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空间系统工程师米格尔 A.阿吉雷结合其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 ,从综合的视角出发,介绍了空间系统设计中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卫星工程学科的多个领域。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抽象的方式分析了空间系统设计的过程。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了空间系统设计过程的具体方面。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对空间系统设计所面临的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空间系统设计时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的相互作用,塑造空间系统设计的方法体系。本书涉及整个系统:空间和地面段、任务目标以及成本、风险和任务成功概率。书中集中讨论了设计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用过去的设计实例来说明这些相互作用。其目的是让读者通过分析这些过去的设计,深入了解什么是好的设计。
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现生536种鲨鱼,让任何对鲨鱼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获得所有鲨鱼物种的分类学和生物学方面近期新、最全面的综合资料。本书中收录的鲨鱼,均并配有精美、科学且准确的彩色插图。书中突出了物种的多样性,描述了用于物种识别的关键形态特征,提供了对其已知生物学、栖息地和分布范围的见解,并及时更新了每个物种目前的濒危程度和保护状态。本书具体内容包括:鲨鱼的进化史、鲨鱼生物学、鲨鱼和人类、现生鲨鱼及科级检索,其中现生鲨鱼及科级检索包括9目36科的鲨鱼:六鳃鲨目(包含皱鳃鲨科和六鳃鲨科)、棘鲨目(包含棘鲨科)、角鲨目(包含角鲨科、刺鲨科、乌鲨科、睡鲨科、尖背角鲨科、铠鲨科)、锯鲨目(包含锯鲨科)、扁鲨目(包含扁鲨科)、虎鲨目(包含异齿鲨科)、须鲨目(包含斑鳍鲨科、长须鲨科、须鲨科、长尾须鲨
《21世纪定位、导航、授时技术(下册)》分为上、下2册,共6部分、64章。书中不仅全面涵盖了卫星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和民用应用的新发展,还讨论了基于其他机会信号和传感器的替代导航技术,并对消费者和商业应用的集成PNT系统进行了全面论述。 上册重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和科学应用。从CPS和其他相关PNT发展的视角开始描述,讨论了当前全球和区域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RNSS)、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以及其互操作、信号质量监测、卫星轨道和时间同步等内容;介绍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技术的新进展和在城市环境下解决多径挑战的方法,处理欺骗和干扰以确保PNT完好性等方面的内容。总之,上册是关于卫星导航的工程和科学应用的。 下册重点描述利用替代信号、传感器和集成PNT技术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提供的PNT服务。PNT技术包
本书分为上、下2册,共6部分、64章。书中不仅全面涵盖了卫星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和民用应用的近期新发展,还讨论了基于其他机会信号和传感器的替代导航技术,并对消费者和商业应用的集成PNT系统进行了全面论述。 上册重点介绍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及其工程和科学应用。从GPS和其他相关PNT发展的视角开始描述,讨论了当前全球和区域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RNSS)、星基和地基增强系统,以及其互操作、信号质量监测、卫星轨道和时间同步等内容;介绍了卫星导航接收机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和在城市环境下解决多径挑战的方法,处理欺骗和干扰以确保PNT完好性等方面的内容。总之,上册是关于卫星导航的工程和科学应用的。 下册重点描述利用替代信号、传感器和集成PNT技术为消费者和商业应用提供的PNT服务。PNT技术包括多样的无线电机会信号、原子钟、光学、激
本书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和俄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主任专家们撰写,是一本关于超声速飞机的经典著作。 本书介绍了超声速飞机各种平面形状机翼和复杂形状机翼以及操纵面、进气道、尾喷口和机身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了超声速飞机的稳定性及操纵性、操纵系统的结构及其特性。探讨超声速飞机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及其与飞控系统的有机联系,阐明了飞机性能的算法及飞机主要参数的选择。 本书可供航空专业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大学生使用。
通过10年+野外观察和1000张+超精细科学插画,作者马克·卡瓦丁全面、前沿、深入地解析了鲸类动物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了解鲸类动物,读懂它们的一举一动。作品共收录了收录鲸目动物下全14科90种的鲸类动物.物种介绍涉及了1.物种学名词源的介绍、2.分类信息、3.外形特征拉线图、4.鉴别特征、5.相似物种、6.体长和体重、7.分布信息、8.行为、9.潜水特征、10.摄食习性、11.生活史、12.牙齿特征、13.群体构成、14.天敌、15.照片识别、16.种群的丰度、17.发声的特点、18.目前的保护状态、19.全球各地的生态型等大量独特内容,无疑能够使读者获得对鲸目动物最全面的认知。此外作品还收录了140+张野外生态照片,解开鲸类动物的神秘面纱,直击它们玩耍、捕猎、遨游的第一现场;和180+张图表,使分布和体型一目了然;还赠送超大尺寸(540*520mm),内涵90种鲸豚的大海报!
《等离子体和感应加热技术在核燃料循环中的应用》介绍了(电弧、高频、微波、激光)等离子体用于核燃料循环、感应加热生产核工业结构材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用于核燃料循环的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在核化工治金中实现 零废物 的新一代电物理技术,提出了基于上述技术的新型核燃料循环架构。该书还讨论了采用上述电物理技术制备纳米材料、微结构和块体材料的新工艺。 《等离子体和感应加热技术在核燃料循环中的应用》可供从事新型核燃料循环、核化工、等离子体应用以及新材料制备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等学习使用。
《DK植物大百科》是一部面向青少年和广大植物爱好者的植物图文科普书,以令人震撼的高清植物照片、绘画以及科学而不失生动的文字介绍了植物的各种知识。全书按不同章节详细讲述了植物的根、茎与枝、叶、花、果实与种子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并以各种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举例讲解。此外,文中还穿插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植物绘画艺术作品和植物绘画艺术家的故事。全书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制作精美,向读者全方位展示植物的科学和艺术之美。
本书根据广东省多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发现的1600多种林业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结合近10年广东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实际情况,按照如下原则筛选重要种类:①在普查中已发现,或有相关文献和资料记载,并已经或曾经造成轻度以上危害的种类;②1980年以来,从国(境)外或其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广东省的新记录种类中,已经造成危害或潜在危害的种类;③在广东省潜在较大危害风险的本土林业有害生物种类;④在各种类群林业有害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种类;⑤在广东省已广泛应用,或潜力较大的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种类。入编的林业有害生物及天敌共计330种(类),其中林业有害生物300种包括林木病害32种(类)、林木害虫253种、林业有害植物12种、林木兽害3种;天敌资源30种(类)。对其分类地位、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等进行描
鉴于国内尚未见到记叙古老樟树的专著,为促进古樟树的保护与利用、繁荣生态文化、助力建设生态文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樟树研究团队,根据相关记载和线索,以树龄大、树形雄壮优美、人文内涵丰富为基本要素,将祖国南方大地众多古樟的伟岸身影悉数收入镜头,同时悉心收集古樟的历史人文故事。《中国古樟》一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精美图片生动直观地展现出古樟树的神韵,展示其“精、气、神”,除介绍古樟的地点、坐标、海拔以及形态特征外,还着墨于古樟树相关的历史典故、人文故事,引领读者在浓浓的墨香里畅游祖国大好河山,欣赏古樟树的豁达和坚强,在阅读中追溯古意,触动心灵,找回与古樟相连的温馨美好记忆和割舍不下的绵绵乡愁。
本书共收录了275种,包括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12种、鸟类246种和哺乳动物13种。每个物种均配有具有生境背景的照片展示,并有识别特征、生态习性以及记录季节与地点的文字说明,使读者朋友一目了然。本书共配有彩色照片700余幅,可为榆阳区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研究、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也可为相关科研人员和动物爱好者进行野外识别与观赏提供参考。
中国现代植物园经历了130多年的发展历程。百余年来,我国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几经曲折,始终致力于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科学研究、发掘利用,为我国植物的迁地保护、基础植物学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保障。21世纪我国植物园发展迈入新时代,面临新机遇和挑战。为明晰我国植物园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在国家策略中定位和作用、支撑我国植物学相关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2014~2017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展了全国植物园调查,以期摸清我国植物园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功能,特别是植物迁地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研究进展。 本书梳理了我国植物园历史发展、分布现状与隶属关系,活植物收集与迁地保育及其主要特征,植物信息记录与迁地栽培管理现状,初步总结了我国植物园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科学研究、植物评价利用、科普教育
为展现川西北山地丰富而独特,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项目组决定编写出版《川西北野生药用观赏植物图谱》。本书编写的主旨在于将野外调查的成果,通过本书的出版发行来实现全社会共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川西北山地丰富、多样的野生乡土观赏药用植物,同时给相关的专业人士和花卉爱好者提供植物识别方面的参考书籍。《川西北野生药用观赏植物图谱》共收集川西北山地乡土野生观赏药用植物665种,分属于145个科。本书植物分类系统采用“恩格勒分类系统”,植物中文名和拉丁名以《中国植物志》为准,形态特征描述主要参考《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和《四川植物志》等成果。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人类利用深空探测器对太阳系开展的无人探测,深入浅出地详细描绘了整个人类深空探测发展的历史,对每个探测器的设计、飞行过程、取得的成果、遇到的故障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太阳系无人探测的 观察者指南 。全书尽可能多地使用 □□手 材料,从会议论文和报告到科学新闻发布的任务结果,既包括任务成功与失败的记述,又包含一些迄今未讲述的故事。 本书的引入以及翻译都是由我国常年工作在深空探测一线的青年科研人员完成,既对从事深空探测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或者是准备投身深空探测事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会给对太阳系以及航天感兴趣的爱好者带来崭新的感受和体验。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民用飞机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特点,全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民用飞机工业设计的实践,综合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民机工业设计趋势和工业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客舱舒适性、客舱内饰设计、客舱厨厕与板柜系统设计、客舱智能化设备与创新设计、公务机内饰设计、客舱智能化设备、民机涂装设计及样例分析、民机工业设计标准规范和常用工具等。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既可作为民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地工具书和手册,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飞行器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地参考书,是一本不可多得地民用飞机内饰设计和工业设计的指南。
“影像方舟”项目创始于2005年,获联合国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本书作为影像方舟系列的全新力作,精选460余种奇特有趣的新动物,辅以生动形象的文字,适合5岁以上的读者阅读。书中用绝美肖像照的方式呈现这些物种真实的神态,展现出了这颗星球令人震撼不已的物种多样性和演化之神奇,如形似一泡鸟屎的树蛙,拥有伪装术的蜥蜴,五彩斑斓的魔花螳螂。这些动物来自全球各处的动物园或水族馆,照片优选地还原了动物的生动神态,文字记录了动物的濒危状况和生活习性,每一个动物就像是一个档案,具有特殊记录意义,具备难得一见的真实性、生动性、趣味性。
《支线飞机适航符合性设计与验证(套装上中下册)/ARJ21新支线飞机技术系列》是在全面整理ARJ21-700飞机项目取证过程中的符合性验证资料、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民用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条款要求研究结果,从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炼而成。出版该书旨在为从事航空专业尤其是从事运输类民机设计、适航技术和审定的人员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每个适航条款的条款内容与要求、条款背景意图、满足条款要求而需采取的符合性验证要求(包括符合性验证思路、符合性方法、验证过程和符合性判据)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从事航空专业人员提供适航技术专业教材,满足适航专业人才培养对教材的迫切要求。
《航天器系统工程:第4版.上册》以空间任务需求为设计驱动,给出任务及轨道选择之间的关系,在分析航天器的空间环境与设计约束的基础上展开航天器设计,介绍了航天器发射与运行控制密切相关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地面站及控制系统,阐述了航天器的结构、机构、装配、集成和测试、小卫星工程以及产品保证等内容。《航天器系统工程:第4版.上册》后一章是对前面各章专业知识的总结,并重点介绍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并行工程设计,该章内容是《航天器系统工程:第4版.上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