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5.8”特大洪水灾害》一书,既是记述“75.8”这一历史性重大事件的史料书,又是总结、研究洪水规律、防洪方略及抗洪抢险的活教材。本书在搜集、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雨情、水情、水文测报、洪水调度、抗洪抢险、洪灾及抢救、经验教训、洪灾反思、黑色八月的记忆及灾后防洪建设等方面加以研究、论述,具有资料翔实、论据可靠、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等特点,为防洪治水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工作参考。
《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以黄河流域作为环境剧烈变化和缺水流域的典型代表,围绕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供需演变驱动机制、缺水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理论、复杂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耦合机制与协同控制原理三大科学问题,以实现2030年前减少黄河流域缺水量10亿~20亿m3为攻关目标,突破了具有物理机制的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生态-高效输沙精细需水预测技术,创新了统筹效率与公平的缺水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调控理论方法,创建了复杂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技术与方法,发展了缺水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与协同调度理论体系。《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已在黄河流域分水方案优化和水量调度方案编制等工作中开展了业务化应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20世纪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又一次流域性大洪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在完成了’98洪水水文资料整编及野外勘测的基础上,编写了《1998年长江洪水及水文监测预报》,从流域概况、气候背景、水文站网、泥沙冲淤、水环境监测、水位流量关系等方面,对1998年洪水的成因、特点、发生发展规律作了准确而概括的介绍,并对水库、湖泊、溃垸分洪、排涝和森林对洪水的影响及中下游干流水位偏高等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文字精练,有大量珍贵数据和多幅彩色插图,是准确反映1998年长江洪水及水文监测预报情况的专业书籍,具有性、资料性和可检索性。本书对实施灾后重建,修订长江防洪规划,指导今后的测洪报汛,发展水文预报技术,完善防洪调度和开发治理长江有着多方面的研究和使用价值。本书
本书内容包括史前黄河之自然史、纪元11年前之黄河史、安流千年由千乘入海之黄河、纪元1048年至纪元1128年由章武入海之黄河、纪元1128年至纪元1825年由汴入濉、入泗、入淮、过清口之黄河、纪元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之黄河等。供研究黄河治理及热爱治黄事业的人员参考。
在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勘察、设计中,积极吸取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设计上高起点、严要求,管理上勇于创新、敢于实践。通过天荒坪工程的建设,解决了抽水蓄能电站勘测、设计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取得相当数量的成果,很多项目达到或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电站整体设计在外领先。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成功建设是参建各方共同开拓、辛勤劳动的成果,体现了业主、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单位的技术水平。《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技术总结》起到总结成绩、交流经验的好作用。
梅锦山主编的《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编制关键技术研究》是编制《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编制技术导则》的技术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和设计成果,紧紧围绕《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方案编制技术导则》编制的有关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开展研究工作的成果。根据今年来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包括分期洪水及防洪调度研究、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风险评估指标及可接受风险研究和水库汛期水位动态控制洪水预报信息可利用性研究?br/>
珠江河口河网人类活动干预强烈,异变条件复杂,工程措施众多,水安全形势严峻。《珠江河口河网治理工程适应性及水安全风险评估》在调查分析珠江河口河网开发利用及整治工程效果的基础上,分析强人类活动驱动下珠江河口河网水沙及径潮输移动力特性变化;梳理河口-河网系统复杂异变格局下在整治工程及水安全保障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下典型整治工程的适应性评估方法;提出珠江河口河网水安全评估指标,并构建多层次的水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模型;进一步评估区域水安全风险,识别水安全脆弱区,并针对水沙条件改变和咸潮上溯加剧等问题,论证相关整治方案对河口水安全的影响;提出今后整治所应关注的靶向问题。《珠江河口河网治理工程适应性及水安全风险评估》部分插图附彩图。
《千古黄河》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以其专学,混凝心血,写出二千年来黄河历史,探求河患的根源,并尝试总结古今治河经验。读者不仅可从《千古黄河》中详细认识黄河水文,更可见历代治河者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所付出的努力。现列为"远东精选"丛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