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132号文《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修订工作。新规范是对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全面修订。经批准颁发后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以下简称“本规范”)颁布实施。本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总结我国多年来公路建设工程经验和科技成果,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先进技术方法,按照“安全耐久、节约资源、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公路路基的功能要求,强化路基路面协调设计,在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刚度、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路基病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重点修订,力求使本规范技术先进、指标合理、可操作性强。本
本书为同济现代桥梁技术丛书之一。书中全面阐述了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情况,内容涉及钢与混凝土的连接、组合钢板梁桥、波折腹板组合箱梁桥、组合桁架桥、组合刚构桥,并附有典型案例。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构造和计算并重,图文并茂,是迄今为止较全面介绍组合结构桥梁的作品。 本书可供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科研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查用。
本书全面介绍桥梁结构的高等静力计算理论、原理及方法。内容包括:桥梁结构的线性、非线性整体分析(有限元法、有限条法、子结构法、变形协调法、材料及几何非线性分析);桥面板(构造正交异性板、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钢桥面板)计算理论;薄壁箱粱理论(剪力滞、约束扭转、畸变);混凝土结构理论(收缩徐变、强度、刚度、裂缝、结合粱);拱桥计算理论(弹性理论、挠度理论);斜弯桥(横向分布、斜桥、弯桥)计算理论;索支承桥(斜拉桥、悬索桥)计算理论;桥梁结构的特殊计算问题(高墩大跨径桥梁稳定、温度效应、承载力、加固、控制)等。着重于理论、原理及方法的叙述、推导、相关应用及评述,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桥梁工程、力学等)未涉及。 本书作为研究生学习用书,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教学及研究参考,从事桥梁及结构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人
本书按照《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12008),以一例一图一解的方式,对公路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解释说明。本书的特点是实际操作性强,便于读者解决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
本书为本书。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瓦斯;高温热害;寒区冻害;化学侵蚀;浅层岩溶;隧道内无砟轨道上鼓病害及整治;洞口施工技术及病害处治;铁路隧道关门坍方抢险救援。 本书可供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相关院校师生的学习资料。
本书通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相关表格的填写范例详细介绍了公路工程业主、设计、监理、承包单位应当如何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编制。本书主要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工程竣工(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年第3号令)、《关于贯彻执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46号文件)、《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 077一1995)等进行编写。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综合文件、决算和审计文件的编制与管理、公路工程监理资料管理、公路工程施工资料管理以及公路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的构成与填写范例等内容。 本书可供公路工程资料编制人员及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使用和参考。
本书共分7章,阐述了现役常见大中型桥梁加固的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连续刚构桥加固技术、空心板梁桥加固技术、粤筋混凝土T形梁桥加固技术、斜拉桥换索技术、坦拱桥加固技术、双曲拱桥加固技术,并列举了大量运用新技术成功加固的工程实例。 本书可供桥梁加固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借鉴。
本书是以《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为依据,以快速学会预算为主线而编制的,全书分为公路工程预算概述、公路工程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公路工程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和公路工程预算范例五章。 本书适用于公路工程造价人员、造价审核人员使用,也可供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编制的造价工程师、项目经理及相关业务人员参考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针对桥梁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错误做法和违规做法,按其引起后果的严重性分成“规避”和“严禁”两种情况予以系统归纳,不仅提出问题,指出可能引起的后果,而且还给出防范和纠正处理的措施及正确做法,一题一解,特色鲜明,针对性强。 本书主要供桥梁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单位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姜彤编著的《边坡加卸载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理论与实践》共7章,建立了一种描述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动力响应行为的加卸载稳定分析模型,从计算参数、边坡动力失稳的演化规律及其非线性特征等几个关键问题人手进行分析讨论,深入研究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特征以及用加卸载响应度确定边坡动力稳定性的方法,从而将边坡的变形分析与稳定性评价有机结合,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响应理论的边坡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论述了边坡岩体在地震力作用下的破坏、失稳机制及评价方法。 《边坡加卸载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理论与实践》可供地质、水利、交通、采矿、国防等部门从事岩土工程生产、科研、教学的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工程地质水利工程、采矿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注重结合理论和实际,针对驾驶人行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可能和情形,条分缕析,面面俱到,力求打造丰富实用的行车指南,全书内容分为篇,涉及驾驶心理与行车礼仪,日常行车准备,特殊天气行车攻略,不同道路条件行车技巧,自驾游行车以及行车应急处理等,几乎涵盖新手上路驾驶的方方面面。
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的多项研究成果,对改性乳化沥青及微表处技术从材料、设备、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包括沥青的改性技术、评价方法、技术标准、应用新技术以及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方法、工程实例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工程材料、设备研发,路面施工,工程管理等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