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情景暨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路线图》内容分为总论篇和专题篇两大部分。总论篇介绍了本研究的目标、思路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从中国到2050年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分析出发,勾勒出我国中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图景,进一步结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碳排放空间的约束分析,设定了实现既定两个“百年”发展目标的三种不同资源环境代价的情景。深入分析了工业、建筑、交通等主要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发展的驱动因素及未来变化趋势,形成不同情景下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发展变化图,并通过比较不同情景之间节能减碳潜力的大小、构成、来源,分析不同时间阶段各主要低碳发展路径的贡献度,以及各重点领域的主要减碳措施,形成到2050年中国低碳发展的路线图。专题篇分别对工业
宇宙起源及地外天体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地球气候变化与古环境变迁、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等。
认识生态修复对于全人类的命运和发展至关重要。21世纪是中国生态修复的世纪。那么,什么是生态修复?遭到破坏的大气、森林、土壤、河流,尤其是作为“绿色智慧新城”的雄安新区将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大熊猫栖息地的森林竟然是生态修复的结果。中国生态修复取得过哪些成绩又存在哪些问题,与世界各国有怎样的合作?这些问题,《认识生态修复/科学家在做什么丛书》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基本知识,包括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膜生物反应器所用膜的分离机理、有关性能指标、结构、膜孔;制膜材料和制膜工艺:MBR运行的影响因素与膜污染控制等。 二、对相关品牌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元件与组件的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三、对浸没式中空纤维膜与乎板膜生物反应器在工程应用中的设计要求、设计参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四、选取了一些代表工程,对其工艺设计与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 五、介绍了目前外工程量较多且在业内被公认为品牌的部分膜生物反应器生产商。《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供膜企和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设计人员、污水处理厂相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用书。
本书系统阐述了变质岩的类型、特征、成因机制和工作方法,可归结为三部分:篇为变质岩岩石学的基础,主要介绍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命名和基本概念;第二篇主要介绍变质作用类型及相应岩类的基本概念;第三篇按照等化学系列分别介绍了各变质岩类的成机制。另外,本书对洋底变质作用与蛇绿岩套岩石学、地幔岩石学,冲击变质作用,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产物进行了专门论述;对不同化学类型岩石的变质作用,进行了详细而系统的阐述,以反映变质岩研究的新成果;书中后附有相关术语的英中文对照和视剖面的计算机模拟步骤,以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学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广大地学工作者,教学和科学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室内环境治理员》(试行)要求编写,是不错室内环境治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本书介绍了不错室内环境治理员应掌握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污染评估、治理施工以及设备维护与药剂材料管理等内容。
本书以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和再生水利用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为目标,在提出水质安全保障与风险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再生水中病原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以及水质安全评价方法,阐述了再生水利用中的潜在安全问题、风险评价理论和水质标准制定方法,评价了典型再生处理工艺对污染物的处理特性,分析了再生水消毒的水质风险与控制原理,力求系统反映再生水水质安全保障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成果。 本书内容系统性强,兼具前沿性、学术性和实用性,数据丰富,信息量大,可供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领域的科研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参考。
《典型矿区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是编者在从事多年环境科学与健康、持久性污染物及其风险评估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典型矿区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能较好地反映环境污染物与风险评估相关的学科发展动态,尤其关注多金属矿区这一污染严重、多金属同时并存下典型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该区域人群的健康风险问题,填补了多金属背景下多种典型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典型矿区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从宏观大尺度上研究汞矿区汞和其他典型重金属在矿石、采矿废弃物、废矿下垫面、地表灌溉水、饮用水、土壤、粮食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特征、迁移规律,矿区重金属通过土壤一粮食作物系统向人体迁移和蓄积的规律;并从农作物根际微观环境研究矿区不同汞浓
《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手册》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只是,包括“大气污染主要源头是什么?”“这些污染物会给公众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治理污染国家有什么法规?”“落实好这些法规、要求,公众需要怎样配合、怎样参与、怎样支持?”等。
《环境管理与政策丛书: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与实践》为中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总结,全方位总结了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设计思路与实践现状,包括了中国排污权交易的技术路线、实施路径、交易机构以及交易平台的种类、优缺点、使用条件、发展方向、应用情况及典型案例等,供相关读者阅读参考。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以笔者曾刚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为依托,从复合生态系统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学说和分析方法的视角出发,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并结合东部中等发达的山东莱芜、东部发达的上海奉贤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的大量田野调查资料,从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生态特区、人地关系协调等方面,论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路径选择。 此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与路径选择》还介绍了美国伯克利和克利夫兰、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等国外生态城市、生态岛屿建设经验,并阐述了域外经验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