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春、张毅敏编著的《平原河网区前置库研究与实践(精)》在总结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中“平原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前置库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发的生态植物栅、生态透水坝、生物浮床、生物操纵等技术与集成的生态河道技术、人工湿地技术以及示范工程建设经验,全面介绍了在外首次开发的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强化净化前置库系统,重点阐述了湖泊上游平原河网地区以地表径流形式出现的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本书可供从事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参考。
1 总则2 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1 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2 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3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4 泵站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2.5 灌区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3 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1 水库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2 水闸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3 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4 泵站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3.5 灌区工程维修养护项目清单 1.1 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山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结合山西省水利工程特点和维修养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山西省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定额标准”)。1.2 定额标准适用于我省水利工程年度日常维修养护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核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行政管理
《中国水利水电科普视听读丛书》是一套全面覆盖水利水电专业、集视听读于一体的立体化科普图书,共14分册。本分册共有6章,内容分别为我国大坝工程发展概览、超大规模典范大坝工程、母亲河治理关键性大坝工程、绿色生态大坝工程、超高坝代表性工程、智能化 性大坝工程。本分册在梳理大坝工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以我国现代著名大坝工程为案例,展示这些工程的设计理念、结构功能、技术创新和综合效益,为读者了解大坝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本丛书可供社会大众、水利水电从业人员及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针对我国水利专业软件研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将水利专业软件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云计算这种新的基于互联网、面向大众的服务计算模式,建立面向全行业的水利专业软件云服务平台,阐述了水利专业软件云服务平台的特点、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安全保障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以标准化为前提,改进水利专业软件开发模式和运维管理模式,以推动水利专业软件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和决策支撑。
水利部在1994年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国现代水利人物志》,作为水利百科全书的副卷,收录了对中国现代水利建设作出贡献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英雄模范3600余人,其中有关水文事业的人物有230余人,河北省水文系统郭文英、张秀庚2人被列入其中。尽管这个名单刊登得还不完全,但可反映现代水文人物的轮廓。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 51336—2018)的公布是我国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是在参阅 外大量文献和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基础上编写的,内容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地下工程发展与震害特点,地震特性与设计地震动,结构地震动力学分析基础,土的动力学特性,天然水平地层动力分析,地下结构抗震分析原则与方法,地下结构地震动力分析应用。 本书可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和工程地质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地下工程抗震设计与计算方面的实用参考用书。
受水利部河长办委托,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负责案例征集和遴选编撰工作,组织专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管理机构报送的案例进行了甄别、遴选,精选了56篇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编辑成册出版发行。 本书设置七个主题板块,反映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的探索实践。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书。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各卷以学科体系为框架,分学科研究、专题研究、学术事件、学术人物、学术名著名篇、学术机构团体、学术刊物等7类条目。其中学科研究和专题研究为主体内容,占各卷的主要篇幅。 1994年7月,我社初步提出《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出版构想,后曾多次向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有关专家咨询,并召开多次座谈会,对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和评估,得到学界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1996年开始制订编纂计划,完成总体框架设计,并开始向权威专家组稿。同年,新闻出版署将本书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