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阐述了建筑物室内和代表性密闭空间的空气污染概况、空气污染的控制理论与技术。内容包括: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类型、特征和综合防治对策,室内空气污染暴露过程、健康效应及其研宄方法,建筑和装修装饰材料、人体和室内活动等污染源释放空气污染物的机制及源头控制策略,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原理及其与室内空气质量的关系、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强化通风技术、空调系统及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新风净化技术、通风与室内空气质量关系的数学描述,室内空气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和有毒有害微生物净化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和适用性,汽车车内、地铁车厢、地下停车场、地铁建筑、商用地下建筑的室内空气污染与控制,飞机、载人航天器和潜艇等密闭舱室的空气污染与控制。
本书包括污染控制基础知识、颗粒控制技术、污染气体控制技术、复合控制技术四个部分。从基础、控制设备、控制过程到整个控制的选择和建立,包含了有关空气污染控制(APC)设备、系统以及解决大量污染问题的系统全面的工作知识。分别对空气污染控制(APC)设备和系统一一中间过滤及旋风分离器、鼓风机及送风机、APC系统的选择、工业通风以及数据收集、污染测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书中语言简明,尽可能少地使用数学基础理论,实用性较强。 可供空气污染或产品回收方面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功能化应用基础,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酸水解法,超声辅助酸水解法以及化学预处理结合高强超声法。重点介绍了通过这些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将纳米纤维素用于增强聚乙烯醇、聚乳酸复合材料;以纳米纤维素为基质制备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介孔二氧化钛、介孔二氧化硅以及介孔炭材料;并进一步的介绍了纳米纤维素手性向列液晶相结构以及将其用于制备功能湿敏指示薄膜。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研究控制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的一门环境工程科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限于篇幅,本书在选材中,以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对综合防治措施中作了一般性介绍,对大气稀释净化方法——大气扩散只阐述了原理。在阐述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净化装置、方法和工艺流程时,以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为重点,以国内常用的较为成熟的技术为主,适当地介绍了净化装置的结构、运行管理和测试方法以及国外的先进实用技术等。本书主要采用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照顾读者目前的习惯,适当地给出了工程单位制等的部分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