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音飞储存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鼎虎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博途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物流技术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华德仓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六维物流设备实业有限公司、太原刚玉物流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诺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州德马物流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东莞市海力物流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跃跃、张卫国、姜巍、周昭明、徐正林、包铭、孙卫东、周炳华、王士祥、谢若兰、郭瑷、于俊勇、赵德平、李建世、郝隆誉、徐峰、江晓记、顾涛、吴明、李守林。
从卡盘、台虎钳这些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操作工具,再到扳手、螺钉旋具等简单的操作工具,都随其使用方法的不同而带来 不同的使用效果。其效果好坏,只因使用方法不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主要内容包括卡盘、夹具、虎钳、扳手、锤子、螺钉旋具、钳子、携带用动力工具、管工工具等的常识及使用方法。 由技能士の友编集 著的《操作工具常识及使用方法/日本经典技能系列丛书》可供钳工操作工人入门培训使用。
??本习题册与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配套使用。习题册内容紧扣教材的能力目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题型全面,题量充足,涵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相关内容。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学生使用。 ??本习题册由麻艳主编,秦荣健、苏慧祎、许芹、车志敬、郭复欣、王金铭、刘汝伟参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日用五金制品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
QB/T 2564《螺钉旋具》系列标准由6项标准组成: ——QB/T 2564.1--2012《螺钉旋具 命名与术语》; ——QB/T 2564.2—2012《螺钉旋具 一字槽螺钉旋具旋杆》; ——QB/T 2564.3--2012《螺钉旋具 十字槽螺钉旋具旋杆》; ——QB/T 2564.4--2012《螺钉旋具 一字槽螺钉旋具》; ——QB/T 2564.5--2012《螺钉旋具 十字槽螺钉旋具》: ——QB/T 2564.6--2002《螺钉旋具螺旋棘轮螺钉旋具》。 本部分为QB/T 2564系列标准的第l项。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对QB/T 2564.1--2002《螺钉旋具命名与术语》的修订。与QB/T2564.1--2002;fH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螺钉旋具产品的图例和命名(本版的3.1); ——修改了螺钉旋具产品的英文命名(本版的3.1); ——增加了旋杆的图例(本版的3.2);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观赏石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归口管理。 为引导观赏石文化事业和观赏石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观赏石鉴评工作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科学地指导观赏石鉴评工作,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6787:2001《螺钉和螺母的装配工具 活扳手》(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 6787:2001重新起草。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 6787:2001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与ISO 6787: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增加了材料的要求(本版的4.1); ——对活动扳口与扳体的装配性能作了规定(本版的4.4); ——对表面处理和表面质量作了规定(本版的4.5、4.6); ——对尺寸、硬度、装配性能、表面处理和表面质量的试验方法作了规定(本版的第5章); ——对检验规
《黄金制品金含量无损测定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电子探针微分析法; ——第2部分:综合测定方法。 本部分为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7364—1998 本部分与GB/T 17364—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无损定量分析方法”改为“综合测定方法”; ——“引用标准”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部分; ——“标准的附录”改为“资料性附录”; ——使用“准确度”改为使用“不确定度”; ——增加了“测量结果”部分; ——增加了“原始记录格式”部分; ——增加了“测定报告格式”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2936:2001《螺钉和螺母装配工具 内六角扳手》(英文版)。 本标准根据ISO 2936:2001重新起草。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条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在采用ISO 2936:2001时,本标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已编入正文中,并在他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用垂直单线标识。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本标准与ISO 2936: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 ——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 ——引用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本版的第2章); ——根据我国国情增加了产品的表面质量要求(本版的4.3); ——增加了尺寸的试验方法(本版的5.1、5.2、5.3、5.4); ——增加了表面质量检验(本版的5.5); ——增加了硬度的测试方法(本版的5.6)
QB/T 2212《建筑工具(泥工类)》系列标准现有七项标准组成: ——QB/T 2212.1-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通用技术条件; ——QB/T 2212.2-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泥抹子; ——QB/T 2212.3-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泥压子; ——QB/T 2212.4-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砌铲; ——QB/T 2212.5-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砌刀; ——QB/T 2212.6-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打砖工具; ——QB/T 2212.7-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勾缝器。 本标准为QB/T 2212系列标准的第2项。 本标准是对QB/T 2212.3-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尖头形平抹子》、QB/T2212.4-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长方形平抹子》、QB/T 2212.5-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梯形平抹子》、QB/T2212.6-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阳角抹子》、QB/T2212.7-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阴角抹子》的修订。 本标
水磨、烫蜡是指京作硬木家具制作表面处理工艺的两道工序。水磨在烫蜡之前,是烫蜡的基础。水磨后的家具表面光滑程度决定了烫蜡的最终表面处理效果。烫蜡其实是一种防腐技术,通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家具、青铜器、纸张、木雕等器物的表面处理。本文在整理水磨、烫蜡技术工艺原则的基础上,将从水磨和烫蜡两个部分,结合具体实例,逐一介绍每一道工序的制作工具、所用材料、操作技巧以及质量检验标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五金类的新产品日益增加,使用非常广泛。本书是根据目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以面广、实用、精练、方便查阅为原则编写的。由于有关的国家标准及五金类产品的型号、规格和技术要求等不断更新,本书在编写中尽量采用最新标准及生产厂的最新机件型号和规格。本书是从事科研、设计、生产、教学、信息咨询、科技图书、供应销售、引进出口及城乡企业等行业多层次人员所需的工具书。 全书内容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包括最新的资料数据、标准及规范;第二部分,工具,包括近年发展及引进的电动、气动工具等最新的工具产品及规格;第三部分,配件,包括各类机械设备配件;第四部分,建筑五金;第五部分,常用用金属材料,包括各国材料对照及的近年发展的各种型材等;第六部分,常用非金属材料。
QB/T 2289《园艺工具》系列标准由6项标准组成: ——QB/T 2289.1-2012《园艺工具稀果剪》; ——QB/T 2289.2-2012《园艺工具桑剪》; ——QB/T 2289.3-2012《园艺工具高枝剪》; ——QB/T 2289.4-2012《园艺工具剪枝剪》; ——QB/T 2289.5-2012《园艺工具整篱剪》; ——QB/T 2289.6-2012《园艺工具手锯》。 本部分为QB/T 2289系列标准的第2项。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是对QB/T 2289.2-1997《园艺工具桑剪》的修订。与QB/T2289.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产品的基本尺寸(1997版的3.2,本版的3.2); ——修改了产品标记(1997版的3.3,本版的3.3): ——增加了桑剪主轴螺栓的硬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的4.1.2、5.2.2): ——增加了手柄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的4.2、
《黄金制品金含量无损测定方法》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电子探针微分析法; ——第2部分:综合测定方法。 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17363—1998《黄金制品的电子探针定量测定方法》。 本部分与GB/T 17363—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 ——增加了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定报告格式》; ——用“准确度”表示测定误差范围,改为用“标准不确定度”表示测定误差范围; ——适用范围中增加了“成分比较均匀的黄金制品”; ——范围条款中增加了“不适用于成分不均匀或有镀层的黄金制品的整体金含量的测定”; ——“重量百分数”改为“质量分数”。 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QB/T 2212《建筑工具(泥工类)》系列标准现有七项标准组成: ——QB/T 2212.1-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通用技术条件; ——QB/T 2212.2-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泥抹子; ——QB/T 2212.3-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泥压子; ——QB/T 2212.4-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砌铲; ——08/T 2212.5-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砌刀; ——QB/T 2212.6-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打砖工具; ——QB/T 2212.7-2011 建筑工具(泥工类)勾缝器。 本标准为QB/T 2212系列标准的第1项。 本标准是对QB/T2212.1~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术语》和QB/T2212.2—1996《建筑工具(泥瓦类)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QB/T 2212.1—1996和QB/T2212.2—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更名为《建筑工具(泥工类)通用技术条件》; ——删除了分类与命名中的线锤部分(QB/T 2212.1
《五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共分5篇31章,内容包括基本资料、金属材料、通用配件、五金工具和建筑五金。书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内主要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以及*的技术资料和有关标准。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EC 60743:2001《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本标准中有些术语与IEC的术语有一定差别,为此,尽可能采用IEC的定义,并在不致引起误解的前提下,保留我国惯用术语。 本标准代替GB/T 14286-2002《带电作业工具设备术语》。 本标准与GB/T 14286-2002相比,调整的内容如下: ——去掉IEC前言; ——对部分术语的名称进行了调整,如:连接线板一放线联板、转线滑轮组一牵引机、卷线器一牵引机卷筒等; ——对于“电位转移”、“人体体表电场”、“人体电流”、“组合间隙”等我国常用术语而IEC 60743中又没有的内容仍予以保留。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负责起草,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