艺实用技术》是作者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手材料。在拼版部分里,除介绍了的纸张、术语的等知识外,作者专门就常用的几种开本的拼版方法作了举例介绍。广大拼版工作者从这些介绍中一定会得到启发。中晒版部分里,作者着重从设备使用,版材基本特点入手,对常用的晒版方法做了精辟的总结,并对印版常见毛病及解决办法有专门说明。
本书是《印刷设备使用与维修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在简要阐述胶印机基本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单张纸胶印机的基本原理和构成及其联系进行了概括说明。一方面,针对各功能部件,展示常见机型,解剖典型机构,介绍操作、调节方法,全面解剖胶印机的结构,讨论机器操作、调节、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从实用性方面着手,对典型机器运行故障的甄别和排除方法,典型质量缺陷的分析和改善的途径,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讨论和介绍。 本书适合于印刷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印刷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管理人员学习阅读,也适合于技工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功能性包装材料品种繁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方健编写的《功能性包装材料》从原材料角度出发,将全书内容划分为6章, 章绪论、第二章功能性纸包装材料、第三章功能性塑料包装材料、第四章天然高分子包装材料、第五章功能性金属包装材料、第六章功能性玻璃包装材料。鉴于材料学近年的高速发展,材料的种类与材料改性等方面呈现日新月异的现状,本书在介绍成熟的材料理论知识外,还引入了许多材料的 研究方向、成果。希望能够使读者有所启发。 本书可作为高等研究型院校,应用型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教材推广使用,也可供高校科技工作者、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本书编者力图贯彻第二版手册的编写指导思想,即在内容上要反映现代印刷工艺和设备,反映现代科技水平;文字、图片的编写要符合手册工具书籍的要求,能满足印刷行业中级及中级以上的技术人员的阅读和使用,讲究实用,作者相信这本设备分册在内容深广度和先进性方面,能够基本达到手册的要求,读者可以从中受益。分为印刷机和印后加工设备两部分,介绍了印刷设备的有关知识。
《简明自然科学向导丛书:印刷之术》内容简介: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起提供了条件。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那么,什么是印刷呢?在不同的时期,印刷有着不同的含义,分为传统印刷和广义印刷。早期的印刷指的是利用一定的压力使印版上的油墨或其他粘附性色料向承印物上转移的工艺技术。随着近十几年来电子、激光、计算机等技术不断向印刷领域的扩展以及高科技成果在印刷领域中的应用,出现了许多无需印版和印刷压力的新兴印刷方式,如激光打印、数字印刷、喷墨打印等,从而使印刷有了新的含义。目前广为采用的印刷概念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就是说,印刷是对原稿上图文信息进行大量复制的技术。
柴三中主编的《纸包装印后加工操作技术》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为基础编写的专业教材。全书以学习情境和工作任务的方式来安排内容,通过6个学习情境23个任务,对纸包装印后加工所涉及的裁切、覆膜、上光、烫金、模切压痕、糊盒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步骤进行了穿插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和“学中做”,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纸包装印后加工操作技术》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印刷技术、包装装潢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包装行业相关企业员工培训的参考书。
InDesign:是一款针对艺术排版的专业软件,*版本为IIDesignCS3,其操作更容易,功能更加强大。 本书由InDesignCS3的基础入手,穿插精美、实用的案例,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向读者传授排版的方法、思路与技巧,把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作为重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InDesignCs3的核心应用技术。随书光盘中含全书所有案例的终文档以及素材,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调用。 本书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适合要从事排版和已经从事排版工作的设计师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和各种培训机构平面设计专业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