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4/SC2)归口。 本标准由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杰杰工具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金华市精工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塞尔翔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苏州新大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丹纳赫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易得格林利工具(上海)有限公司、宁波安拓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埃米顿工具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雪良、潘文杰、付先念、吴祖训、潘俊、王庭焰、曹志祥、徐鸿、王伟毅、朱垂馨、詹朝晖、杨野、顾青。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观赏石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管理。 为引导观赏石文化事业和观赏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观赏石鉴评工作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科学地指导观赏石鉴评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0 1173:2001《螺钉和螺母装配工具.手用和机用螺钉旋具头的传动端和连接件尺寸和扭矩试验》(英文版)。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01173:2001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附录A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与IS0 1 173: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 .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合我国标准的表述; ——根据我国国情增加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建德市斐凌工具有限公司、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丹纳赫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德诚(环瀛)工具有限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4/SC2)归口。 本部分由余姚市潘易工业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海盐联合钢锯厂、上海沃施园艺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叶园林工业有限公司、浙江新蓝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等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德苗、王伟毅、吴祖训、季胜华、费君华、叶晓东、沈建明、陈立海、顾青。 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轻工行业标准QB/T 2289.6—2001《园艺工具手锯》。
水磨、烫蜡是指京作硬木家具制作表面处理工艺的两道工序。水磨在烫蜡之前,是烫蜡的基础。水磨后的家具表面光滑程度决定了烫蜡的最终表面处理效果。烫蜡其实是一种防腐技术,通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家具、青铜器、纸张、木雕等器物的表面处理。本文在整理水磨、烫蜡技术工艺原则的基础上,将从水磨和烫蜡两个部分,结合具体实例,逐一介绍每一道工序的制作工具、所用材料、操作技巧以及质量检验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QB/T 2289《园艺工具》系列标准由现有的6项标准组成: ——QB/T 2289.1--2012《园艺工具稀果剪》; ——QB/T 2289.2—2012《园艺工具桑剪》; ——QB/T 2289.3--2012《园艺工具 高枝剪》; ——QB/T 2289.4—2012《园艺工具剪枝剪》; ——QB/T 2289.5--2012《园艺工具整篱剪》; ——QB/T 2289.6—2012《园艺工具 手锯》。 本部分为QB/T 2289系列标准的第5项。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对QB/T 2289.5--2001《园艺工具整篱剪》的修订。与QB/T2289.5--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品的型式(2001版的3.1,本版的3.1); ——修改了产品的基本尺寸(2001版的3.2,本版的3.2); ——修改了产品标记(2001版的3.3,本版的3.3): ——增加了整篱剪主轴螺栓的硬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部分为GB 13960《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系列标准的第二部分中圆锯的专用要求。本系列标准的组成如下: GB 13960.1《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部分:通用要求》 GB 13960.2《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圆锯的专用要求》 GB 13960.3《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摇臂锯的专用要求》 GB 13960.4《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平刨和厚度刨的专用要求》 GB 13960.5《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台式砂轮机的专用要求》 GB 13960.6《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带锯的专用要求》 GB 13960.7《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带水源金刚石钻的专用要求》 GB 13960.8《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带水源金刚石锯的专用要求》 GB 13960.9《可移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二部分:斜切割机的专用要求》
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SO 1711-1:2007《螺钉和螺母的装配工具一技术规范一第1部分:手动扳手和套筒》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4393-1995《呆扳手、梅花扳手、两用扳手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GB/T 4393-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型式和尺寸的规定(本版的第3章); ——修改和调整了扳手的小硬度试验值(1995版的3.2条,本版的4.2条); ——增加了小试验扭矩计算公式(本版的表2); ——取消了B系列和D系列扭矩(1995版的表2); ——将原A系列扭矩调整为梅花扳手的小试验扭矩(1995版的表2,本版的表3); ——将原C系列扭矩调整为呆扳手的小试验扭矩(1995版的表2,本版的表3); ——取消了规格S>70 mm的产品要求(1995版的表2,本版的表3); ——取消了开口与头宽的对称度(1995版的3.4条); ——在表面处理中减小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74/SC 2)归口。 本标准由苏州新大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华市精工工具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负责起草,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杰杰工具有限公司、宁波塞尔翔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力易得格林利工具(上海)有限公司、丹纳赫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新蓝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志祥、潘俊、吴祖训、王雪良、潘文杰、付先念、王庭焰、朱垂馨、徐鸿、王伟毅、陈立海、沈建明、顾青。
本标准修改采用IS06789:2003{螺钉和螺母装配工具手用扭力扳手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06789:2003重新起草。在资料性附录C中列出了本国家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06789:2003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D中给出了与IS06789:200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与IS0 6789:2003的主要差异如下: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和其他国家标准(本版的第2章); ——对表面处理和表面质量作了规定(本版的5.1条、5.2条); ——对结构和性能作了规定(本版的5.3条); ——对表面处理、表面质量、结构和性能
本标准参考了欧州标准EN 200:2004(单控和混控——卫生用水嘴技术规范》及EN817:1997《机械混合式水嘴通用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对JC/T 758—1983(1996)《陶瓷洗面器普通水嘴》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758—1983(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水嘴扭力矩试验以及寿命的要求。 ——增加了非接触式水嘴的标准内容。 ——增加了水嘴流量上限值,符合国家节水政策。 ——修改了对水嘴材料、加工与装配、外观质量的要求。 ——修改了对水嘴阀体强度性能、密封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758—1983(1996)。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从卡盘、台虎钳这些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操作工具,再到扳手、螺钉旋具等简单的操作工具,都随其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带来 不同的使用效果。其效果好坏,只因使用方法不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主要内容包括卡盘、夹具、虎钳、扳手、锤子、螺钉旋具、钳子、携带用动力工具、管工工具等的常识及使用方法。 由技能士の友编集 著的《操作工具常识及使用方法/日本经典技能系列丛书》可供钳工操作工人入门培训使用。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 61478:20036带电作业用绝缘梯》。 本标准与IEC 61478:2003相比,主要存在如下技术性差异: ——绝缘梯的分类方法未采用IEC 61478:2003中的分类,保留了原标准GB l7620--1998中的分类; ——采用了IEC 61478:2003中2类绝缘梯的内容,未采用IEC 61478:2003中1类绝缘体的内容; ——在采用IEC 61478:2003中2类绝缘梯的试验方法基础上,增加了蜈蚣梯、人字梯等硬梯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代替GB l7620--19986带电作业绝缘硬梯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 l7620--1998相比,新增加的内容如下: ——IEC 60895:2002中绝缘硬梯的试验方法; ——蜈蚣梯、人字梯等硬梯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6)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北京
这本《新编五金材料手册》,本《手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着重于实用。本书的内容是根据作者30余年来实践,以及受咨询的情况而选编的,所以尽量把较常见的材料的核心(如规格、万分、性能)提供给读者,而且用直观易读的表格形式列出。 2.内容力求新。书中所列资料都力求使用*版本。在选用的各级标准中,虽然年代号较旧,但在新的标准目录中还列着,表明标准尚未修订,仍是现行标准。 3.数据有出处。本《手册》对资料、数据的来源尽量给出出处。所用的各级标准,把代号、编号、年号都一并给出。 4.我国于2001年11月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WOT的宗旨就在于它相信:开放的世界经济贸易体制对于全球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5.本次再版把修订过的国家标准如优碳钢和合结钢的新标准都列入,而且把钢号的“统一数字代号”也介绍给读
??本习题册与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配套使用。习题册内容紧扣教材的能力目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题型全面,题量充足,涵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相关内容。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学生使用。 ??本习题册由麻艳主编,秦荣健、苏慧祎、许芹、车志敬、郭复欣、王金铭、刘汝伟参编。
本标准与国际标准IS0 2336—1:1996《钢锯条第1部分:手用锯条尺寸》(英文版)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T 14764——1993《手用钢锯条》。 本标准与GB/T 1476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1993年版的第3章,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合金工具钢产品和产品代号M、双金属复合钢的产品代号Bi(本版的5.2); ——增加了挠性型钢锯条的弯曲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的6.5.2和7.5.2); ——删去了“产品分级”(1993版的第8章); ——修改了“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的要求(1993版的第9章,本版的第9章);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具五金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海盐联合钢锯厂、上海
QB/T 2212《建筑工具(泥工类)》系列标准现有七项标准组成: ——QB/T 2212.1—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通用技术条件; ——QB/T 2212.2—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泥抹子; ——QB/T 2212.3—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泥压子; ——QB/T 2212.4—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砌铲; ——QB/T 2212.5—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砌刀; ——QB/T 2212.6—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打砖工具; ——QB/T 2212.7—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勾缝器。 本标准为QB/T 2212系列标准的第4项。 本标准是对QB/T 2212.1 1—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尖头形砌铲》、QB/T2212.12--.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梯形砌铲》、QB/T 2212.13—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菱形砌铲》、QB/T2212.14—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叶形砌铲》、QB/T 2212.15~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圆头形砌铲》、QB/T2212。16—199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锁具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