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生物学家学生物》由于维熙编著
本书为中国名茶丛书之一,全面介绍了我国乌龙茶的名品——凤凰单丛产生和传播的历史;介绍了凤凰单丛产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及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制造工艺、品质鉴别和冲泡技艺。本书对凤凰单丛的爱好者和凤凰单丛历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潮州工夫茶,香飘满天涯。本书如同所介绍的名茶一样,散发着缕缕幽香,沁人心脾。通过此书,使您增进了对于凤凰单丛的了解。 寻名茶之脉,求匠心之道。翻开本书,读懂“能喝的香水”,喝对凤凰单丛!
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飞机可以倒着飞吗?飞机在飞行中没油了会掉下来吗?这是一本帮你解开飞行奥秘的入门读物。《认识飞行(第二版)》内容建立在牛顿三大定律的基础之上,从物理学角度,用通俗的语言对飞行现象和航空学原理进行了清晰、直观地描述。全书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飞行原理、机翼、稳定性与操纵性、飞机的推进系统、高速飞行、飞行性能、气动试验、直升机和自转旋翼机、结构等内容。为便于初学者理解,书后附录了所涉及的飞行的基本概念。书中还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知识点,以调动读者对飞行的兴趣,从而使读者真正地认识飞行。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1912-1949年民用飞机的著作,是先期出版的《中国军机图志1912-1949》的姊妹篇。全书系统梳理了这一时期中国民航飞机、航校和私人飞机的主要机型种类,并详细介绍了这些飞机的技术参数和简史。本书图文结合,兼顾历史感和知识性,涵盖民国时期各型民用飞机性能数据和相关航空技术知识。200余幅珍贵、罕见飞机图像资料, 结集。还有作者亲手绘制各类型飞机的100余幅高清三视线图、等比对照线图等。另外附有港澳地区的民用和私人飞机专题。
《植物的智慧:自然教育家的探索与发现随笔》揭秘的是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只是所切入的角度不一样,希望用深入浅出的手法把植物写活,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换一个角度认识植物世界。例如,我们经常吃竹笋,可能觉得剥竹笋很麻烦,或认为竹箨没有什么作用,但从解密的角度看,竹箨是鲜嫩竹笋的保护伞,没有了竹箨,竹笋可能冻死在土中,也不可能破土而出;又如,接骨草是很普通的草,当我们仔细去观察时,会发现花朵上几乎没有蜜,但在花序上点缀着蜜杯,它会以芳香的蜜汁邀请昆虫到来,这些昆虫到来之后,也帮它传粉,互惠互利。
母株赋予种子充足的营养之后,就会让它踏上旅程。有时会将它装入名为“果实”的容器,或为它装上翅膀,或赋予它漂浮能力,有时还为它包裹上漂亮的果皮和美味的果肉。之后,种子时而借助风和水的力量,时而引诱动物采食,采取各种方式远离母株,去往新天地。 本书介绍了路旁、公园里的常见植物和近郊山林里的野生植物,并配以数百张高清图片,便于读者实际接触和观察。 大家可以将本书作为参照,走出家门大胆探索植物的世界。日后当您检起一粒种子,必定会更加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奇。
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脊椎动物用它们独有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传奇。 长着宽大“翅膀”的蝠鲼在海底自由游弋; 雨林中的飞蜥张开翼膜,像风筝一样在空中翱翔; 游隼收紧翅尖,以每小时390千米的速度从高空俯冲而下; 世界上优选的动物蓝鲸,在水中用乳汁哺育蓝鲸宝宝; ……
苏州市100个鸟类监测区覆盖了天福、同里、湖滨等湿地公园,昆承湖、漕湖等湿地保护小区,漫山岛、贡山岛、长江沿江滩涂等重要湿地,还包括穹窿山、石湖景区等森林和城市公园,累计观测记录鸟类20目65科374种(书后附录了《苏州市鸟类名录》)。 本书描述了374种鸟的形态特征、生境习性、在苏州分布和居留时间,对苏州地区鸟类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希望这本手册能帮助更多的观鸟爱好者了解苏州鸟类,参与鸟类监测和湿地保护工作。
《山野寻芳:浙东草木游记》由小山,窗前著
本教程是私用飞行员培训的主要书籍。全书包括九章内容。章为飞行原理与飞行性能,主要介绍飞行及飞行力学有关知识。第二章为飞机系统,主要介绍航空仪表系统、发动机与螺旋桨系统、燃油系统以及电气系统等有关知识。第三章为直升机,主要介绍有关直升机构造、飞行原理动力装置的知识。第四章为航空气象基础,主要介绍基本气象理论及其危险天气对飞行的影响。第五章为航空气象资料,主要介绍与飞行有关的气角资料、图表与电报及其气象服务。第六章为飞行环境。主要介绍安全飞行环境、航空法规以及空中交通服务。第七章为空中领航基本方法,主要介绍领航基本知识、程序和方法。第八章为人的因素基础,主要介绍航空生理和航空心理有关知识以及影响飞行决策的因系。第九章为飞行准备和实施,主要介绍飞行前、飞行中及飞行后的工作程序。本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分布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的常见昆虫300余种。本书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两大版块,包括昆虫的“基本常识”和“种类识别”,书中运用丰富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描述,对300余种昆虫的分类系统、识别特征和常见种类进行了简要描述,并标注了学名、拉丁名及所在科属及分布情况。全书包括彩色生态图片400余幅,从很好角度呈现,有助于快速识别。本书适合动物学、生态学、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昆虫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人士在工作、学习和欣赏中借鉴与参考,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工具书和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