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共10章 条、1个附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规定了规程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坝址、枢纽布置、坝型选择以及应遵循的原则作了规定; ——对填筑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填筑标准作了规定; ——规定了坝体结构设计、基础处理的工作内容、原则及要求; ——规定了坝体设计中的计算内容、方法及要求; ——规定了坝体加高、加固的原则、方法与要求; ——附录部分对波浪和护坡的计算等做了规定。
《微波工程技术(第2版)》包括微波技术8章(章至第8章)、微波管原理6章(第9章至4章)和微波管材料与制造工艺4章(5章至8章),三部分共18章。其中微波技术部分以波导系统为主,简单介绍了微带线及微带元件,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特别增加了高功率微波的传输与模式变换的内容;微波管原理部分则包括了传统微波管、毫米波、亚毫米波和新型器件、相对论电子注器件,删去了版中微波半导体器件的内容;材料及制造工艺部分只涉及微波电真空器件所用材料和零件的制造、处理、连接及总成工艺。书中内容以阐述物理概念为主,尽可能减少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
《三峡工程运用后泥沙与防洪关键技术研究/三峡工程运用后泥沙与防洪关键技术研究丛书》通过分析三峡水库泥沙输移规律和泥沙输移影响,深入研究三峡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对水库长期使用的影响,提出三峡工程坝区关键泥沙问题及对策。具有很强的原创性。
都江堰这一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岷江相依相存,在永远不息的急流中历经22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都江堰无言地传递着水利与文明的渊源,展现着水利与自然和谐的无限魅力,都江堰与成都平原息息相关。本书将都江堰的历史还原于它所依存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梳理了都江堰极富区域特点的工程技术、水管理、水神崇拜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形态。它引导读者回望历史,发现传统水利建筑之美,探寻水利文明丰富的内涵,当然也将从中感悟古代工程技术的局限以及可以借鉴的优点。全书图文并茂,一些珍贵图片是首次发表。 本书适用于从事水利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土木工程史、历史、地理等有兴趣的人群。
本书主要介绍了城市雨洪模型及其在济南市和广州市城市暴雨洪水模拟和预警中的应用。本书详细介绍了城市雨洪模型研究发展概况,分析了济南市城市化对暴雨洪水的影响,探讨了珠三角地区城市暴雨内涝成因。阐述了SWMM模型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计算方法,运用SWMM构建了济南市城市雨洪模型。针对济南市特殊地形,建立了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城市雨洪模型,该模型由流域水文模型、坡面汇流模型、洼地调蓄模型和河道洪水演算模型构成。运用MIKE 21 建立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水模型,分析洪水在济南市城区淹没过程、淹没水深和流速等,构建各种设计暴雨情形下的防洪预案。研制基于GIS平台的济南城市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以各类城市雨洪模型为核心,可以实现济南市城市暴雨洪水预警预报。基于InfoWorks开发广州市新河浦社区城市雨洪模型,并进行
本书以《水闸安全鉴定规定》为基础,对其规定的具体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具体工作内容的实施方法和技术规程进行总结,同时结合《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对相关的鉴定程序、部门职责等方面的规定,形成一整套可以用来指导水闸安全鉴定的技术。希望能对全国的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前期工作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为保障水闸安全,充分发挥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评价》一书旨在从理论和方法上,较全面、系统地总结长江委在流域规划、工程设计和防洪调度、流域管理中,解决水文水资源专业问题的经验,以大量实例,剖析、论述现行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同时,结合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展望,介绍、阐明新方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本书有助于承前启后,推动水文、水资源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水资源永续利用。 本书系长江水利委员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丛书之《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评价》分册。共分14章,集长江委几代水文职工和水文水资源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成果之大成。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通用设计丛书(细部设计分册)》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通用设计丛书”之一。本分册涵盖抽水蓄能电站洞口设计部分,入口、门卫及围墙设计部分,厂区零星建筑设计部分,栏杆、护栏设计部分,厂房细部设计,道路护栏及排水沟设计部分,出线设计等八部分内容。每部分均列出了通用设计方案、设计条件及使用说明,并有完整的方案设计图纸及细部做法。
刘伟平、晏志勇、汤鑫华主编的《水工设计手册 (第2版述评纪事)(精)》是《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 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读者对修 编的组织策划、卷章调整、成书过程以及编审者的感 悟、体会等有更深入的 了解,《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编委会特组织编写 了本书。本书主要包括 主编述评、主审专家述评、专家点评、编辑心得、纪 事、结语和录等 内容。 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 、管理等的工程技 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关心水工设计发展的社会人 士阅读参考。
本书共有六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水闸工程的等级划分及设计洪水标准,总体布置,水力计算,防渗排水设计及近年来防渗、消能防冲的新工艺新方法,闸室稳定分析及软基处理、沉降计算,以及水闸的结构设计等。书末还有6个录,分别给出了岩土的分类方法,基础下的应力系数表和弹性地基梁的弯矩系数表,以及条形基础的加应力计算。 本书内容比较全面、实用,既有系统的理论分析
本书为历史建筑修缮实例丛书,通过五个项目八幢建筑的调研、设计、修缮全过程,描述了当前历史建筑的一部分修缮技术和工艺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单位对历史建筑修缮施工的热忱和独到见解。可以作为其他历史建筑修缮施工单位的借鉴,也可以使历史建筑修缮设计人员对修缮技术和工艺有更多的了解。对修缮过程由一个较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