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文)的要求制定的。 在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扩展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抗裂、防裂设计中,均需提供混凝土断裂韧度参数,为统一测定混凝土断裂韧度的测试方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混凝土断裂试验资料,参考了国际上发达国家断裂试验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平行试验,并多次召集专家进行专题讨论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规定了楔入劈拉法和三点弯曲梁法测定水工混凝土断裂韧度的要求。同时进行两种方法的试验,测试结果有差异时,以三点弯曲梁法为准。 本标准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
为抑制水工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长期安全性,制定本规范。《DL/T?5298-2013 水工混凝土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的混凝土。 水工混凝土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碱活性骨料且需要抑制碱-骨料反应时,应采取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试验论证。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测定仪(气压式)的首次校验、后续校验和使用中检查。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内容、方法和质量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是水利水电施工标准体系中的基本规程之一,属推荐性标准。规程有关内容原属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为了适应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需求,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6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立项的要求([1996]40号文),对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第二次修订.在原规程基础上修改、补充,并分编成《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新修订的上述三项规程代替原SD1 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其中,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代替原SD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第三章“骨料”。 DL/T5151—2001《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包括了34项试验方法,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对砂石骨
本标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IZl。
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02-1998),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1.1-2000)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包含了9个仪器校验规程:①《土工合成材料综合测试仪校验规程》(SL403-2007);②《土工合成材料胀破仪校验规程》(SL404-2007);③《土工织物垂直渗透仪校验规程》(SL405-2007);④《土工织物平面渗透仪校验规程》(SL406-2007);⑤《土工膜渗透仪校验规程》(SL407-2007);⑥《土工膜抗渗仪校验规程》(SL408-2007);⑦《排水带通水量试验仪校验规程》(SL-409-2007);⑧《落锤仪校验规程》(SL410-2007);⑨《振筛机校验规程》(SL411-2007)。本标准对土工合成材料常用检测仪器定期进行校验的计量性能要求、通用技术要求和计量器具控制等作了规定。 本标准所含各规程中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5]739号)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制定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编制组收集了大量国内外工程资料,结合我国已建和在建工程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为制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砂石系统运行,保证成品砂石质量,制定本标准。《DL/T?5311-2013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料开采及加工系统运行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料场开采、砂石加工、给排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维护、质量控制与评定等。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砂石加工系统运行经验,吸收了加工系统运行的*研究成果。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要求修订。 原D1/T 5055 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自1996年颁布至今,10余年来,在推动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促进水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优质粉煤灰产量大幅提高,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对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和提高混凝土质量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入,粉煤灰在水电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有必要对D1/T 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进行修订。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既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中适合我国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的有关内容,又突出了水工混凝土的特点。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持,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为主编单位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本标准实施后取代《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试行)》SDJ17-8。 本标准自2000年8月1日起实施。
供水管网系统水质模型及水质消毒方面的研究是 保障饮用水安全、可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热点问 题。尤其是针对当前安全饮用水保障及相关热点问题 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王鸿翔、郭文 献著的《供水管网水质模型校正研究与应用》针对供 水管网水质模型余氯衰减系数校正及二次加氯优化进 行了研究,并对影响水质模型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为供水管网水质安全评价提供 了标准。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城市供水管网饮用水安全 保障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的 科研和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中有关内容原属SD 105—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附录部分。为了适应我国水电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发展相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既吸收了国内外同类标准中适合我国水工混凝土的有关内容,同时又突出了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随着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的进步,外加剂、掺和料的使用曰益普遍,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普遍重视,本标准在外加剂、掺和料的使用,以及混凝土耐久性方面做了较多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