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节水及其数字化、智慧化管理需求,开展智慧节水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智慧节水全过程技术支撑体系研究,以流域或区域为对象,根据节水、水资源管理工作政策要求和管理实际,以自然和社会水循环过程的各环节为重点,基于其管理目标建立智慧节水全过程的技术支撑体系,(2)智慧节水关键技术研发,(3)节水全过程集成技术研发(重点关注单环节评价、多环节多用户耦合评价、全过程评价之间相应技术特点、联系与区别),(4)节水全过程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主要从单环节评价、多用户耦合评价、多用户全过程评价三个层面来展开),(5)节水智慧化管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 《环境史视野下的黄河与郑州》响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时代号召,聚焦黄河自然和人文的历史,讲好黄河故事,即黄河自然和人文演化的系列历史故事。郑州处于黄河下游演化及人文发展的关键部位,该书基于认真探索和发掘古今郑州黄河水系变化及沧桑巨变的环境历史演变机理,凭借黄河河流学、环境史、地质地貌、考古文化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科学地述说历史和考古时期的黄河与郑州。 《环境史视野下的黄河与郑州》可供水利科技、黄河文化、城市规划领域的管理、科研与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历史文化爱好者阅读参考。
高光谱遥感综合了影像学和光谱学等学科优势,可实现对水体环境状况的空间分布和光谱特征的统一探测,为水体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手段。高分5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在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等技术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为提高水环境参数反演精度和实现内陆水体环境的业务化遥感监测等提供了新的契机。本书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的,共分为10章,主要论述高光谱遥感辐射传输机理、水环境参数反演算法和遥感应用示范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内陆水体业务化遥感监测和高分5号等国产卫星的遥感资料处理系统开发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以淮河的支流沙颍河为研究示范区,系统介绍了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的基本理论、模型方法与应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①淮河-沙颍河流域生态水文与生态需水量;②淮河-沙颍河流域多闸坝河流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③淮河-沙颍河流域闸坝群调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④淮河-沙颍河流域闸坝群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模型与闸坝群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系统。《淮河流域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提出的闸坝群水质-水量-水生态联合调度理论与方法,以及提高河流生态用水保证率的对策,对解决国内外其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围绕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改善水库水环境问题,提出“联合水库、动态过程、调和效益、协作调度”的生态环境调度研究新思路,研发改善三峡库区水环境的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开展基于三峡水库水环境改善的水库群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依托重大水利工程的水环境长效治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三峡水库水环境特征和污染负荷评估;三峡水库水环境对水库调度的响应关系;三峡水库及下游水环境对水库群调度的响应模型及解算方法;基于库区水源地安全保障的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基于三峡水库下游生态环境改善的联合调度技术;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及联合调度方案;水库群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及调度示范。
本书系统梳理研究团队近10年开展的水库蓄水调度相关研究,总结实际调度经验,针对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蓄水面临的理论障碍和技术瓶颈,通过揭示流域年内来水规律,分析枯水判别条件,在确保枢纽工程安全、保障流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的蓄水进程,协调梯级水库蓄水方式,缓解长江中下游用水压力,并进一步提升梯级水库群综合利用效益。本书提出的相关技术成果对协调上下游水库汛末蓄水时机、进一步挖掘水库群联合蓄水调度潜力、合理安排水库群蓄水进程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针对京津冀水资源安全保障问题,本书紧扣多源信息融合、数字水网构建、综合调控平台研发、业务内容库建立和水资源调控业务化服务等内容,提出京津冀水资源安全保障大数据价值化服务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京津冀水资源一体化数字水网并对其进行可视化集成,研发基于云服务架构和数字水网的京津冀水资源综合调控平台,创建面向主题服务的京津冀水资源业务化服务模式,搭建京津冀水资源调控业务应用系统提供业务化服务,为京津冀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与应用示范》明晰了水沙电生态对水库调度的过程响应,揭示了多目标间的互馈作用与耦合机制,构建了梯级水库群多维协同控制原理, 提出了梯级水库群系统优化的方向性引导参数,研发了多时空尺度嵌套和多过程耦合的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仿真模型,建立了黄河梯级水库群多维协同调度的规则与模式,为提高梯级水库群调度综合效益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