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骏编写的《高等水工结构(普通高等教育十 三五规划教材)》重点介绍坝工技术新进展以及坝工 结构分析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坝工建 设进展及其关键问题、碾压混凝土坝、混凝土面板堆 石坝、坝工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法、水工混凝土温度应 力与温度控制、土石坝的渗流有限元分析。 本教材主要供水工结构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修读 《高等水工结构》学位课程使用,也可供本学科博士 生及其他相近学科研究生参考使用,同时还可供相关 专业技术人员参考及专业技术干部培训使用。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厅: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任,以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编制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推荐性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与编号为: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T 191-96 该标准自1997年5月1日起实施。考虑到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原《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仍可继续执行,但应创造条件尽快使用新规范。 各单位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基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规程系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由华北电力设计院主编对原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批准颁发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暂行规定》DLGJ99-91修订而成。 对DLGJ99-91的修订,是为了将其颁布实施以来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重大新成果及时充实到规程中,使之更完善。并克服其应用范围的局限性。规程包含钢管混凝土结构、外包钢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等三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规程的颁发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华北电力设计院于1996年1月开始筹备并组建编制组,编写了修订大纲。1996年7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审查了修订大纲。1997年6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向有关单位征集意见。1997年10月,完成了送审稿。1998年5
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各有关单位: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电力行业标准,经审查通过,批准为推荐性标准,现予发布。 其编号为:DL/T5057-1996 该标准自1997年3月1日起实施。 请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告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并抄送部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了建立和完善水利行业工人考核工作体系,弥补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水利行业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工人培训教材的空白,我们组织水利行业一百多位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水利行业工人考核培训教材”。本教材是依据劳动部、水利部联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水利)》规定的32个行业工种要求编写的,编写的内容与技术考核规范和试题库相结合,并在每一章后设有思考题,能够满足水利行业技术工人考核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 教材分为通用教材和专业教材两大类。通用教材共8本,分别为:《水利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基础知识》、《地质与土力学基础知识》、《水工建筑物基础知识》、《水力学与水文测验基础知识》、《水利工程制图其他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其内容主要侧重于
本书总结了作者20年来的结构实验和研究成果,对水工混凝土结构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及非杆件结构的实际特性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三峡、南水北调等工程大量试验和应用,对水利工程中的非杆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性、配筋原理和结构安全性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规程修订过程中,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5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细骨料、粗骨料、骨料碱活性。
《水力模型设计与实践/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共分10章,内容包括模型相似理论基础、水利枢纽水力模型试验、进水口水力模型试验、进/出水口双向水流模型试验、水电站引水尾水系统模型试验、泄洪洞水力模型试验、船坞灌排水模型试验、结构物水弹模型试验、泥沙模型试验、水库水温模型试验。除靠前章外,其余9章分别对应实际工程中不同类型的水力问题,其水力模型设计和试验均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实际工程均是我国已建或在建的工程。《水力模型设计与实践/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在介绍水力模型相似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力模型,结合实际工程,从工程概况、试验内容、模型设计、模型制作、试验方法、成果总结以及注意事项等方向进行全面介绍,向读者展现每一类水力模型设计及试验研究的全过
《水力模型设计与实践/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共分10章,内容包括模型相似理论基础、水利枢纽水力模型试验、进水口水力模型试验、进/出水口双向水流模型试验、水电站引水尾水系统模型试验、泄洪洞水力模型试验、船坞灌排水模型试验、结构物水弹模型试验、泥沙模型试验、水库水温模型试验。除靠前章外,其余9章分别对应实际工程中不同类型的水力问题,其水力模型设计和试验均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这些实际工程均是我国已建或在建的工程。《水力模型设计与实践/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在介绍水力模型相似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针对不同类型的水力模型,结合实际工程,从工程概况、试验内容、模型设计、模型制作、试验方法、成果总结以及注意事项等方向进行全面介绍,向读者展现每一类水力模型设计及试验研究的全过
本书是根据高等专科学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它系统地论述水力机组辅助设备与水力监测的基本原理、有关的设计计算和测试技术。内容包括:水轮机进行阀及常用阀门,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技术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水力监测系统及起重设备等。本书取材以反映中小型水电站及大中型水泵站的辅助设备与量测技术的目前状况为主,适当地介绍有关的先进技术及发展方向。 本书可作为高等专科学校《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教材,也可作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中国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技术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在“概念加固”理念下,以“整体性理论”整合由工民建领域移植到水工程结构缺陷除险加固的10种技术即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粘贴钢板(筋)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玻璃钢加固法;锚固法;绕丝加固法;喷射混凝土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10种工法分章给出了各自的设计计算、作用机理及施工工艺,另专列一章给出10种工法典型应用案例。 本书概念清晰、全面完整,既可供从事水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科研与工程管理人员使用,又可供土木建筑、冶金采矿、石油化工、公路交通、铁道桥隧、供水工程、市政建设的科技人员和中职、中专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