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文的发布与实施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重要措施,是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是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活动各方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技术要求,也是政府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技术依据。 本条文共分4篇,分别为: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施工、劳动安全与卫生及水利工程验收。
经过数十年的梯级滚动开发,我国已经形成多个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特大流域水电站群,其调度运行呈现水电站数目众多、任务需求多样、约束条件复杂等综合特征,系统规模与运行复杂性急剧增大,维数灾已经成为影响水电调度的重大基础科学难题。为此,本书在解析大规模水电调度维数灾根源、经典方法计算性能及其工程适应性的基础上,从知识规则、等蓄能线、非线性优化、并行计算、试验设计、两阶段优化、变尺度抽样、群体智能等多个层面,尝试创新并发展形成特大流域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降维理论,力求为我国大规模水电能源广域时空配置提供切实可用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中国水利水电科普视听读丛书》是一套全面覆盖水利水电专业、集视听读于一体的立体化科普图书,共14分册。本分册为《水利史》,简要记述了历史时期(远古至1949年)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基本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历代水利建设的成败得失,以及水利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和景观等的关系,展现了水利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影响。本丛书可供社会大众、水利水电从业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工程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需要,提高概(估)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投资,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建标[2013]44号)等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近年水利工程自身行业特点,在水利部水总[2002]116号文颁布的《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本编制规定。本规定主要用于在前期工作阶段确定水利工程投资,是编制和审批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的依据,是对水利工程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基础。建设实施阶段,本规定是编制工程标底、投标报价文件的参考标准,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文件时可根据企业管理水平、结合市场情况调整相关费用标准。本规定适用于大型水利项目和报送水利部、流域机构审批的中型水利项目,其他项目可参照执行。
治理黄河、疏通运河乃有清一代之要政。本书立足于历史学、文献学方法,充分借鉴水利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以生态环境史的视角重新审视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前清廷河患治理策略,着重分析清廷治黄政治导向、水利技术进步与治黄环境后果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清代黄河治理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纠葛,可为当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本书为《抽水蓄能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技术》丛书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概述,介绍调试的作用及整体要求;分部调试,介绍机组启动方式、充水试验、净水试验、发电方向试验、工况转换试验、涉网试验和15天考核试运行等内容;性能试验,介绍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的性能试验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性能试验,重点介绍效率试验、动水关主进水阀试验和发电机参数测试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介绍在调试中测量数据误差产生原因及数据处理原则,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与总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 2014年12月全线通水以来 ,已安全、平稳运行8年多 ,发挥出巨大社会、经济、 生态综合效益,也积累了较 丰富的实测数据和运行经验 。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 深度挖潜中线输水调度规律 ,对实现精准 调水有着 重要意义。本书基于数据驱 动和机理分析相结合的现代 技术方法,重点围绕中线总 干渠损失率变化规律、节制 闸过闸流量计算、冰期输水 调度优化控制、应急输水调 度模拟、渠道输水水力响应 、汛期暴雨对输水影响分析 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 归纳,量化提炼出相关调度 运行规律,为中线输水调度 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水文化遗产中的水力发电工程、城乡供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景观工程、水利机械、古代水利科学技术等。 本书可供水文化爱好者阅读,可作为中等以上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还可供水利史、水利工程史、水利遗产保护专业师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本书将多年实践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分析设计一体化方面的技术、成果以及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第二部分是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的建立;第三部分是针对水电工程及岩土工程的三维地质建模实现方式;第四部分是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成果的分析应用;第五部分是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成果的岩体工程设计,主要针对边坡工程及隧洞工程;第六部分是三维地质建模与分析设计一体化平台的工程应用。 本书主要适用于从事地质勘察、地质三维数字化、岩体工程设计工作及其他感兴趣的人员参考使用。
计算水力学是涉及经典力学、计算方法、数值分析、程序编制、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水利、交通、环境、土木、地质、采矿、能源等工科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BR》本书将计算水力学的主要内容写成五篇,分别为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有限体积法,边界的特殊处理及可视化方法与应用。其中第1章概述计算水力学的内涵、特点、基本方程和学习要求;第2、3章阐述有限差分法的理论及应用;第4~7章阐述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及应用;第8、9章阐述有限体积法的理论及应用;第10~12章阐述特殊边界的处理;第13、14章阐述可视化方法与应用。每篇内容中理论部分从物理概念的分析入手,阐述基础的建模思路、建模步骤和解法;应用部分主要选择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也部分选用一些其他研究工作者的典
本书是《抽水蓄能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技术》丛书之一。全面介绍了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设计、试验和维护等,尤其是针对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其调速系统的调节原理和控制策略。主要内容包括水轮机调速系统基本原理,抽水蓄能机组微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设计和计算,调整试验及运行维护、新技术发展和典型工程应用等。全书既有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阐述,又有目前国内经典的技术和工程应用经验介绍,行文深入浅出,内容翔实,理论结合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由顾慰慈编著的《堤防工程设计计算简明手册(精)》讲述了堤防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书共九章,内容包括:堤防工程的布置,波浪对堤防的作用,冰盖对堤防的作用,防护堤的渗透计算,堤防的沉降计算,土堤堤坡的稳定性计算,土堤的排水设备,防渗设备,边坡的防护和地基的处理,防洪墙的设计和计算,堤防的养护维修与观测等内容;书中还附有必要的图表和算例,可供读者参考和使用。 《堤防工程设计计算简明手册(精)》可供从事堤防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科技人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阅读和参考,并可供水利、海港、城市建设等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抽水蓄能事业取得了非凡成就,尤其在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化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为了全面展示抽水蓄能机组自主化工作成就,提高抽水蓄能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维水平,促进我国抽水蓄能领域技术人才培养,满足我国当前抽水蓄能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决定组织编写了《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及辅助设备技术》套书,共八个分册,本套书将填补了同类技术书籍的市场空白。 本书为水泵水轮机分册。主要讲述水泵水轮机发展历程、工作原理、水力开发与模型试验、结构设计与刚强度疲劳分析、制造工艺、安装与运行维护、水力过渡过程仿真分析以及技术与工艺创新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等内容。全书共分11章,对水泵水轮机从研发、试验、设计、制造到安装、运行及维护的
本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流域水文动态模拟与洪灾风险量化表征方面研究成果的总结。全书内容涉及季节性动态特征的识别和提取,基于季节性动态特征的流域水文模型率定、评价和应用,动态参数对乖节性动态特征的响应,GIS-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在缺资料流域淇水预报及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整合最大似然聚类算法的洪灾风险评估等。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利工程、地理、资源等领域的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与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书共八章,主要包括水电站非恒定流数值计算的理论和数学基础、程序设计技术、典型差分格式及程序设计、动力渠道涌波问题数值计算及程序设计、水电站调洪演算的数值解法及程序设计、调压室水位波动数值计算及程序设计、压力管道水击的数值计算及程序设计等内容。 首先,本书希望把水电站非恒定流在理论上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并介绍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其次,介绍了ExcelVBA程序设计基础,鉴于Excel的广泛应用及强大功能,经过对算例的学习,即可快速把握一般数值计算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而如果不想写代码,本书介绍的MATLAB/Simulink也是不错的选择。*后,本书重点阐述了有限差分法、特征线法等数值方法在水电站非恒定流计算中的具体应用和程序设计。除绪论外,本书在每一章都给出了算例和程序代码?并给出了详细的注释。
本书从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到应用实践,概要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外第一部《人水关系学》专著。全书包括9章,第1章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相关概念和学科体系,第2、3章分别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第4章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5、6章分别介绍了人水关系学与治水思路、水工程建设之间的关联,第7、8章介绍了两个应用实例,第9章对人水关系学发展进行展望。本书可供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土木工程、资源科学、水科学、地理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系统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在校研究生以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精选了151种水性建筑涂料制备实例,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原料配比、制备方法、用途和特性等内容,包括抗菌、防霉、隔热、防火等绿色环保型产品,实用性强。本书可供从事涂料生产、研发、应用等领域的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