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震局给防灾科技学院下达了 大地震防抗救成功案例研究及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 任务,学院随即成立了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成功案例研究和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指南编制项目组,项目组多次实地走访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板重灾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访谈交流近百人次,悉心编录了24个震时避险案例和11个自救互救案例,并根据当事人自述将案例原原本本展现出来,让读者切身体会和洞察每个案例中的求生秘诀。 《地震避险与自救互救案例及指南:基于汶川8.0级地震北川现场调查》编者从专业角度对每个案例进行点评,深入发掘案例精髓和指导价值,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进一步总结共性、提炼精华,形成经验启示录,以期在对基层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时起到案例教学的作用,从而推动
本书从灾害史与生态史的角度进行切入,分为六个专题对灾害与历史缠绕的“另一个中国”进行阐述。主要围绕的话题有:灾害作为不确定性因素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历 的重大自然灾害与历史记忆;神州大地、山水之间的生态环境变迁;历代王朝的救灾制度与慈善事业;作为历史借鉴的灾害史与生态史;等等。作者从事件及区域入手,如1942年河南大饥荒、1976年唐山大地震、1931年和1998年武汉的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疫情,以及2020年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以新的视野分析中国历 的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变迁,以此透视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并在新冠疫情之下,对文明的“双相”,以及后新冠时代的人类发展提出历史学者的思考。
环境健康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书是同济大学广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 环境健康危害与防护 的教学用书,作者总结了10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国内外环境健康与防护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读者的兴趣点和通识课程教材的特点,从环境健康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物理性染、生物性污染、重金属污染、新兴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家用化学品污染、食品安全等方面介绍其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及防护措施。同时,本书穿插了众多环境健康案例,使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本书可读性和实用性俱佳,不仅适用于高校的公选课参考,也可作为人们爱护自然环境、关心环境与身体健康的科普读物。
上海市海洋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要求,结合上海海洋防灾减灾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査。本书基于2020 2022年上海市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分六章全面总结、展示普查成果。第一章为绪论,包括普查工作总体概述、国内外关于海洋灾害的研究进展、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第二章以五大调查评估专题为各节名称,以调查评估对象为各小节名称,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调查与评估成果;第三章介绍四个灾种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第四章介绍风暴潮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方法和主要成果;第五章介绍与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内容;第六章为结论与建议,从调查与评估、风险评估与区划、风暴潮防治区(重点防御区)划定、信息系统建设与展示四方面总结提炼普查结果,对照普查成果,梳理主要问题,
本书在“山东省城市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课题(山东省2003年重点科技发展计划课题)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分十章,约45万字。书中对山东省重点城市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研究,充分挖掘、整理、分析了历史时期发生于山东省各主要城市的自然灾害史料,从分析阐迷其灾情特点,防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入手,战略性地提出综合的减灾对策与建议。对于政府制定城市防灾减灾预案,编制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制定经济建设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给出了山东省各主要城市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历史规律、防灾减灾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研究、认识各种城市自然灾害具有重要参考份值,同时对预防城市人为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山东省城市防灾减灾、制定城市防灾规划和减灾预案,城市规划、物资储备等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考前培训教程》是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的考前培训教程,主要内容包括:实操考试简介,仪器设备使用,桑塔纳3000乘用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捷达乘用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富康乘用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ABS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空调系统工作原理与故障诊断,零部件检验,车身电子测量系统使用等。 《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考前培训教程》可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考试使用,也可供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