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用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的观点,以历史的眼光,简要介绍中国水利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讴歌中国古人如大禹、管仲、李冰、贾鲁、潘季驯、靳辅、陈潢等治水、用水、管水、理水的的不朽业绩,展现丰富多彩的水利文化。又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历史文献、考古发现、诗词典故、科学家故事等方面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水利成就,努力讲述中国古代水利科学家奋发有为的励志故事,凸显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勇敢勤劳、不畏困难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底蕴,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本书系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的成果,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成果。本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保持了较为开阔的视野,使浙中宗祠研究处于全国相关研究的总体思考和关照之中,便于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本书既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资料占有充分,又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书主要围绕浙中地区传统宗祠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综合分析宗祠的类型、地域特征、社会活动、管理、社会影响和建筑文化等各方面情况,探讨宗祠、宗族、村落的内在关系及其演变,总结宗祠发展变化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者在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1.结合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考察和分析浙中地区传统宗祠的历史演变;2.从宗祠的主要形成原因等方面出发,分析浙中地区传统宗祠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